嘉興學院的由來? 嘉興學院校訓解讀: 夫學者,所以求益耳①直②其正也,方其義也,内外相應,言行相稱,敬以直内,義以方外③,不以利誘,不以名牽,不違心逆志,不苟且流俗,此之謂方正也學者以求知求真為歸趣④,涵泳⑤乎問學之際,窮韫奧而緻良知⑥,焚膏繼晷⑦,兀兀窮年,博學慎思,明辨笃行⑧,此之謂勤慎也,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嘉興學院的由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嘉興學院校訓解讀:
夫學者,所以求益耳①。直②其正也,方其義也,内外相應,言行相稱,敬以直内,義以方外③,不以利誘,不以名牽,不違心逆志,不苟且流俗,此之謂方正也。學者以求知求真為歸趣④,涵泳⑤乎問學之際,窮韫奧而緻良知⑥,焚膏繼晷⑦,兀兀窮年,博學慎思,明辨笃行⑧,此之謂勤慎也。
【注釋】
①語出南北朝·顔之推《顔氏家訓》。學習是為了求得長進。
②古語中“直”指正直、公正的意思,語出《周易·文言》。指君子調直内心,品性純正。直是内在,方是外在。方指外在,義,即責任。正直,端方,胸襟闊大,為人方正。
③語出《周易·文言》。中國古代聖賢,特别是唐宋以來的聖賢之士,大都将此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以居敬、慎獨作為修身之道。對自己的内在道德,仁義禮智信﹑忠恕廉恥等,就要居敬,不能放肆或懈怠;對自己的内在修養不能放松警惕,即“敬以直内”。同時,還要“義以方外”,要勇于承擔和完成社會的責任,勇于承擔和完成自己作為被領導者的種種責任。
④歸趣:指歸;意向。語出晉·杜預 《<春秋經傳集解>序》:“其經無義例,因行事而言,則傳直言其歸趣而已。”
⑤涵泳:浸潤;沉浸;深入領會。“涵泳”是古人和今人都提倡的一種讀書方法,晉·左思《吳都賦》中就已有“涵泳乎其中”的應用。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說“學者讀書,須要緻身正坐,緩視微吟,虛心涵泳,切己省察”,則把“涵泳”作為語文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提出。
⑥緻良知:《大學》有“緻知在格物”語。王守仁認為,“緻知”就是緻吾心内在的良知。這裡所說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
⑦語出韓愈的《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 “焚膏繼晷”是點亮油燈代替日光來照明,形容連夜苦讀。“兀兀窮年”是 整年用心勞苦的意思。
⑧《禮記·中庸》十九章有雲:“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說的是為學幾個遞進的階段。“博學之”意謂為學首先要廣泛的獵取,“博”還意味着博大和寬容。“審問”為第二階段,有所不明就要追問到底,要對所學加以懷疑。“慎思”為第三階段,問過以後還要通過自己的思想活動來仔細考察、分析,否則所學不能為自己所用。“明辯”為第四階段。學問越辯越明,不辯則所謂“博學”就會魚龍混雜,真僞難辨,良莠不分。“笃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隻有有明确的目标、堅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