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産檢檢查項目有哪些

産檢檢查項目有哪些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5-20 21:22:02

  已經懷孕的女性最為關心的事情就是肚子裡的寶寶是否健康,每個家庭都想生出一個健康的寶寶,現在都講究優生優育。正常情況下懷孕3個月以後胎位就定下來了,這時候去醫院做産前檢查基本就能看到肚子裡寶寶的情況了,今天我們就去看看産檢檢查項目有哪些吧!

  懷孕三個月産檢的項目主要包括:

  1.量體重和血壓。

  2.進行問診:醫師通常會問準媽媽未懷孕前的體重數,以作為日後準媽媽孕期體重增加的參考依據。整個孕期中理想的體重增加值為10—125千克。并解過去病史,有無藥物過敏、生活形态、家庭病史、孕婦病史、本胎不适症狀。

  3.聽寶寶心跳:醫師運用多普勒胎心儀來聽寶寶的心跳。

  4.驗尿:主要是驗準媽媽的糖尿及蛋白尿兩項數值,以判斷準媽媽本身是否已有糖尿病或耐糖不佳、分泌胰島素的代謝性疾病、腎髒功能健全與否(代謝蛋白質問題)、子痫前症、妊娠糖尿病等各項疾病。

  5.身體各部位檢查:醫師會針對準媽媽的甲狀腺、乳房、骨盆腔來做檢查。由于骨盆腔是以内診方式進行檢查,為避免過于刺激子宮,所以,醫師會讓準媽媽平躺在診斷台上,以手來觸摸準媽媽腹部上方是否有腫塊。若是摸到腫塊,就要懷疑是否為卵巢腫瘤或子宮肌瘤,但大部分以良性腫瘤居多。

  6.抽血:準媽媽做抽血檢驗,主要是驗準媽媽的血型、ABO血型、RH血型、血紅蛋白(檢視準媽媽貧血程度)、篩查地中海貧血、肝功、腎功及梅毒、乙肝、艾滋病、有無病毒感染等,好為未來做防範。

  7.檢查子宮大小:準媽媽從孕期第6周開始,子宮開始逐漸變大;到了孕期第12周時,子宮底會在恥骨聯合的上方;到孕期第20周時,會跨過骨盆腔到肚臍位。因此,從孕期20周到35周,醫師為準媽媽從恥骨聯合的地方到子宮底所量出的厘米數,可大緻等于為胎兒周數。此周數也可作為胎兒正常發育與否的依據,通常會以±3厘米來做一推斷,即小于3厘米,代表胎兒較小;大于3厘米,代表胎兒較大。

  8.“胎兒頸部透明帶”的篩檢:準媽媽可以在孕期11—14周做此項檢查,即可早期得知胎兒是否為罹患唐氏症的高危險群。主要是以超聲波來看胎兒頸部透明帶的厚度,如果厚度大于2.5(或3)以上,胎兒罹患唐氏症的幾率就會較高,這時醫師會建議準媽媽再做一次羊膜穿刺,來看染色體異常與否。

  上面的這些産檢檢查項目都做完以後就知道肚子裡的寶寶健康與否了,如果結果顯示寶寶不健康的話,這時候打胎還來得及,這時候孕婦可不能心軟啊,不健康的小孩生下來無論對家長還是小孩自己都是受罪。我們現在一定要注重新生兒的質量,這樣民族以後才會興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