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雕俠侶》中,郭芙從一開始就不喜歡楊過,甚至是讨厭。
郭襄出身名門,父母都是江湖上鼎鼎有名的“大俠”,外公還是東邪黃藥師。
這樣顯赫的家世,更讓郭芙恃寵而驕,看不起任何人。
比她武功高的,她看不起對方的家世;與她家世相當的,她又嘲諷人家的武功不入流。
面對楊過,她那副優越感油然而生。
在漫長的童年歲月,郭芙讨厭楊過;
而這些,直到楊過成為“神雕俠”以後,郭芙才幡然醒悟。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我難道真的讨厭他嗎?武氏兄弟向來讨好我,可他根本就不理我。我為什麼如此恨他?隻因我暗暗想着他,念着他,他卻沒有半點把我放在心上。”
看到這裡,明白了什麼?
在漫長的人生歲月裡,郭芙之所以讨厭楊過,就是因為:
“你出身沒我好,别人我都可以呼來喚去,唯獨你看都不看我;所以,我讨厭你,也恨你。”
我們為什麼會讨厭一個人?
讨厭一個人的時候,該怎麼辦?
-01讨厭一個人的原因
第一:對方不喜歡我們
就像上文中提到的郭芙對于楊過的态度,郭芙之所以讨厭楊過,就是因為楊過無法像武氏兄弟那般,讨好她,喜歡她。
心理學上講:我們喜歡的,其實是那些同樣喜歡我們的人。
相反,如果對方讨厭你,不喜歡你,面對你時無動于衷,隻剩下冷漠。
這樣的人,也會引起我們的反感。
有句話這麼說:“當你讨厭一個人的時候,對方也在讨厭你”。
彼此都是能感覺到的。
第二:與對方有“資源競争”,産生嫉妒心理
比如:
你跟對方在一個公司上班,你們有不同的客戶。
但某一次合作關系,對方搶了你手裡的客戶,甚至還對你落井下石。
這個時候,屬于你的資源就被對方搶走了。
有競争的地方,勢必會産生嫉妒心理。
對方比你強,做得比你好,工資比你高,這些都容易引起你内心的反感。
反過來,也是同樣的道理。
在同一個資源圈子裡,你比别人優秀,就會引起他人的嫉妒。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第三:三觀不同,心理上的差異
舉個例子:
你很喜歡讀書,但你所處的圈子裡,大家都不願意讀書。
每次别人看到你讀書的時候,都會在你面前冷嘲熱諷,貶低你,奚落你。
面對他人的挖苦,你潛意識裡就會被觸動“自我保護以及防備機制”。
潛意識裡對他們的厭惡心理就出現了。
你會想:“我們不是一路人,三觀不同”。
三觀不同的人,就會因為心理上的差異性,産生一些分歧和矛盾。
還有一種情況,比如:
人群之中擦肩而過的兩個人,隻因為看了對方一眼,就打了起來。
“你瞅啥”
“瞅你咋地”
-02面對讨厭的人,我們該怎麼辦?
首先,跟對方保持足夠的距離。
“眼不見心不煩”,這是最簡單直接的做法。
既然讨厭他,就不要讓他出現在你的生活中,與他減少接觸,保持足夠多的距離。
無意義的聚會,不要參加;
對方提出了的過分要求,果斷拒絕;
他做了一些讓你不爽的事情,要直接提出來,表明你的立場。
隻有樹立自己的邊界感,才能降低他人對你的傷害。
其次,保持心理上的距離。
因為别人的行為發脾氣,其實是對我們自己的傷害。
讨厭對方,用不着翻臉,用不着發脾氣。
将對方當成空氣,當成不存在,從心裡将這個人排除自己的圈子。
這樣的做法,才是最平和,最能表現你“胸懷”的辦法。
“置之不理”,才是面對這些人最佳的回應方式。
最後,可以采用“阿q精神”來暗示自己。
村上春樹說:
“并不是所有的魚,都生活在同一片海洋裡”。
三觀不同,圈子不同的人,就不必跟對方有過多的接觸。
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不喜歡對方那就保持距離。
如果你總是壓抑自己的情緒,勉強自己去接受,這是對自己不負責的表現。
尊重自己,愛自己,才是一個人開心的最好辦法。
今日話題:
面對不喜歡的人,你會怎麼做?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