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聽起來就讓人毛骨悚然的,它奪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其實很多情況下癌症如果我們早期能夠發現并且及時的治療的話,還是能夠治愈的,但是,我們很多人到晚期才會發現。如果我們能夠對每個癌症不起眼的症狀都能夠發現的話,那麼你還怕什麼呢?
根據調查發現,有三分之一的癌症我們是能夠預防的,有三分之一的癌症我們是能夠及早發現,經過及時的治療能夠治愈的,就隻有剩下來的三分之一癌症是不能夠治愈的。
一些癌症早期症狀具有很強迷惑性,有些甚至會被誤認為其他小病,從而耽誤治療,抱憾終生。以下10個不起眼的身體毛病,需要謹慎對待,很可能是癌症前兆。
1、尿頻小心卵巢癌
美國癌症學會表示,女性如果有下腹腫脹、悶痛、骨盆或腹部疼痛、很快就有飽足感、尿頻與尿急等症狀,而且幾乎每天出現其中一種症狀時,應快速診治,很可能是卵巢癌的前兆。
除此之外,腫瘤有的時候會壓迫到我們的大腸,所以如果我們發現排便的習慣有變化的話,這也就成了警訊之一。
2、感冒老不好小心鼻咽癌
鼻咽癌初期症狀不明顯,早期發現有困難。如果出現流鼻血和一些感冒症狀,如流鼻涕、咳痰等,很長時間也沒好,或者平時鮮有感冒的人,卻發生連續感冒的現象,就要有所警覺,盡快去醫院檢查。
一名18歲的湖北武漢男子,鼻塞症狀延續數月,原以為是普通感冒,經診所治療後,症狀仍然無改善,遂轉介至坜新醫院耳鼻喉科檢查後,赫然發現造成長期鼻塞的原因,居然是兩側鼻腔已被腫瘤阻塞,再進一步切片化驗,證實罹患鼻咽癌。經治療後,男子鼻塞症狀緩解,療程結束後追蹤檢查,腫瘤已完全消失。
3、體重莫名驟減
如果體重在幾個月中明顯降低,原因不明,應注意胰腺癌、胃癌、食道癌或肺癌。
除此之外,如果還出現上腹悶脹或者長期而且不明原因的腹痛,甚至背痛,去醫院照了胃鏡或是肝膽超音波還是不能夠查出有什麼問題的話,特别是在沒有刻意的進行節食的情況下,體重突然一天一天變輕,那就要警惕胰腺癌。
4、腰老疼小心腎癌
腎髒位于後腹腔,空間很大,與此相關的疾病早期均不容易發現。如果發現血尿、腰部疼痛、腹部有腫塊,就要小心是腎髒癌,應盡快做進一步檢查。
常吃止痛藥或經常染頭發的人,是腎癌的高危人群。
5、想小便卻尿不出來當心前列腺癌
如果男性出現很想小便卻尿不出來,并伴有尿灼痛等症狀,可能是尿路感染,但也要警惕前列腺癌的可能。可以做直腸指檢和前列腺特異抗原篩查。
前列腺癌其他伴随症狀還包括:勃起困難,臀部、大腿、腰部疼痛等。
6、久咳不愈應警惕肺癌
肺癌是中國第一大癌症。不少患者是發現咳痰帶血,又或是因胸痛、吞咽困難等症狀才去醫院接受檢查,已經為肺癌晚期了。
約2/3的肺癌患者有咳嗽症狀,可以是輕度幹咳,也可以是嚴重咳嗽,慢性咳嗽病人可能出現咳嗽性質的改變,如咳嗽變頻或出現刺激性幹咳,常不易引起患者的重視。所以如果久咳不愈,就需要就醫檢查。若有人具有吸煙經曆,久咳不愈,就更應去醫院接受檢查。
7、頻繁發燒小心白血病
白血病的起初症狀與流感十分相似,臨床上,50%的白血病患者首發症狀為發熱,體溫達39℃~40℃以上。
如果還出現異常瘀青或出血不止,血小闆和血紅細胞異常,就更可能是白血病症狀。
此外,幾乎所有的癌症患者在發病及治療的某段時間,會因為免疫系統受影響而發燒,一些癌症還伴有疲勞等症狀。
8、大便習慣改變或帶血
大便習慣、便秘或腹瀉頻繁,尿血、尿痛或膀胱功能失常等,都可能預示腸癌或膀胱癌等。
如果大便帶血,除痔瘡外,便血顔色發黑,最常見的是結腸直腸癌。應接受腸鏡檢查确診。
腸癌患者大便次數多,且有解不幹淨的感覺。胰腺癌的早期症狀是大便多而發白,且特别臭。
9、乳房出現包塊小心乳腺癌
乳頭出現鱗狀色斑或疼痛,以及胸部或乳頭出現異常分泌物,就要當心乳腺癌。其他症狀還包括:包塊、胸口疼痛、皮膚出現紅斑、鱗斑,乳頭下陷或出現異常分泌物等。
10、月經不規則提示子宮内膜癌
子宮内膜癌是發生于子宮内膜的一組上皮性惡性腫瘤,好發于圍絕經期和絕經後女性。
陰道出血是子宮内膜癌的主要症狀,常為少量至中等量的出血。在年輕女性或圍絕經期婦女常誤認為是月經不調而被忽視。在絕經後女性多表現為持續或間斷性陰道出血。
有些患者僅表現為絕經後少量陰道血性分泌物不規律出血:經血過多或痛經以及兩次月經之間的陰道異常出血,很可能是子宮内膜癌。
總之,突然變瘦、無原因的消化系統症狀、無原因的身體腫塊、皮膚異常變化及身體異常出血都是較常見的癌症表現。需要提醒的是,大部份上述症狀都沒有特異性,并不是說出現了就一定是癌症。身體的這些症狀提醒我們要及時的就醫,以便于及早的了解健康狀況,防治疾病加重。
預防癌症的十大飲食原則
可以說大多數人是談癌色變,對癌症患者也敬而遠之。事實上,90%以上的癌症是由外部環境導緻的。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約40%的癌症患者與飲食習慣、食物加工、烹饪方法等因素有關,30%的癌症與生活習慣,特别是與吸煙、喝酒有關。隻要我們合理飲食,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許多癌症是可以預防的。百濟藥師在這裡介紹10條預防癌症的飲食規則。
原則一:食物多樣化
注意食物多樣化,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應占每餐的2/3以上,植物性飲食應含有新鮮的蔬菜、水果、豆類和粗糧等。
原則二:控制體重
避免體重過重或過輕,成年後要限制體重增幅不超過5kg,超重或過度肥胖容易導緻患子宮内膜癌、腎癌、腸癌的危險性增高。
原則三:不吃燒焦的食物
烤魚、烤肉時應避免肉汁燒焦。直接在火上燒烤的魚、肉及熏肉隻能偶爾食用。最好煮、蒸、炒食物。
原則四:多吃澱粉類食物
每天吃600-800g各種谷類、豆類、植物類根莖,加工越少越好。要限制精制糖的攝入。食物中的澱粉有預防結腸癌和直腸癌的作用,高纖維飲食有可能預防結腸癌、直腸癌、乳腺癌、胰腺癌的發生。
原則五:多吃蔬菜水果
堅持每天吃400-800g各種蔬菜、水果,可使患癌症的危險性下降20%,每天吃5種或5種以上的蔬菜和水果。
原則六:不提倡飲酒
如飲酒每天不超過一杯(相當于250ml啤酒、100ml紅酒或25ml白酒),經常飲酒能增加患口腔癌、咽喉癌、食管癌等的危險。
原則七:減少紅肉攝入量
每天應少于90g,最好用魚和家禽代替紅肉。紅肉會增加結腸癌和直腸癌的發生危險率。同時要限制高脂飲食,特别是動物脂肪的攝入,應選擇恰當的植物油(如橄榄油等)。
原則八:限制鹽和調料
限制腌制食品的攝入并控制鹽和調料的使用,高鹽飲食會增加胃癌的患病率。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應小于6g。
原則九:不吃保存過久的食物
不要食用在常溫下保存過久、可能受真菌毒素污染的食物。
原則十:堅持适當運動
每天應堅持鍛煉40-60分鐘,快走或類似強度鍛煉。
結語:癌症其實可以早期就能夠預見的,隻要我們對它的症狀或者前兆都能夠清楚的話,其中一些看似不情願的症狀說不定也是某些癌症的前兆哦,所以大家一定要認真對待,希望上面的文章對各位有幫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