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意外或者自己的不小心,就很容易出現骨折或者骨頭錯位的現象。腳骨就是很容易出現錯位的,在運動中很可能就會出現踩踏或者摔跤的現象,這樣就會造成骨頭錯位。骨頭錯位以後就會出現劇烈的疼痛,需要及時的複位。那麼腳骨錯位以後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① 手法複位
醫師通過對脫位機制的分析及X線片的判讀,制定周密的手法複位方案。然後通過牽引、拉拔、折頂、旋轉、按摩等手法使脫位的關節恢複正常的關節面。複位成功的标志是肢體或關節的主動活動或被動活動基本恢複正常,關節骨性标志複原,關節的疼痛或腫脹減輕或緩解,關節局部空虛感消失,關節X線片顯示關節的對合關系恢複。
②手術複位
手法複位失敗或陳舊性關節脫位患者,可考慮手術複位。手術複位的指征是關節内骨折脫位(即骨折破壞了關節面),經手法複位關節面仍不能恢複正常者;脫位後關節面有軟組織嵌人,手法複位失敗者;關節脫位後損傷神經、血管,出現症狀者。手術複位應在有條件的醫院進行,本書不詳細闡述。
(3)固定
與骨折的治療相同,複位完成後,要将關節固定在穩定的位置2-4周,目的是使關節周圍軟組織及時修複,以防出現習慣性脫位。固定的方法主要有石膏固定、小夾闆固定和三角巾懸吊固定等。對于某些特殊部位的脫位,如髋關節脫位,在醫師的指導下還可采用牽引固定等方法。
(4)功能鍛煉
功能鍛煉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恢複肢體及關節功能,應逐漸恢複關節的主動運動,配合理療、熱敷、藥物熏洗等方法,促使關節恢複功能。
上文中介紹了一些可以治療腳骨錯位的方法,如果出現了腳骨錯位的現象的時候,就需要按照文章中介紹的方法進行治療。但是這些方法不懂的人最好不要自己輕易的移動骨頭的位置,應該在當地三甲醫院或者中醫理療館進行治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