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詩雲:“老骥伏枥,志在千裡。”如今的老年人已不再滿足于享受冬日午後的暖陽,漫步于黃昏時的公園,他們要再次主宰并試圖改變自己晚年的人生軌迹。因此,很多人都有自己長期堅持的興趣、愛好,比如畫畫、練書法、攝影等。在我看來,“老有所樂、老有所為”不僅可以增加生命的寬度,而且可以增加生命的長度。
金嶽霖88歲時,馮友蘭贈他兩句話:“何止于米,相期以茶。”筆者以為,從“米壽”晉升“茶壽”,除了善于養生外,“老有所樂、老有所為”也是必不可少的。曆史上很多長壽的名人都有自己的愛好,有些人的愛好甚至堅持了80年之久。
那麼,為什麼有愛好的人能長壽呢?
首先,從腦科學方面來說,興趣可以讓大腦從緊張的多巴胺到安靜的五羟色胺進行轉變,大腦中的荷爾蒙也可以發生轉變,讓人心情愉悅,對健康非常有益。尤其是當自己創作的作品受到别人贊美時,大腦會在與周圍人的溝通中受到刺激,使大腦活化。享受藝術就會給大腦刺激,給大腦的老化進程踩下刹車。大腦若一直處于活躍的狀态,人當然也會變得年輕充滿活力。
其次,有了自己喜歡的興趣愛好後,為了更深入地研究,就要不斷學習。學習不僅能充實頭腦,使自己的知識結構與時俱進,還能充實生活,使自己的心态年輕化。法國是世界上老年教育比較正規的一個國家。
法國人把老年大學稱之為第三年齡大學,學員年齡從55歲到90歲,課程包括體育、衛生、文學、曆史、政治、法律、時事,有的學校還有社會學、老年學。瑞典的老年教育與正規教育融為一體,所有的大學都對老年人開放。在大學生中55歲以上的占兩成左右,65歲以上的占1成多。同時瑞典的廣播電視台辦有老年教育節目,圖書館也為老年人送書上門。這些老年人通過學習,一直保持年輕的心态,長壽自然不是難事。
最後,興趣愛好能讓老年人動起來。很多老人退休後的生活很枯燥,甚至一坐就是一天。如果有了興趣愛好,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讓自己動起來,比如去商店買畫畫需要的紙和筆、去圖書館查閱資料、拿着相機去公園采風等。這些運動看起來很小,但如果每天都能堅持做,就可以維持健康所需的運動量,防止肌肉老化。
因此,隻要我們合理地調适自己的身體與心态,注重養生與保健,在踐行老有所樂與老有所為的同時,還可以自豪而無悔地向世人宣稱:“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