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專家解答新生兒的“異常信号”

專家解答新生兒的“異常信号”

母嬰 更新时间:2025-11-09 03:02:27

  新生兒身體的變化很多,許多看似異常的現象其實是十分正常的,在這裡列出一些供你參考。

  一、異常“信号”

  體重下降:出生後嬰兒體重可逐漸下降6%-9%。這是由于嬰兒進食和喝水少,肺和皮膚不顯性失水及大小便排出所引起的,10天之後即可恢複到出生時的體重。

  頭形異常:陰道分娩的新生兒頭部一般呈橢圓形,像腫起一個包似的。這是由于分娩過程中胎頭在産道内受壓引起的。有的嬰兒出生後頭部出現柔軟的腫塊,而且逐漸腫大,這是分娩時受壓而引起的頭皮血腫,隻要局部不感染,出生後6-10周可消失。

  尿發紅:新生兒一般在出生後24小時内排尿。看到尿布被染成磚紅色時不必擔心,這是尿中的尿酸鹽引起的。

  大便發黑:嬰兒的第一次大便叫胎便,出生後24小時内嬰兒可排出粘稠的黑綠色的無臭大便。這是由消化道分泌物、咽下的羊水和脫落的上皮細胞組成的,3天之後即可轉為正常。

  長斑了:有的新生兒皮膚會出現粉紅色的斑塊。這是由于皮膚柔嫩,受外界刺激而充血引起的,1-2天後可消退;出生後2-3天,多數新生兒的面部,胸背部等處皮膚可出現輕度黃色現象,叫生理性黃疸,不必驚慌,一般1-2周消失。

  二、護理要點

  新生兒的臍帶處紮結,每天洗澡後要用酒精棉消毒,防止感染。臍帶一般在3-7天時脫落。

  新生兒幾乎是整日酣睡,其姿勢和胎兒期大緻相同:頭部前傾,下巴貼着胸前,後背呈圓形,肘向裡彎,握着的拳頭向内,腰和膝都是彎曲的,腳也向内裡彎曲,能看到腳掌。

  新生兒的胃呈水平狀态,是橫着的,入口很寬,加上胃壁肌肉發育不全,吃完就平躺着,容易溢水或吐奶。所以,喂奶後要把嬰兒豎着抱一會。輕輕拍其背部排出空氣,可以防止吐奶。

  新生兒由于皮下脂肪層薄和汗腺發育不良,保暖能力差,排汗、散熱的能力也不好,再加上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因此,新生兒的體溫極不穩定。在炎熱的夏季,過分保暖,體溫可上升到40攝氏度;在寒冷的冬季如果保暖不好,體溫會下降,全身冰涼,所以要注意調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