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高手在民間,大重慶高手雲集,說出來怕吓到你們!
一大波兒民間高手驚現...
還有這些,
就在你身邊的高手,
接着看...
舞林高手
人民廣場,一位老者手臂有殘疾,交際舞卻跳得風度翩翩有模有樣。
改裝達人
江北花卉園,一老者在測試自己改裝過的數碼相機取景系統。老人是光學玻璃廠退休下來的,他的改裝很專業,有按鍵口和快裝粘扣等,主要解決老花眼亮光下近距離看電子取景屏不方便的問題。
掃街達人
江津濱江路,一位掃街的清潔工步法了得,莫非是大隐于市的武林高人?
童子水上漂
街心廣場上,少年在噴水池水面上健步如飛,讓人聯想起鐵掌水上漂的武林奇人。
功夫老太
沙坪公園,82歲的曹老太随便給你整兩個劈叉、引體向上,就能驚得你連呼“老當益壯”,她以前教人跳了12年的交誼舞,功夫來自長年堅持。
力學高手
磁器口江邊,不知哪位力學高手就地取材大顯身手後遁去,空留這“卵石拱橋”讓衆多遊客膜拜。
倒立金鐘
大足南山公園,年近6旬的老楊一年四季每天堅持不懈健身,一邊倒立還能連唱20多分鐘的歌,聲如洪鐘令人稱奇。
俠女飛檐
朝天門廣場,一位美女翻出護欄外留影,把旁觀者吓得夠嗆。
零距離停車
渝中區捍衛路一停車場,三輪摩托(右)與SUV“零距離”接觸。
這個重慶小夥兒更花哨。
碉堡哥
估計保安和路人也是吓成渣了!
不止這些,
别忘了,還有他們...
打盆
“打盆”是當地一種送菜的方式,上菜者把10份左右的菜盛在一個2米左右長、20厘米左右寬的方形木托盆裡,由送菜者頂着送到各席。
蜀繡高中武
曾經蜀繡老藝人高中武說:“那時,川渝兩地隻要遇到生子、做壽等喜事,必送蜀繡,後來送蜀繡的傳統漸漸消失。”蜀繡是中國名繡之一,通常以軟緞和彩絲為原料,針法有上百種之多。
形意門掌門鄭光珑
曾在文化宮重慶第二屆職工傳統武術比賽上獲形意拳金牌,在重慶市第九屆傳統武術精英賽分賽區和總決賽上,他均獲太極拳金牌,還有一個女弟子也獲總決賽太極拳金牌,其餘徒弟,也獲銀銅。
秀山花燈藝人
秀山花燈,是集宗教、民俗、歌舞、雜技、紙紮藝術為一體的民間文化現象和民間表演藝術。
梁平木版年畫
梁平木版年畫屬于民間美術梁平"三絕"(竹簾、年畫、燈戲)之一,是梁平人為慶賀年節而繪制的一種繪畫藝術。
梁平竹簾
牟秉衡,梁平竹簾傳承人。梁平竹簾的工藝制作曆史已千年。史料記載,早在北宋年間,就被列為皇家貢品,有"天下第一簾"之稱。
榮昌陶
羅天賜,63歲,曾在原榮昌陶瓷廠任研究所所長兼技術科科長;梁先才,60歲,曾是原榮昌工業陶瓷廠的技術骨幹。兩人盡管已是花甲之年,卻是重振榮昌陶輝煌的兩員“主将”。
梁平木雕
“原來我隻是一個普通的小木匠,幸好被師傅相中了,才有了和觀音寨木雕的緣分。”頭發花白的周孔章說,30多年前,觀音寨的民間木雕藝人楊永祿,覺得他聰明,就收他為徒。
棉花糖
沙坪壩區磁器口有個名叫蘇昌華的53歲小販,賣的棉花糖形狀主要是壽桃、飛碟、元寶和各種花形。靠這門絕技,如今,已成為同行中的産銷高手,日均收益最差也能上百元,節假日上千元也是常事。
攪攪糖
很多人童年的回憶,現在也不太常見了。
還有,磨刀匠、挑水夫、打鐵匠...
那些已經消失的民間老行當,
師傅們個個都是手藝精湛,
如今,還有多少人記得?
木匠
修面
磨菜刀
打鐵
爆米花
糖關刀
這些活色生香的場景,
這些與這座城市息息相關的身影,
已經或正在漸漸從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隐去。
他們代表的不僅僅是一項技藝,更是這座城市的記憶。
重慶還有哪些民間高手?歡迎補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