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補鈣 4種錯誤進補方式你得悠着點

補鈣 4種錯誤進補方式你得悠着點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4-27 22:23:49

  補鈣是各年齡段的人都要遇到的一個難事,不僅是老人小孩,就連我們這個年輕人也常容易缺鈣。那麼補鈣吃鈣片就好嗎?補鈣的食物有哪些?

  “吃了××鈣片,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也不抽筋了,真好,一片頂三片!”

  上了年紀腿腳不靈便的需要補鈣,中年人預防骨質疏松需要補鈣,孕婦要滋養下一代需要補鈣,小朋友長身體也要補鈣……的确,補鈣對于全民來說,似乎是個必選題,應運而生的産品和宣傳也鋪天蓋地。在競争的壓力下,這些産品往往被說的神乎其神,補鈣也就成了助成長防衰老的萬金油。而事實究竟如何?在廣告的華麗誘惑下,您補對鈣了麼?

  誤解一:吃的多補的多

  很多廣告找準了人們“物超所值”的小心思,發出“一片頂三片”的聲音,引來一大片的叫好。但是,補鈣重要的不是吃了多少,而是吸收了多少,而且,藥品不是補品,吃的多未必賺的多。

  不管我們吃多少鈣,每天吸收的總量未必多。因為鈣的吸收跟很多因素有關,例如在吃鈣片的時候同時吃了菠菜等,這些菜裡面的草酸就會與鈣結合形成了化合物,我們補的鈣不但無法有效的吸收,而且還有可能産生結石等,這也是民間流傳菠菜和豆腐不要同食的原因之一。同樣不要與鈣同時吃的食物還有生菜、紅白蘿蔔、紅薯、芹菜、青豆、全麥等。

  誤解二:“高鈣”=足量的鈣

  高鈣的确不等于足量的鈣。

  現在市場上銷售很多鈣産品,都标了“高鈣”,但是究竟含量有多高卻沒有說清楚。還有的說是吸收好,但是到底是吸收量好,還是吸收率好?如果隻有很少很少的鈣,那麼我們完全可以接近100%的吸收,指标看似喜人,但實際上對身體來說卻沒有多少價值。

  還有一部分産品,隻标了鈣鹽的含量,而不是鈣含量。例如葡萄酸鈣中含鈣才9%,乳酸鈣含鈣13%,磷酸氫鈣含鈣為23%,這樣算出來,鈣的含量就不那麼樂觀了。還有的産品取的名字裡含有“鈣”,如“鈣奶”、“鈣糖”等,讓大家以為其中的鈣很多,但是實際上,經過檢測,牛奶本身的鈣含量就比“AD鈣奶”的鈣含量高出1.3~2.8倍,而好多家長卻誤以為“AD鈣奶”的鈣含量高。

  誤區三:補鈣,要多補維生素D

  以往總以為缺鈣是由于缺乏維生素D而造成的,在補鈣的時候大量的補充維生素D、魚肝油和強化維生素D等産品,如今卻發現應運而生的很多反面的影響。殊不知,維生素也不是多多益善的。補充過量的維生素D還會導緻高血鈣而加速動脈硬化,動脈硬化患者不宜多吃維生素D。所以,使用維生素D,也應慎之又慎。

  誤區四:食補勝于藥補

  這句話本來無可厚非,但是對于補鈣而言,食物和保健品未必能獨挑大梁。

  含鈣最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其含鈣量也是有限的,如100毫升鮮牛奶含鈣110毫克,100克大豆含鈣190毫克,每天要食用800毫升牛奶或0.4千克黃豆,才能夠滿足成人一天的鈣需要量。可見即使高鈣食物也難以滿足人類對鈣的需求。所以,尤其是老年人,吸收功能不是很好時,最好是采用鈣片等,單純的食物是難以補充的。

  另外,很多人認為“是藥三分毒”,所以保健品補鈣更安全。但實際上很多保健品沒标出不良反應,但并不代表完全沒有不良反應。同時這些産品也沒有經過藥理學、毒理學和臨床試驗等等嚴格的認證,所以,未必完全安全。

  結語:鈣片和食療各有所長,同時也都有緻命的缺陷,要想健康補鈣就把取長補短,把兩者相結合吧~(文章原載于《養生雜志》,作者:大凱,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作文庫知識百科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