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
子路問當政者怎麼做好為政工作?孔子說:“以身作則,先做好自身工作,任勞任怨。”子路問還有嗎?孔子說:“持之以恒。”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古人說“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梁不正下梁歪”,雖然都是譏諷的話,但往正面看,上正則下孰敢不正?
企業經營也是一樣的“從政”思路。
南懷瑾先生說過“一個領導人,不單是主管,還要兼作老師”,所謂“作之君,作之師,作之親”。
南先生的浙江老鄉馬雲說“老闆”二字中的“老”是要能做老師的老,“闆”是相當于規矩。
在任何地方,領導人的意向,有一點偏向于某一方面,不久之後,整個風氣都會偏向某一方面。東周列國時期,楚王好細腰,整個楚國的未婚女子們都以能忍饑挨餓瘦到柳腰一樣細為美。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說:“如果自身能做到正直無欺,從政又有何難?如果自己隻坑蒙拐騙别人,又怎麼去要求别人正直?”後來曾子《大學》的正心誠意等一系列思想,也是孔子這一觀念的引申、演繹。
有些人的性格,喜歡接受别人更好的意見。但能立刻改變,馬上收回自己的意見,改用别人更好意見的人還是少。劉邦是這少數人中的一個。而項羽對于自己的主意就絕對不會改變,絕對不接受别人的意見。明明知道别人的意見更對,更高明,可是為了“面子”,為了“下不了台”而不接受。這種心理,大而言之是修養不夠,小而言之是個性問題,自己轉不過彎來。
“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孔子說:“不要急躁,不要貪圖損害長遠價值的短期利益;急躁反而不能達到目的,貪圖短利就難以成就大事業。”
孔子的“仁”究竟是什麼?可引佛學上的一句話:“衆盲摸象,各執一端。”仁是沒有定義的。
仁在孔子的思想中代表了很多,從形而上的本體,到形而下萬事萬物的用,都歸到仁。所以,“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同是常态,非要全同才是變态。
“無倦”需要有持之以恒的功夫。
反過來說,什麼是功夫?方法加上時間,加上實驗,就等于功夫。
有方法沒有用時間練習,怎麼會有功夫?任何一種功夫都要有恒。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度量寬宏,胸襟開闊,光明爽朗,這就是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