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30日),武漢迎來今冬初雪。寒潮來襲,沒有什麼能比一碗藕湯,更暖湖北胃。
外賣平台餓了麼今天發布的《武漢喝藕湯大數據圖鑒》數據顯示,今年前十個月,在武漢通過外賣渠道就已喝掉了至少27萬升藕湯,藕湯外賣門店數也高居全國第一,是第二名深圳的四倍之多。
作為湖北人餐桌上的例牌菜,以及武漢冬季美食地标,藕湯究竟有多受歡迎?
武漢的藕湯外賣 三十輛卡車裝不下
隻需手機下單,片刻後就會有藍騎士将一碗熱乎乎的藕湯送到你的面前
大數據顯示,在武漢今年1-10月共喝掉了27萬升的藕湯,藕湯外賣訂單量穩居全國第一。據可靠計算,如此多的藕湯,需要用30輛9米6廂式的貨車才能拉完。武漢的藕湯外賣門店數也居全國首位,數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是第二名深圳的4倍之多。
位于武漢市江岸區山海關路附近的燕子煨湯,是一家15年曆史的藕湯老店。店門口标志性的八個蜂窩煤爐,是不少武漢人心中的藕湯“天花闆”。不論何時經過,總能看到幾位外賣員守在爐前,一邊報号一邊催着老闆打包藕湯。
“從早上8點炖到淩晨1點,爐火一刻不停,外賣一天能出300多份。”店主燕子說,店裡每天都會接到許多深夜訂單。《圖鑒》顯示,武漢今年前十個月的藕湯訂單中,有10%的訂單,就來自深夜22點之後。
藕湯,也成為武漢人當之無愧的“深夜食堂”。
喝的不僅是藕湯 更是鄉愁
一鍋升騰着白霧的排骨蓮藕湯,是湖北人冬季幸福感的來源。如何一年四季都能喝到藕湯,曾長久困擾着身在異鄉的“湖北胃”。
直到2000年,被稱為“藕神”的男人——武漢市農科院研究員柯衛東經過40年的潛心研究,研發出世界上第一支試管藕,并選育出能在不同月份成熟的藕,才終于實現了湖北人的“蓮藕自由”,也打破了喝藕湯的季節限制。
随後,藕産品也跟着湖北人的腳步走遍大江南北。從北京到西安,從廣州到深圳,湖北藕湯被端上了越來越多城市的餐桌上。
在深圳,專注湖北菜的禾花虞·湖北小吃·藕湯店已經開了5家連鎖店。蓮藕排骨湯作為店裡的主打菜,食材更是來自湖北洪湖。憑借濃郁香甜的這一口暖湯,赢得了不少飽食老火靓湯的本地老饕青睐。
大數據顯示,深圳、廣州、汕頭、長沙、上海是全國藕湯外賣門店數最多的城市。其中上海的外賣藕湯門店數同比去年增長了250%,增速居全國第一。
随着外賣的興起,許多在異鄉打拼的湖北人,也能借着一碗藕湯外賣來緩解自己的鄉愁:今年2月,深圳一位用戶給藕湯店家留言:“想念家鄉的味道 可以多點嘛 !”今年10月,廣州一位用戶在藕湯外賣備注:“多點肉,我想感受一下湖北家鄉的味道,謝謝老闆!”
當蓮藕翻越半個中國,從遙遠的故鄉冒着熱氣來到你面前。任你閱盡世間冷暖、遍嘗人間美味,這一刻,不争氣的淚水都會從嘴角流出。可能湖北人的胃裡,總有一個地方留給藕湯。
當歸與藕湯相逢 不僅是養生拍檔
如今,養生早已不是中老年的專屬。除了在保溫杯裡泡枸杞,藕湯裡放當歸也成為不少年輕人的新風尚。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武漢30歲以下的消費者占比已經超過了4成。随着消費群體的年輕化,藕湯的風味也更加多元。
“南方人喜歡吃粉藕,北方人喜歡吃脆藕,廣西人則要求藕湯要紅。”武漢市農科院高級農藝師黃新芳表示,在藕湯的口味上,不同地域的食客也延展出不同的喜好。
為适應各地吃藕喜好,武漢的蓮藕不斷叠代和改良,讓蓮藕排骨湯的口味更上一層樓。脆粉皆宜的“鄂蓮五号”、清脆可口的“鄂蓮六号”、粉藕“鄂蓮八号”涵蓋了各種吃藕需求。其中,專為愛煨湯人士研發的粉藕——“鄂蓮十二号”,更是讓蓮藕本身食材的口感有了顯著提升。
除了藕的品種更加多樣,大數據顯示,全國藕湯外賣的sku(最小存貨單位)數量,累計已經突破1000種,同比去年增長了四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