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讓寶寶隔着玻璃曬太陽
陽光中的紫外線很少能穿透玻璃,因此隔着玻璃曬太陽等于沒有曬太陽,讓寶寶曬太陽一定要去戶外。
2.把寶寶遮掩得太嚴實
媽媽雖然把寶寶帶到了戶外,但總擔心寶寶受涼,給他穿上厚厚的衣服,或遮掩得嚴嚴實實不露出一點皮膚。這樣,皮膚中的物質不能轉化為VD,這個太陽也是白曬了。帶寶寶外出曬太陽時,應盡量多露出皮膚讓紫外線照射,陽光照射皮膚合成的VD,對于寶寶是最安全的,不會發生VD中毒。
3.1歲後不再給吃鈣劑
很多媽媽認為1歲後,寶寶什麼都能吃,飲食已經很豐富了,不再需要補充鈣劑。根據我國兒童膳食調查,我國兒童飲食中的鈣根本滿足不了他們生長的需要。因此,過1歲後,寶寶還應每天繼續服用鈣劑,一直到2歲,服用量大約為150-300毫克。
4.化驗檢查就可以确定缺鈣
寶寶究竟是否缺鈣,不能僅憑做一項化驗如末梢血血鈣濃度測定就随便确定,必須由醫生根椐寶寶病史、症狀、體征及輔助檢查綜合分析後才能确定。
5.過于心切給寶寶攝入大劑量VA
雖然VA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但并不是攝入得越多越好。因為,VA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它可以儲存于體内,逐漸消耗、利用,儲存過度或口服過量時都會引起中毒。較為多見的是,短期内過量使用VA引起的急性中毒和長期藥量積累所緻的慢性中毒。因此,給寶寶服用VA時,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确使用。否則,嬰兒每天服用VA5-10萬國際單位時,一般在半年内就可出現骨痛、脫發、厭食等慢性中毒表現。補充VA最安全的方法是,在日常飲食中注意給寶寶提供富含VA的食物,盡量母乳喂養,及時按月齡添加輔食。
6.把鈣劑放在食物中喂食
很多媽媽擔心寶寶不願吃鈣劑,經常把鈣劑悄悄地放到牛奶、米湯或稀粥裡給寶寶食用。這種方法看起來似乎很巧妙,但實際上并不利于鈣劑的吸收。因為很多食物中含有植酸,這種物質會影響鈣在腸道的吸收,并且,當脂肪過多時還會形成皂鈣,不僅對補鈣作用不大,甚至還會導緻鈣吸收量進一步下降。
7.寶寶在戶外就能攝取VD
南方地區陰雨天或者有濃霧的天氣比較多,雨霧都會遮掩陽光中的紫外線,同樣會影響寶寶皮膚中VD的合成,導緻缺鈣。因此,帶寶寶到戶外曬太陽還是要選擇有陽光的天氣,而不是陰雨或濃霧天。
8.給寶寶吃商場賣的鈣片
目前市場上各種兒童保健用品層出不窮,不少帶有草莓、水蜜桃等水果味兒,顔色鮮豔的鈣片也紛紛粉墨登場。這種鈣片不僅吃起來不費勁,孩子們還都挺喜歡。于是,那些急于給寶寶補鈣的父母往往如獲至寶,眼睛都不眨就滿心歡喜地買下一大堆回家給寶寶當糖果吃。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鈣片中多含有人工色素和香精,對兒童的生長發育并沒有什麼好處。長期吃這樣的果味鈣片,就跟吃零食一樣,會導緻嬰幼兒食欲減退,甚至還會導緻寶寶肥胖。寶寶補鈣,除了注意多喝牛奶、吃豆制品等含鈣豐富的食物外,補充天然來源的鈣片才是首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