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心理探秘:人類的6大困惑行為

心理探秘:人類的6大困惑行為

健康 更新时间:2024-11-23 11:43:59

  一、人類面對信息越多選擇結果越差

  常言道,“籮裡選瓜,越揀越差。”美國心理中心網近日報道,美國《決策與判斷心理學》雜志刊登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信息越多,選擇結果越差。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研究人員表示,人們通常認為,掌握的相關信息越多,做出的決策就越好。而新研究卻得出了相反的結論。研究人員要求參試者對電腦程序提供的 250道題進行回答,并計算其累積得分。一部分人提前知道題目的數量和選項,一部分人不知道任何信息。結果發現,那些知道信息越多的人,得分越低。這說明,選擇時,信息太多反而可能影響人們的決定。

  二、女人為什麼愛挽男人的手呢

  女人喜歡用身體的接觸來表達自己的善意和親密,男人和男人之間直來直去,坦蕩無私,他們很少用動作來表示親近感。小孩子都喜歡依偎在大人身邊撒嬌,這是動物屬性的表現。

  随着年齡的增長,人在理性上逐漸成熟,動物的原始習性就逐漸退化,隐蔽到理性後面。當女人羞于或不善于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時,她就習慣用身體接觸這種最原始,也是最直截了當的方法作為傳達自己感情的手段。從這個意義上說,女人和小孩子是比男人更具動物性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女子較重感情,思考問題也是憑感覺的,而且她們的感官比男性更敏銳,尤其是觸覺。所以,女人更習慣于用觸覺的感受來替代語言的表達。人們在和女友約會時,不僅要用耳朵聽她說些什麼,還要用 眼睛看她做什麼。隻有這樣,才能更準确地洞察到她心裡的真實意圖。

  身态語言學專家們研究發現,每個人都有一種心理上的 “警覺”,即人的“勢力範圍”感覺。每一個人以自我為中心,并向四周擴張、形成一個蛋形的心理防禦空間,一旦其他人侵入,就會引起他(她)緊張、警戒和反抗。越是陌生的人,彼此之間距離越遠,身體之間的間隔也就越大。反之,則心理防禦空間距離就會逐漸縮校例如,正常的夫妻之間,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系最為親密,所以他們之間的心理距離能縮小到零,即産生肉體間的緊密接觸。

  因此,如果你的女伴在走路時,總是喜歡親密地挽着你的手,或是觸碰你的身體,說明她和你的心理距離已大大縮短,她不在乎你侵入她的“勢力範圍”。

  有的男人不理解女人這種表達親近的方式,當女友的身體緊貼着他的時候,便心花怒放,誤以為她對自己有 肉體上的欲望,結果他恐怕會很失望。女人觸碰男人的身體,并不完全是要進行肉體上的接觸,更多是來自精神 上、心理上的親近感,她或許隻是以此向你表示好感和親近罷了。僅此而已,切莫想入非非。

  三、演唱會上,為什麼觀衆會跟着唱

  本來性格内向、羞于在人前講話的人,看演唱會時也會跟着大聲唱歌,看體育比賽時也會高聲為運動員呐喊助威。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狀況下怎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 呢當人把自己埋沒于團體之中時,個人意識會變得非常淡薄。心理學将這種現象稱為“沒個性化”。個人意識變淡薄之後,就不會注意到周圍有人在看着自己,覺 得“在這裡我們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巨大的開放感能使自己的欲求進一步增長。反正周圍也沒有人認識 自己,也沒有人際關系的束縛,因此害羞的人在這種場合下也會大聲唱歌、高聲呐喊助威。此外,大聲喊叫出來,也是一種釋放精神壓力的方法,可以使人心情舒 暢。因此,有的人甚至大聲喊叫上了瘾。

  不過,如果這種狀态 持續發展下去,也存在一定的危險性。當人的自我意識過于淡薄時,就會開始感覺什麼事都不是自己做的。比如狂熱的足球迷,如果自我意識過于淡薄,就可能發展 成危害社會的“足球流氓”。當然,“沒個性化”并不會在所有情況下都能導緻人喪失社會性。在保持着社會性的團體中,“沒個性化”也很難使人做出反社會的行為。

  心理學家金巴爾德曾以女大學生為對象進行了一項恐怖的實驗。他讓參加實驗的女大學生對犯錯的人進行懲罰。這些女大學生被分為兩組,一組人胸前挂着自己的名字,而另一組人則被蒙住頭,别人看不到她們的臉。由工作人員扮成犯錯的人後,心理學家請參加實驗的女大學生發出指示,讓她們對犯錯的人進行懲罰,懲罰的方法是電擊。實驗結果表明,蒙着頭的那一組人,電擊犯錯 者的時間更長。由此可見,有時,“沒個性化”會讓人變得很冷酷。

  四、學會讓寶貝自己解決沖突

  當寶貝和别的小夥伴之間發生沖突時,父母第一反應可能就是盡快教給寶貝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這種方式并不能讓寶貝變得更加合作,更加容易與人相處。

  最好的方式是不要教給他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幫寶貝理出一條解決問題的思路,讓他自己設想多種解決問題的可能。經過這種訓練的寶貝在面對沖突時,會不斷變換方式來達成自己的目标,顯得更有“外交手腕”。

  千萬别和任性的寶貝較勁。

  小時候看起來很任性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是個有主見、有能力、有創新、有作為的人,不見得就是壞事。因此,當寶貝任性時,父母不要一味地和他較勁,而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幫助他學會控制自己的情感,調節自己的行為。如果父母态度惡劣,看到寶貝的任性行為就嚴加斥責,反而對寶貝的成長不利。

  五、乘電梯時,為什麼人總往上看

  有一天,乘電梯的時候,我和往常一樣,仰頭看着顯示的樓層數,突然意識到:為什麼我每次乘電梯的時候都會仰着頭往上看呢而且,我看了看周圍的人,發現 他們竟然和我一樣,也都仰着頭看着顯示的樓層數。難道顯示的樓層數有什麼神奇的魔力嗎還是有什麼不可思議的心理效應在背後起作用呢

  實際上,乘電梯往上看的行為與我們的“私人空間”有着很大的關系。所謂私人空間,是指在我們身體周圍一定的空間,一旦有人闖入我們的私人空間,我們就 會感覺不舒服、不自在。私人空間的大小因人而異,但大體上是前後0.6-1.5米,左右1米左右。據調查數據顯示,女性的私人空間比男性的大,具有攻擊性格的人的私人空間更大。在擁 擠的電車中我們會感覺不自在,就是因為有人進入了自己的私人空間。

  電梯是一個非常狹小的空間。在電梯中,人與人的私人空間出現了交 集,也就是說互相感覺到對方進入了自 己的私人空間,所以會感到不舒服,都想盡早離開電梯這個狹窄的空間。向上看正是想盡快“逃離”這個狹小空間的心理表現。

  此外,盯着顯 示樓層的數字看,不隻是為了确認是否到了自己要去的樓層。當我們急于離開這個狹小空間 時,不停變換的數字能讓我們感到電梯在移動,讓我們感覺到自己是在向“解放”前進,從而緩解焦急的心理。

  六、路見不幸,為什麼不願出手相助

  在地鐵中或馬路上見到有困 難的老人,其實每個人心裡都想去幫他們一把。可是,真正采取行動的人卻很少。難道是因為城市裡的人比較害羞嗎确實有這個因素,但其所占比例相當微小。

  有另外一個心理原因,使我們不願伸出援助之手,那就是當周圍有很多人的時候,我們心裡就會想:“即使我們不去幫助他,也應該有人會出手相助。 ”這其實是一種依賴别人的想法。在心理學上,這種現象被稱為“林格曼效應”。

  德國心理學家林格曼曾經做過一個讓衆人拉網的實驗。結果,每當拉網的人數增加,每個人出的力就會減小一點。原本,我們認為人數的增加會發揮相乘效應,即每個人出的力會增加,但實際上并非如此。當人數越多時,人就越會感覺“我隻不過是其中一分子”,于是拉網的時候就不那麼賣力了。

  有别人在場時,人總會想:“即使我不求救,也會有别人求救的。”在現實社會中,有困難的人得不到救助,很多情況下都是這種心理效應起作用的結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