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養生保健的好時節,許多的蔬菜瓜果都收獲成熟了,明天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了,秋分節氣有什麼特點呢?秋分吃什麼對身體是有好處的呢,秋分養生需要從哪些方面入手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詳細的了解一下不同人群秋分該如何照顧好自己吧!
目錄
1、秋分養生需要注意的原則 2、秋分養生要點有哪些
3、秋分調神養生的注意要點 4、秋分養生吃什麼蔬菜好
5、秋分養生需要知道的規律 6、秋分養生進補的注意點
7、秋分期間女性養生要注意什麼 8、秋分期間對小孩的護理要注意什麼
秋分養生需要注意的原則
秋分節氣正是收獲的大好時機。華北地區已開始播種冬麥,長江流域及南部廣大地區正忙着晚稻的收割。秋分農事有三點至關重要。一是開始播種冬小麥,二是種植晚季稻要預防“寒露風”,三是作物成熟的好秋收時節。秋分過後,北方冷空氣活動加劇,氣溫也開始降低。此時江南、華南的晚季稻正值抽穗、開花階段,如果這時有強冷空氣南下,很容易造成寒露風、強對流天氣等災害,因此,民間也就有了“秋分天氣白雲多,處處歡歌将晚禾,隻怕此日雷電閃,秋收稻谷存幾何”的說法。
冷水洗臉适當秋凍防感冒
秋季早晚溫差大,應根據天氣變化和每個人的體質情況,及時增減衣物,預防風寒。但也不必過早“多穿衣”,應注意耐寒鍛煉,也就是常說的“秋凍”。
秋季養生,應以“收”為主。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還可适當進行一些耐寒鍛煉和有氧運動,比如:登山、步行、打太極拳、騎自行車、跳舞等。适當的冷水鍛煉對預防傷風感冒、流鼻涕、支氣管炎也有一定效果。因此,平時可用冷水洗臉、洗腳、浴鼻,身體健壯的人還可洗冷水浴等。
秋季早晚溫差大,尤其是清晨溫度較低,如果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不要穿着單衣去戶外活動,應根據戶外氣溫變化,增減衣物。鍛煉時,不宜一下子脫得太多,應等到身體發熱後,才可脫下。鍛煉後,還切忌穿着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身體着涼。
防燥宜多吃“辛酸”果蔬
秋分時節,飲食上要特别注意預防秋燥。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涼燥,白露的“燥”是“溫燥”,飲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種花色多樣,像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蘋果、葡萄、百合、銀耳、柿子等,都是調養佳品。
秋分時節,還可适當多吃一些辛味、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蘿蔔、胡蘿蔔。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後寒涼氣氛日漸濃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經常腹瀉,水果吃多了也可能誘發或加重疾病。
預防秋燥方面,對運動者來說,每次鍛煉後應多吃一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比如:生梨、芝麻、銀耳等。若出汗較多,還可适量補充一些鹽水,補充時以“少量、多次緩飲”為準則。秋分藥膳還要善用百合,像百合蓮子羹、銀耳百合羹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除飲食外,還要記得給皮膚做些保養,以防皮膚幹裂。
秋季進補切不可亂補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現在已經進入秋季進補的季節,但秋季進補也不可亂補,應注意五大禁忌。首先,忌無病進補。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比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能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還會引起發胖。此外,血液中膽固醇增多,還易誘發心血管疾病;其次,忌慕名進補。一些市民盲目認為價格越高的藥物,就越能補益身體,但事實上,過量濫用滋補品反而可能會導緻過度興奮、煩躁激動、血壓升高,甚至引起鼻孔流血等。
此外,還忌諱虛實不分。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的病人不宜用補藥。而虛病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将适得其反。秋季進補還忌多多益善,專家強調,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會有害,因此,建議進補還需适量。最後,還忌以藥代食,“重藥物、輕食物”并不科學,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秋季到了,有關養生進補的事宜也該根據季節改變,尤其是注重身體健康好保養的人群,應根據季節改變及時做出調适。
秋分至,鍛煉要“三防”
秋分時節,養生保健也應有講究,首要原則應順應秋季養生的節氣。秋令時節,若堅持适宜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調養肺氣,還可提高肺髒器官的功能,有利于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禦能力。
由于秋季早晚溫差大,氣候幹燥,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還必須注意三防:
一防受涼感冒
秋日清晨氣溫低,不可穿着單衣去戶外活動,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增減衣服。在鍛煉時不宜一下子脫得太多,應等身體發熱後,方可脫下過多的衣服;鍛煉後還切忌穿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身體着涼;
二防運動損傷
由于人的肌肉韌帶在氣溫下降的環境中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肌肉伸展度明顯降低,關節生理活動度減小,神經系統對運動器官的調控能力下降,因而極易造成肌肉、肌腱、韌帶及關節的運動損傷。因此,在每次運動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準備活動;
三防運動過度
秋天是鍛煉的大好時機,但此時因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内養階段,因此運動也要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
秋高氣爽,正是外出旅遊的大好時節,既可遊山玩水,使心情舒暢,又能增加活動量,達到減肥的目的。在精神調養方面,在保持樂觀、平靜心态的同時,還可适當增加戶外活動,比如:登高、爬山、秋遊等,保持樂觀、平靜心态,做到神志安甯,舒緩心情,避免秋日肅殺之氣帶來的憂郁、惆怅等不良情緒,以适應秋天平容之氣。同時還要保持良好的睡眠,保持樂觀的工作狀态和精神狀态。
秋分養生怎麼健康吃南瓜
在秋分時節的營養菜單上一定不能少了南瓜,這種蔬菜可以幫助我們補充身體所需要的營養元素。并且,南瓜的吃法也很多,口感也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下面為大家來介紹一下秋分養生怎麼健康吃南瓜,千萬别錯過了。
秋分吃南瓜的好處
解毒:内含有維生素和果膠,果膠有很好的吸附性,能粘結和消除體内細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質,如重金屬中的鉛、汞和放射性元素,能起到解毒作用。
保護胃粘膜、幫助消化:南瓜所含果膠還可以保護胃膠道粘膜,免受粗糙食品刺激,促進潰瘍愈合,适宜于胃病患者。南瓜所含成分能促進膽汁分泌,加強胃腸蠕動,幫助食物消化。
防治糖尿病、降低血糖:南瓜含有豐富的钴,钴能活躍人體的新陳代謝,促進造血功能,并參與人體内維生素B的合成,是人體胰島細胞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對防治糖尿病、降低血糖有特殊的療效。
消除緻癌物質:南瓜能消除緻癌物質亞硝胺的突變作用,有防癌功效,并能幫助肝、腎功能的恢複,增強肝、腎細胞的再生能力。
促進生長發育:南瓜中含有豐富的鋅,參與人體内核酸、蛋白質的合成,是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固有成分,為人體生長發育的重要物質。
養顔美容。
接下來,就來為你推薦南瓜的營養食譜吧。
秋分必吃的南瓜營養食譜
幹煸南瓜條
原料:南瓜、豬肉末、四川芽菜、蔥花、鹽、料酒、雞精、白糖、香油、植物油、生粉。
做法:将南瓜洗淨後去皮及瓤,切成5cm長的條,下入沸水中燙至三分熟,撈出瀝幹,再拍上幹生粉;芽菜洗淨備用。鍋中加入植物油燒熱,下入南瓜條炸至外皮酥脆時撈出瀝油待用。鍋中留底油,先入豬肉末煸炒,煸幹水分,再烹入料酒,下芽菜、蔥花、南瓜條,然後加鹽、白糖、雞精、适量的清水,轉小火炒5分鐘左右至入味,淋入香油即可出鍋裝盆食用。
小蝦炖南瓜
原料:河蝦、南瓜、姜片、蔥花、鹽、雞精、料酒、豬骨湯、色拉油。
做法:将南瓜洗淨去皮去瓤後切成小塊備用。鍋中加色拉油燒熱,先下蔥花、姜片炒香,再放入南瓜塊,河蝦略炒,然後烹入料酒,添入豬骨湯,加鹽燒開後轉小火慢炖至湯汁濃稠加入雞精調味,即可裝碗食用。
那麼,在吃南瓜時應該注意哪些呢?
秋分吃南瓜的禁忌
南瓜加羊肉。二者都是熱性之物,同食後易引起腹脹、便秘等疾。患感染性疾病和發熱症狀者不宜食用,以防病情惡化。
南瓜加醋。醋酸會破壞南瓜中的營養元素,降低營養價值。
南瓜加菠菜。南瓜含豐富維生素C分解酶,會破壞菠菜中的維生素C,同時自身營養價值也會降低。
南瓜加紅薯。皆屬易滞氣食物,如果不煮熟便食用會引起腹脹,若二者同食,更會導緻腸胃氣脹、腹痛、吐酸水等。
南瓜加帶魚。帶魚富含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以及DHA、維生素A、維生素D等,有補虛、養肝、促進乳汁生成等作用,但與南瓜同食會身體不利。
南瓜加紅棗。紅棗富含維生素C,味甘性溫,多食易消化不良,而南瓜性溫,二者同食不僅維生素C被破壞,還會加重消化不良等症狀。
秋分吃南瓜,要避免以上6大禁忌哦。
秋分養生要點有哪些
9月23日将迎來秋分節氣,秋分這一天晝夜均分,之後氣溫逐漸下降,秋分養生在起居方面要注意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子。飲食方面要多使用清潤溫潤的食物,運動項目要選擇輕松平緩的活動,秋分正值秋季人的抵抗力較差,可以進行艾灸理療,提高機體免疫力。
一、秋分養生起居:早睡早起
秋分到來,此時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子。添衣也不要過多過快,以使人體有抗禦寒冷的能力,所謂“春捂秋凍”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兒童和老年人體質較弱,不同于青壯年人,對冷的敏感性較高,在秋季尤其要注意衣服的增減,早、晚應多穿些衣服,避免受涼感冒。特别要注意讓腳保暖,别讓腳部仍處于夏天中——光腳穿涼鞋,這樣很容易着涼,引起腸胃不适,甚至由此招來感冒。除了白天讓腳暖和外,晚上回來用熱水泡一會兒腳也很不錯。
秋季尤其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哪怕比以往早10分鐘,也是進步。尤其是女性朋友,更要注意早睡早起。夜愈深,寒氣愈重,寒氣很容易入侵體内,給以後腰腿疼痛埋下隐患,還會導緻咳嗽等疾病。
二、秋分養生飲食:清潤溫潤為主
需要提醒的是,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涼燥,而白露的“燥”是“溫燥”,因此,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種花色多樣,其中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蘋果、葡萄、百合、銀耳、柿子、芝麻、蜂蜜等,都是此時調養佐餐的聖品。
秋分時節的鮮梨、蘿蔔都具有行氣的功效,可以抵達人體各處潤燥。梨盡量熟食,可滋五髒之陰。秋燥易傷大腸,所以經常有便秘、痔瘡等出現,此時應多食芭蕉、香蕉、芝麻、核桃與何首烏等。
三、秋分養生運動:以輕松平緩項目為主
秋高氣爽,也是鍛煉的好季節。但由于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内養階段,運動也應遵循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尤其是老年人、兒童和體質虛弱者,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
秋天是鍛煉的大好時機,但此時因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内養階段,因此運動也要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
四、秋分養生防病:秋分灸
秋分過後,天氣逐漸轉涼,此時艾灸可以扶助陽氣,提高機體免疫力,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反複呼吸道感染、咳嗽、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慢性咽炎、過敏性鼻炎、虛寒性胃腸病、虛寒性腰腿痛、肩周炎、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凍瘡等患者艾灸更為有效。如果居家秋分灸,一般在秋分節氣當天以及前7天、後7天,共15天,每天操作,不要有間隔,這樣療效比較好。
秋分調神養生的注意要點
其實人們的精神是很重要的,什麼疾病都扛不住精神的相抗,秋分調神養生,我們知道秋季是個落葉的季節,很多的人會往往令人憂愁苦悶、敏感多疑,也會出現精神的壓力。往往令人憂愁苦悶、敏感多疑,克服心理敏感,預防“心衰”
到了秋分,天氣日益寒冷,落葉紛飛,蕭條的景象往往令人憂愁苦悶、敏感多疑,時間久了,自信心很容易受挫,對我們的身心健康也非常不利。中醫有這樣的說法:“思為脾志,敏感多疑則過思,過思則傷脾。”傷脾則會出現因出血不足而引起的頭昏、乏力、心慌、等一系列所謂“心衰”的症狀。因此,秋分時節我們應做到以下幾點,以消除不良情緒。
第一,不要對别人妄加猜疑
對待身邊的人和事,心态要平和,不要覺得時時處處都有人要和你作對;不要妄加猜疑,不要過于敏感;遇到問題争取能化大為小,化小為無。
第二,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
選擇合适的時間、合适的場合釋放自己心裡的壓力或苦悶,多和朋友親人交流,不要把自己封閉在緊張壓抑的心理狀态中,否則會身心造成極大傷害。
第三,不要對任何事情都期望過高
在預測結果、确立目标時,要客觀地分析各種因素,不要盲目樂觀。另外,要正确對待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并盡可能地激發自己的潛能,腳踏實地地向成功邁進。
第四,不要斤斤計較
有時,我們會看不慣别人辦的某些事,但如果并沒有涉及原則性的問題,我們完全沒有必要過分計較。從心理學上看,适當的“裝裝傻”、“糊塗”一下,反而會使原本緊張的氣氛變得輕松起來,有助于維護良好的人際關系,而且還能幫我們消除心裡的苦悶,避免身心健康受到損害。
第五,多到室外進行鍛煉
閑暇時間,多去鍛煉鍛煉身體,不僅有利于身體健康,還可以使自己心胸更開闊,對待問題更冷靜、更理智。
秋分飲食養生四大原則
秋分時節,人們應該注意自己的保養問題的,生活中人們應該注意自己的飲食的問題,很多的人現在都很注意保養這一塊了。生活中要注意的事項也是很多的,但是有些人不知道其中的飲食原則。我們看看專家的介紹。
原則一、甘淡滋潤
古人有雲:“厚味傷人無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師,三千淡薄從此始,淡食多補信有之。”可見素、淡結合的飲食,對健康是有益處的。《素問—至真要大論》中說“甘先入脾”。在五行中脾胃屬土,土生金,肺腸屬金。甘味養脾,脾旺則金(肺)氣足。甘味食物又有生津的功效,而鹹味食物則易使人出現口渴之象。《遵生八箋》還指出:“秋氣燥,易食麻以潤其燥。”就是說秋季6節氣幹燥,應當多進食些如蜂蜜、芝麻、杏仁等性滋潤味甘淡的食品,既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可防止秋燥帶來肺及腸胃津液不足常見的幹咳、咽幹口燥、腸燥便秘等身體的不适症候或肌膚失去光澤、毛發枯槁的征象。
因此,秋季6節氣飲食應當以甘淡滋潤為宜。可多吃些具有潤肺潤燥的新鮮瓜果蔬菜,水果如梨、柿、柑橘、香蕉等;果蔬則可多食胡蘿蔔、冬瓜、銀耳等以及豆類及豆制品,還有食用菌類、海帶、紫菜等,經科學加工,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也可制成佐餐或飲料食用,如蜜煎銀耳、各種新鮮果蔬汁液等。或加工制作成羹粉湯粥,如香菇豆腐湯、扁豆粥、藕粉羹等,既有營養,又能潤燥。且瓜果蔬菜中含有的豐富水分、維生素、纖維等,對預防秋季6節氣期間最易出現的口鼻目幹、皮膚粗糙、大便秘結等現象大有裨益。
原則二、平衡營養
營養學家指出,隻有食物的多樣化才能提供給人體全面的營養。如谷類,主要供給熱能和維生素B1;豆及豆制品,主要供給植物蛋白質;蔬菜水果,主要供給維生素C,無機鹽和食物纖維等。秋季更應注意飲食中食物的多樣性,營養的平衡,才能補充夏季因氣候炎熱、食欲下降而導緻的營養不足,特别應多吃耐嚼、富于纖維的食物。 秋季的飲食養生原則應在平衡飲食五味的基礎上,根據個體的具體情況,适當增加甘、淡、酸、滋潤的食物的進食,但不可太過。進食時,應細嚼慢咽,既利于食物的充分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完全吸收,又能通過纖維食物保持腸道的水分的作用和咀嚼,以生津潤燥,達到防治秋季咽喉幹燥、腸燥便秘等不良反應的目的。
原則三、少辛增酸
所謂少辛,是指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這是因為肺屬金,通氣于秋,肺氣盛于秋。少吃辛味,是要防肺氣太盛。中醫認為,金克木,即肺氣太盛可損傷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以增加肝髒的功能,抵禦過剩肺氣之侵入。根據中醫營養學這一原則,在秋季這6節氣期間一定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蔥、姜、韭、蒜、椒等辛味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 此外還要謹記“秋瓜壞肚”。在夏季,西瓜是消暑佳品,但是立秋之後,不論是西瓜還是香瓜、菜瓜都不能多吃,否則會損傷脾胃的陽氣。中醫養生學家還提倡在秋季6節氣期間每天早晨吃粥,如明代李挺認為“蓋晨起食粥,推陳緻新,利膈養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補不小”。
原則四、應忌苦燥
中醫學認為,苦性燥,苦燥之品易傷津耗氣。《素問—五髒生成篇》中言:“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秋季燥邪當令,肺為嬌髒,與秋季燥氣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許多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往往從秋季開始複發或逐漸加重。所以,《金匮要略—禽獸魚蟲禁忌并治第二十四》中以五髒之病,五味和四時之間的生克制化關系,提出“肺病禁苦……秋不食肺”的觀點。因此,秋令飲食養生應忌苦燥。
原則五、早上喝粥
中醫養生學家提倡在秋季6節氣每天早晨吃粥,尤其是初秋時節,不少地方仍然是濕熱交蒸,以緻脾胃内需,抵抗力下降,這時若能吃些溫食,特别是喝些藥粥對身體很有好處,其原因是作為藥膳重要成分的粳米或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功能,前人對此頗多贊譽。在秋季6節氣,目前較為推崇的粥有甘蔗粥、玉竹粥、沙參粥、黃精粥等。 推薦閱讀: 節後讓你快“瘦”的食物 晚餐政策四不要 讓你健康活到老。
秋分養生吃什麼蔬菜好
秋分節氣即将到來,燥冷成為這個節氣的主旋律,而多吃蔬菜有利于補充身體水分預防秋燥。那麼平時我們該吃點什麼時令蔬菜呢?吃哪些蔬菜可以防秋燥?小編在此推薦10種趕走秋燥的蔬菜。快來看看吧。
1、菠菜
菠菜的胡蘿蔔素含量可與胡蘿蔔媲美,一個人如每天吃50克菠菜,其維生素A就可滿足人體正常需要;維生素C的含量比西紅柿高一倍多。
2、南瓜
南瓜富含碳水化合物、果膠,可保護胃腸道黏膜免受粗糙食物刺激;豐富的維生素和鈣、磷等成分,是健胃消食高手。秋冬季節是吃南瓜的黃金時節,它烹饪簡單,蒸食、煮粥或煲湯皆宜。
3、生菜
生菜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含水量是蔬菜中的佼佼者,多吃有助于皮膚補水,對因胃腸功能不好引起的痤瘡也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生菜中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較白菜多,有消除多餘脂肪的作用,故又叫減肥生菜。生食、常食可有利于女性保持苗條的身材。
4、胡蘿蔔
胡蘿蔔中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在各類蔬菜中名列前茅,而且性能穩定,在高溫下也保持不變,容易被人體吸收。胡蘿蔔對改善便秘很有幫助,也富含β-胡蘿蔔素,可中和毒素。新鮮的胡蘿蔔排毒效果比較好。
5、新鮮百合
中醫認為,百合性味甘、微寒,入肺、心經,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是老幼鹹宜的藥食佳品。秋季燥邪為患,肺陰不足,而百合甘寒質潤,有潤肺之功,對秋燥有明顯治療效果。
6、白蘿蔔
白蘿蔔有益胃、順氣、消食的功效。它能促進膽汁分泌,幫助消化脂肪,其中的芥子油和膳食纖維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于體内廢物的排出。
7、菜花
菜花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類物質,每200克新鮮菜花可為成年人提供一天所需維生素A的75%以上。其維生素C的含量更為突出,每百克可達80毫克,比常見的大白菜、黃豆芽菜含量要高3-4倍,比柑桔的含量要多出2倍。中醫素來有“色白入肺”之說。
8、西紅柿
西紅柿營養豐富且熱量低,許多模特都靠食用西紅柿來保持身材。它豐富的酸性汁液可以幫你平衡皮膚的pH值。對于皮膚黑且粗糙的人,可以将番茄搗汁後塗于臉上,停留約15分鐘後用清水洗淨,對去除面部死皮大有幫助。
9、芹菜
芹菜性微寒,味甘苦,無毒,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鈣、磷、鐵等,葉莖中還含有藥效成分的芹菜苷、佛手苷内酯和揮發油等,由于它們的根、莖、葉和籽都可以當藥用,故有“廚房裡的藥物”、“藥芹”之稱。
10、山藥
山藥被稱為“神仙之食”,秋季進補飲食中适當食用山藥,有助延年益壽。山藥中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黏液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衆多營養素,有助保健腸胃、預防心血管疾病、延長人體壽命。
秋分養生需要知道的規律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因為平分了整個秋季而得名。
一般而言,秋分節氣處于每年的9月22日到24日之間,秋分這天,太陽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這一天的晝夜都是12小時,均分了24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在春分之後秋風之前,北半球是晝長夜短,而從這一天起到下一年的春分節氣之前,北半球則是晝短夜長。
古籍關于秋分的解釋是:“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我國古代将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意思是說,雷是因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後陰氣開始旺盛,雷聲就逐漸聽不到了;蟄伏的蟲子開始準備過冬的儲備,河水開始逐漸過渡到涸水期。
鑒于秋分時節的特性,特為大家總結了養生保健應該注意的幾條:
一、多補水,去秋燥
秋分過後,暑熱餘氣漸消,天氣會越來越幹燥,人們經常會感覺皮膚幹澀、鼻子幹燥、嘴唇幹裂、咽幹等情形。
秋季五行金當令,金對應五髒中的肺。所以這一時節的養生,重在益肺潤燥。
所以,平時一定要多飲水、多喝湯、粥等,去除秋燥之氣。王浩骅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喝水以“一次少量、多次緩飲”為宜。
二、及時增減衣物
秋分時節,晝夜溫差大,早晚氣溫低,中午時候的氣溫有時候則堪比夏天。而且還有“一場秋雨一場寒”之說,每下雨後氣溫就會明顯下降。
這樣的天氣情況,為了身體健康,就要及時增減衣物,早晚穿的多一些,以免着涼感冒;中午穿的少一些,以免上火。
這時候比較合理的衣着是:上衣是短袖+外套,下身長褲或長裙。
三、運動不可過量
金主收斂,秋天的陽氣正處在收斂内養階段,這一時節的運動也應該順應這個規律,運動不可過量,運動項目也不宜太過激烈,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運動時适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
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是這個時節的首選,這樣既可調養肺氣,還可提高肺髒器官的功能,有利于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禦能力。
四、心态要平和
秋分時節,雖然秋意尚淺,樹葉尚未枯黃凋零,但空氣中已經蘊含了一定的肅殺之氣,這與金當令是分不開的。對人的情緒很容易造成影響。
尤其是刮風下雨的天氣,更容易讓人平添一份秋天的惆怅。再看看“愁”字是怎麼寫的,秋天的心啊,老祖宗造字可是都有說道的。
為了保持心态的平和,就用學會自我調節,聽着舒緩輕快的音樂,讀一些修身養性的書,對情緒的調節很有好處;書法、繪畫也是不錯的選擇;還可以打打太極、登高望遠,都可以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五、飲食均衡,不盲目進補
秋分是晝夜平分的節氣,也就是平分了陰陽。養生時也要注意陰陽平衡,表現在飲食上,就是營養均衡,不可過量。
不少朋友經過了苦夏後,總覺得自己夏天攝入營養不足,需要好好補一補了。而這時節天氣不冷不熱,瓜果蔬菜紛紛上市,更是讓人胃口大開,一吃就不可收拾,體重增加在所難免。
秋分養生進補的注意點
秋分是秋季養生的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氣,而且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秋分已經進入秋季進補的季節,但秋分進補也不可亂補,與白露的養生進補相同的是,這個時候的養生保健應注意五方面的内容。那麼秋分養生吃什麼還是聽小編說一下吧。
秋分養生吃什麼:五點注意
首先,無病就不需要進補。
如果無病随意進補,既增加開支,又傷身體。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能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還會引起發胖。此外,血液中膽固醇增多,還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其次,不要慕名進補。
養生專家稱,一些市民盲目認為價格越高的藥物,就越能補益身體。其實,過量濫用滋補品反而可能會導緻過度興奮、煩躁激動、血壓升高,甚至引起鼻孔流血等。
此外,如果要進補,應該分清虛實。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的病人不宜用補藥。而虛病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隻有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将适得其反。
第四,進補要适量。
專家強調,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會有害,建議進補還需适量。“重藥物、輕食物”并不科學,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秋季到了,有關養生進補的事宜也該根據季節改變,尤其是注重身體健康的人群,更應根據季節改變及時作出調适。
第五,秋分多吃“辛酸”果蔬。
需要提醒的是,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涼燥,而白露的“燥”是“溫燥”,因此,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種花色多樣,其中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蘋果、葡萄、百合、銀耳、柿子、芝麻、蜂蜜等,都是此時調養佐餐的聖品。
秋分養生 4種素食滋補效果更佳
随着天氣的漸漸轉涼,大多數人都喜食肉類食物以增加營養,滋補身體,維持身體内部的平衡,以抵抗将來的嚴冬的寒冷。這時多吃一些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抵抗力的食品,對于身體是大有好處的。可是,經過一夏的折磨,有些人脾胃虛寒,消受不了大魚大肉,是不是該選用些素食進補呢?答案是肯定的,以下素食就是秋季進補的寶貝,它們價格雖然便宜,但在營養上卻有許多獨到之處,是不少動物性食品所無法比拟的。
1、芋頭:芋頭富含澱粉,營養豐富
每100克鮮品中含有熱量91卡,蛋白質2.4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0.5克,鈣14毫克,磷43毫克,鐵0.5毫克,維生素C10毫克,維生素B10.09毫克,維生素B20.04毫克。并含乳聚糖,質地軟滑,容易消化,有健胃作用,特别适宜脾胃虛弱、患腸道疾病、結核病和正處恢複期的病人食用,是嬰幼兒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2、紅薯(特别是黃心的紅薯)
系糧食中營養較為豐富的食品。由于紅薯能供給人體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維生素A和維生素C,因此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因此,常吃紅薯能防止肝髒和腎髒中結締組織萎縮,防止膠原病的發生。
3、包心菜:其維生素C的含量是西紅柿的3.5倍
鈣的含量是黃瓜的2倍。包心菜還含有較多的微量元素钼和錳,是人體制造酶、激素等活性物質所必不可少的原料。它能促進人體物質代謝,十分有利于兒童生長發育。其多量維生素C能增強肌體抗癌能力。
4、蘿蔔:蘿蔔含有較多的水分、維生素C
一定量的鈣、磷、碳水化合物及少量的蛋白質、鐵及其它維生素,還含有木質素、膽堿、氧化酶素、甘酶、澱粉酶、芥子油等有益成分。祖國醫學認為,蘿蔔性涼味辛甘,入肺、胃二經,可消積滞、化痰熱、下氣貫中、解毒,用于食積脹滿、小便不利等症。可見蘿蔔對調理脾胃作用非小,所以有“秋後蘿蔔賽人參”之說,對秋季常見的消化不良、風熱型感冒、扁桃體炎、咳喘多痰、咽喉痛等疾病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秋分需養肺 6種食物最潤肺
過了中秋節,秋分節氣也要到了。秋分時節,秋燥傷人,所以這時的養生關鍵是養肺。那麼秋分吃什麼哦?下面6種食物是秋分節氣養生必備,大家不妨來看看。
秋分吃什麼
秋分,是24節氣之一,在每年9月23日前後。中醫認為,這時自然界的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景物蕭條,空氣幹燥。由于燥是秋季的主氣,而中醫自古就有“燥令傷肺”說法,也就是這個時節的人體,極易受燥邪侵襲而傷肺,因此,秋分養生首先得養肺。
秋分吃什麼?秋季燥氣上升,易傷津液,因此,在飲食上應以滋陰潤肺為宜,可适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多吃豆類等食物,少吃油膩厚味之物。以下幾款食物是秋分養生的好食物!
一、鴨肉
鴨肉的營養價值很高,适于滋補。但與其他肉類相比,鴨肉性涼,具有滋陰養肺、止咳化痰的作用。其蛋白質含量也比豬肉、牛羊肉要高出20%左右,經常食用可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而且,鴨肉中的脂肪含量較低,其中不飽和脂肪易被人體消化,可以降低膽固醇,保護心髒。
推薦食譜:山藥老鴨煲
原料:鴨子約1000克、山藥500克、蔥、姜、八角、料酒、鹽适量即可。
做法:先将鴨子洗淨剁塊,山藥去皮切塊,姜切片,蔥切段;鴨肉焯水後,冷水下鍋煮,放入蔥、姜、八角、料酒;大約40分鐘後,待湯表面浮出油花後,放入山藥,煮至食材酥軟,再加入鹽調味即可。
二、菜花
菜花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類物質,每200克新鮮菜花可為成年人提供一天所需維生素A的75%以上。其維生素C的含量更為突出,每百克可達80毫克,比常見的大白菜、黃豆芽菜含量要高3-4倍,比柑桔的含量要多出2倍。中醫素來有“色白入肺”之說。秋天是呼吸道感染疾患多發季節,潔白的菜花無疑是一種适時的保健蔬菜。
推薦食譜:菜花燒香菇
原料:菜花300克、香菇(幹)50克、醬油10克、鹽3克、味精2克、大蔥2克、白砂糖5克、黃酒10克、澱粉(豌豆)8克、胡麻油3克、色拉油20克。
做法:菜花洗淨掰成小朵,在開水鍋中燙一下,撈出用冷水過涼;香菇用溫水泡開,洗淨泥沙,去蒂切片;大蔥去根洗淨切成蔥花;澱粉加水适量調勻濕澱粉約15克,備用。鍋架旺火上,放油燒熱,下蔥花炝鍋,加入素湯100毫升、紹酒、醬油、白糖、精鹽、菜花、香菇,燒至湯沸後撇去浮沫,入味後加入味精,然後用濕澱粉勾稀芡,淋入花椒油攪勻即成。
三、百合
秋分吃什麼?百合是養肺佳品。百合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因為百合鮮品含黏液質,能夠潤燥清熱,對于治療肺燥和肺熱咳嗽等症狀非常有療效。以百合為原料而制作的各種飲食,對清肺熱都有一定的療效。百合也有清心潤肺、安神定志的功效,失眠的人可以多吃一些。但由于百合偏涼性,胃寒的患者要少用,風寒咳嗽、虛寒出血、脾胃不佳者忌食。
推薦食譜:百合粥
原料:百合粉50克、大米60克、糖适量。
做法:先将百合與米分别淘洗幹淨,放入鍋内,加水,用小火煨煮。等百合與大米熟爛時,加糖适量,即可食用。
四、銀耳
銀耳被稱為“窮人的燕窩”,燕窩雖補,但價格昂貴,而銀耳無論顔色、口感、功效都和燕窩相似,價格便宜。銀耳具有強精、補腎、潤腸、益胃、補氣、和血、強心、壯身、補腦、提神、美容、嫩膚、延年益壽之功效。銀耳中富含天然植物性膠質,具有很好的潤膚功效,再加上它的滋陰作用,确為秋季潤燥的絕佳補養品。
推薦食譜:銀百秋梨羹
原料:銀耳10克,百合10克,秋梨1隻,冰糖适量。
做法:将秋梨洗淨去核切小塊,加入水發銀耳及百合、冰糖,放入碗中蒸1個小時後,食梨喝湯。
五、莴筍
莴筍肉質細嫩,生吃熱炒均相宜。常吃莴筍可增強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進膽汁的分泌。莴筍中的鉀是鈉的27倍,有利于促進排尿,維持水平衡,對高血壓和心髒病患者有很大的裨益。莴筍中所含的氟元素,可參與牙釉質和牙本質的形成,參與骨骼的生長。莴筍葉的營養遠遠高于莴筍莖,因此莴筍葉丢棄不吃,實在是太可惜了。此外,秋季愛患咳嗽的人,多吃莴筍葉還可平咳。
推薦食譜:桃仁莴筍
原料:莴筍300克、桃仁20克、鹽3克、雞精2克、香油5克。
做法:将莴筍去皮洗淨,切成厚片,在每片中間連刀豎切一個口,使之保持不斷,桃仁切成條;坐鍋點火放清水,待水開後倒入莴筍片、桃仁焯至變色撈出,過涼待用;把莴筍片中間開口處揿開,将桃仁嵌入莴筍片中,再放入器皿,加入精鹽、香油、雞精拌勻即可。
六、梨子
梨是秋季最好的潤肺食物之一,每天吃一兩個梨可有效緩解秋燥。梨子自古被尊為“百果之宗”,有潤肺、止咳、消痰、降火等功用。秋燥襲人時,出現口渴、便秘、幹咳等症狀,或因内熱導緻煩渴、咳喘及痰黃等症狀,可多食梨。梨子是解秋燥的聖品,但考慮到梨子性質偏寒,所以體質虛寒、寒咳者不宜生吃梨,必須隔水蒸過、煮湯,或與藥材清炖就可。
推薦食譜:川貝冰糖炖梨
原料:川貝、冰糖、梨适量。
做法:梨洗淨,從頂部切下梨蓋,再用勺子把梨心挖掉,中間加入川貝和幾粒冰糖。用剛切好的梨蓋,将梨蓋好,拿來幾根牙簽從上往下固定住。将梨放在杯子裡或大碗裡,加水,放入鍋中炖35分鐘左右,直至整個梨成透明色即可!
秋分養生 秋季注意提高免疫力
秋分,南北半球晝夜均分,又适當秋之半,故名也。按舊曆說,秋分剛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點。正如春分一樣,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晝夜時間的長短再次相等,可以說,秋分是一個相當特殊的日子。從這一天起,陽光直射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春秋繁錄》中記載:“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按照傳統的說法,秋天物候幹燥,人體就需要滋潤。所以,眼下季節适宜多喝滋潤肺腑的湯,尤其是女人,經常喝适合的湯水,能除燥、養生、美容。
據專家介紹,秋天天燥,人體内需要滋潤,以下幾款湯水特别适合這個季節喝:蜜瓜螺頭雞湯具有美容,滋潤效果;茶樹菇排骨湯有消脂,清腸胃,有瘦身作用;
冬瓜陳皮老鴨湯具有祛暑,健脾的功效;椰子烏雞湯,也是比較滋潤養顔的;沙參玉竹魚尾湯,這個湯對煙酒過多、睡眠不足的人特别有幫助。此外,還可以煲一些蓮子百合雪耳糖水,木瓜炖雪耳糖水等。由于這些湯和甜品都比較溫補,清滋,因而一家大小都适合飲用。
養生注意"增、護、防"
從處暑到白露一陣秋風一陣雨,從秋分到霜降一陣寒風一場霜。随着秋天氣溫逐漸下降,人體也有熱脹冷縮的變化。一些老人和病人會感到難以适應。為了确保身體不出現大的變故,從養生保健方面應做到"增、護、防".
所謂"增"是增強人體免疫能力,所謂"護"是創造一個較好的生存小環境,所謂"防"是防止舊病複發。對于不同的人,身體素質不同,年齡不同,其免疫能力是有巨大差異的,但隻要經常進行養生保健,适當的飲食起居、合理的鍛煉,都可以使其免疫能力處于最佳狀态。我國傳統養生理念的四大要訣是"動觸通經絡,激用活髒腑,節度蓄丹精,靜養調氣神".通過養生保健能使一個人經常保持經絡通、髒腑活、丹精充、氣神足,免疫能力就相對較佳,就可以少發生或不發生疾病。
季節變更,秋日來臨,大環境發生了變化,這就需要對小環境進行調節,以保護身體不因大環境的突變而受到損傷。增減衣服、調整居室的溫度都是這種保護措施的具體體現。
随着年齡的增長和機體的老化,人到中年以後都難免有這樣那樣的病痛。随着季節的變化、氣候出現差異,有些疾病會減輕,有些疾病會加重。通常秋季易加重的疾病有老年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胃腸疾病、風濕關節疾病等。原來有這類疾病者一定要注意預防。防止舊病複發,總的思路仍然是增強免疫力,改善小環境。
飲食:多吃“辛酸”果蔬
需要提醒的是,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涼燥,而白露的“燥”是“溫燥”,因此,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種花色多樣,其中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蘋果、葡萄、百合、銀耳、柿子、芝麻、蜂蜜等,都是此時調養佐餐的聖品。
在秋分時節,可适當多吃些辛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蘿蔔、胡蘿蔔。秋分養生雖然以多吃“辛酸”果蔬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飽,以免造成腸胃積滞。需要注意的是,秋分後寒涼氣氛日漸濃郁,如果脾胃不好、經常腹瀉的人,水果吃多了還容易誘發或加重病情。
秋分期間女性養生要注意什麼
秋分(autumnal equinox),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或23日。中醫認為,秋天主燥,燥邪當令。若燥邪緻病可以出現口幹、鼻幹、咽幹、幹咳、皮膚幹燥等,因此應多吃一些潤肺生津食品。特别是對于婦女來講更應如此,因為中醫講男屬陽,女屬陰;男主精,女主血,燥邪易傷陰血,婦女若感受燥邪,易出現閉經、月經錯後、月經量少、産後虛弱、産後奶水不足、婦女更年期綜合症等。上述疾病,均圍繞着經、胎、産、哺乳等方面,而維持經、胎、産、哺乳生理功能的,又是沖、任、督、帶四脈,其中又以沖、任二脈直接關系到婦女的月 經、懷孕、生育等生理功能。沖任二脈又與肝、腎、脾、胃有密切關系,所以藥膳療法,就必須從調補着手。
青春期
青春期女子由于丘腦下部和垂體的調節功能尚未完全成熟,秋季若不注意食療保健,容易引起功能失調性月經紊亂,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月經周期或經期長 短不一,流血量異常。此期的飲食原則為:飲食起居要有規律,避免延誤用餐或饑飽不均;保持充足的營養,尤其是蛋白質的攝入;多食富含鐵質和維生素的食物。
食療方:柿餅3個,紅棗10枚,山萸肉15克。先煎山萸肉,取汁一大碗,再與柿餅、紅棗同煮熟即成。月經期每日1劑,連用3~5日為一療程。本方具有補肝益腎,養血攝血之功。适用于腰膝酸冷,崩漏帶下等症。
哺乳期
哺乳期婦女各系統發生巨大的适應性變化,各種營養素的需要量增加,特别是蛋白質、鈣、鐵、鋅、維生素類的需要量更大。秋天是各種瓜果蔬菜最豐富 的時候,最适宜進行膳食療法。此期的飲食原則為:首先應該多食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雞、魚、蝦、瘦肉、奶、蛋、豆制品,每日蛋白質按1~1.2克/公斤體 重;脂肪攝取不宜過多,占總熱能的20%~25%即可;多攝取鈣、鐵、鋅等無機鹽和微量元素;多食富含維生素的食物;胃口特别好的孕婦,主食不宜過多,可 用蔬菜類充饑。
食療方:桂圓2兩,雞蛋1個,紅糖适量。桂圓去殼,加溫開水,放适量紅糖,然後打1個雞蛋放在桂圓上面,在鍋内蒸10-20分鐘,以雞蛋熟為宜,将蒸好的桂圓湯雞蛋一起喝,每日1-2次,連服7-10天。本方含鐵、維生素B2較多,可減輕宮縮及下垂感,有保胎作用。
更年期
更年期婦女機體會産生一系列變化,例如骨質疏松,脂質代謝改變,生殖器官和骨盆底組織萎縮等,如果日常生活中注意飲食治療便能平穩度過更年期。 此期的飲食原則為:食療以補腎為本,特别是補腎陰,同時更年期婦女容易發生心煩、多汗、潮熱等植物神經系統不穩定症狀,故飲食中應注意健脾、養心。忌刺激、辛辣的食品;适當控制脂肪攝入,尤其是限制富含飽和脂肪酸的動物脂肪;注意攝入含鈣豐富的食品;攝入含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品;為減少惡性腫瘤的發 病,更年期婦女飲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多飲水。
食療方:豬蹄黃豆煨蛋,豬蹄2隻,刮洗幹淨,放入鍋中煮至半熟,黃豆100克檢淨,提前用溫水浸泡12小時,淘洗幹淨,加水過豆半寸,旺火燒 開,撇去浮沫。文火煮至七成熟,加至半熟豬蹄内,放入去殼雞蛋5隻,加水加入佐料,旺火燒天轉文火,至蹄豆酥爛。分2天連湯食用,每一周至10天服用一 方,本方高蛋白,富鈣質,豬蹄之膠原纖維有益健康。
秋分期間對小孩的護理要注意什麼
秋分(autumnal equinox),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季節交換之時,寶寶衣食住行都要十分注意,才能幫助寶寶對付“秋老虎”。秋分時間早晚溫差大,要适當地給寶寶增減衣服,并時刻監控寶寶的飲食,以清淡為主,居室保持清潔,多帶寶寶外出活動。具體做法如下:
衣:給寶寶穿棉質衣服,确保幹燥與透氣
這個季節給寶寶選擇服裝,最主要的要選擇适合寶寶幼嫩皮膚的質地。最好以棉質為主,可以提高舒适度和透氣性。棉質衣服可以吸汗,利于皮膚代謝。
在有空調的房間裡,要給寶寶穿單層長袖衣褲。有些家長喜歡隻給寶寶上身穿個小背心,其實這種“半裸”的方法既不利于吸汗也不衛生,讓小寶寶的會陰部失去了保護。
食:飲食以清淡為主,确保新鮮及營養
對于周歲内母乳喂養的嬰兒,天熱時最好不要斷奶。一歲以上嬰幼兒的飲食應清淡易消化,注意合理搭配,營養均衡。小寶寶的飲食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現做現吃,絕不能圖省事一次做很多。既保證營養成分不流失,又避免天熱難保存而出現不新鮮甚至因變質引起腹瀉、中毒等。
二、有些家庭習慣煲湯後存放在冰箱中,需要時從冰箱中取出加熱給孩子喝。需要強調的是,一定要徹底燒開後待溫度合适再給孩子吃。一些時令水果如西瓜等最好現買現吃,冰箱裡的涼西瓜最好不給孩子吃。
三、要注意水分的補充。天熱寶寶出汗多、消耗大,要及時補充水分。可以給孩子榨一些果汁,煮綠豆湯,作為白開水的補充;一日三餐中也應有稀粥、冬瓜湯、紫菜湯等。盡量少喝或不喝飲料。
住:居室注意清潔,确保無螨、無黴變
氣候多雨容易發生黴變,因此要給小寶寶的房間進行一次徹底的“消毒”:盡量保持房間的簡潔,減少物品的堆放,将毛絨玩具洗淨收藏;床墊、枕頭、 地闆等保持清潔、幹燥,以防蟲螨;有條件的可更換窗紗,也可進行清洗,确保空氣暢通且無粉塵;使用的器皿定期消毒,毛巾、被單定期清洗。
寶寶房間的溫度不宜過低,應以開窗對流為好。一時的溫度高不要馬上開空調,持續高溫用空調也不應将溫度調節過低,以26℃左右為宜。
行:帶寶寶戶外活動,确保防暑和防曬
嬰幼兒正是生長發育的快速期,戶外活動十分重要。家長要盡量選擇上午10時前或下午4時後的時段帶寶寶外出。可讓寶寶在樹蔭下活動。在戶外要給孩子帶水保證随時能夠飲用,同時準備一個小遮陽帽。
帶孩子到公共浴場遊泳,要備眼藥水。注意泳後“三部曲”:洗澡、滴眼藥、清理口腔。
暑期外出旅遊,要注意當地的氣候。備長、短袖衣服;注意飲水衛生和食品衛生;備齊各種藥品。
秋分習俗吃秋菜喝秋湯
1、秋菜
在嶺南地區,昔日四邑(現在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種野苋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
采回的秋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髒,洗滌肝腸。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甯,身壯力健。
2、雞蛋
“秋分到,蛋兒俏”。同“春分”一樣,在每年的“秋分”來臨之際,我國很多地方都要在這天舉行“豎蛋”的趣味遊戲或比賽。玩“豎蛋”後不要忘了吃雞蛋,雞蛋的營養功效很強大。
在營養學界,雞蛋一直有“全營養食品”的美稱。雞蛋是優質蛋白質的最佳來源之一,其中還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少量歐米伽3脂肪酸,大量卵磷脂、葉黃素等保健成分。
3、湯圓
秋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扡着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希望用湯圓将麻雀的嘴粘住當然隻是農民朋友的美好想象和願望,不過這其中也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湯圓的黏性比較大,不易消化,不宜多食。
秋分時節飲食應寒熱均衡
老廣素有貼秋膘的習慣,其實,秋分時節是否适合進補?在這個時節,飲食養生要本着陰陽調和的原則,做到“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對陰氣不足、陽氣有餘,易脾氣急躁、午後潮熱、面紅目赤、口腔潰瘍、口渴喜飲、大便幹燥的人來說,要少吃大熱峻補之品,如羊肉、狗肉、鹿肉等。
而對于陽氣虛弱、陰寒内生,易怕風惡寒、臉色少華、手腳冰冷、情志抑郁、睡眠不佳的人來說,要忌食苦寒生冷之品,如綠豆、苦瓜、西瓜等。
飲食調養在做到寒熱均衡之外,也要适當選用清潤、溫潤的食物以防秋燥症。清潤之品可選雪梨、蜂蜜、甘蔗、百合、銀耳等,溫潤之品可選芝麻、核桃、杏仁、闆栗等。下面小編為您介紹秋分的飲食選擇。
1、主食及豆類的選擇:大米、小米、玉米、荞麥、大麥、小麥、糯米、糙米、高粱、豆腐、豆漿、扁豆等。
2、肉蛋奶的選擇:羊肉、牛肉、鴨肉、魚類、豬腰子、豬肺、鼈肉、烏骨雞、鮑魚、鳝魚、蛋類、奶類等。
3、蔬菜的選擇:豆芽、菜花、菠菜、胡蘿蔔、茄子、蓮藕、甘薯、馬鈴薯、山藥、芋艿、芹菜、小白菜、莴筍、洋白菜、南瓜、菱角、百合、香菇等。
4、水果的選擇:橘、柚、葡萄、柿子、梨、蘋果、棗、香蕉、山楂、草莓等。
5、其它:栗子、胡桃、花生、芝麻、蜂蜜、枸杞子、白木耳、田螺等。
結語:秋季是一年四季中比較舒适的季節,但是人體也會出現很多的不适。飲食調養對于大家來說是比較方便有效的,所以大家平時要多多了解這些秋分保健常識,在生活中好好照顧自己!相信上述介紹的這些秋分養生妙招,能夠守護大家的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