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題跋指什麼意思

題跋指什麼意思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1-08 14:00:21

【00160】“題跋”詞義由來?

評跋,品評,評議之義,是評論,評定,那麼呢?我們看,題跋指“寫在書籍,碑帖,字畫等前面的文字叫做題,寫在後面的,叫做跋,總稱題跋”。跋語指“在書畫、文集等後的題詞。”跋文是“文體的一種,寫在書籍或文章的後面,多用以評介内容或說明寫作經過等”。跋尾:“謂在文末署名;即跋文”。因為跋語中經常有評論性的内容,所以跋也有了評論之義。我們知道還有跋涉、踩踏的意思,那麼跋涉之跋和跋文之跋有什麼關系呢?這個問題,我們在《“髪”字由來?》說過,犮原本就是“下足(對人和一般的動物來說,足是觸地、下方的部位)”之義,所以題跋中,題是“額頭”進而有“物體的前端或頂端”的意思,就是底部的意思,所以題在頭,跋在尾。所以跋(犮)就有了踩踏、奔跑、跋涉的意思,因為這是足最主要的功用。因此,例如跋燭指“快要點完的蠟燭”,字面意思就是燒到蠟燭底(下足)部。見跋就是“顯出燭根”。跋燭之咨,《舊唐書·柳公權傳》:“每浴堂召對,繼燭見跋,語猶未盡,不欲取燭,宮人以蠟淚揉紙繼之。”繼燭就是“一支接一支地點燃蠟燭”,見跋就是蠟燭一根根燒到底(燒完),就是跟你談話談大半夜,跋燭之咨即指“君王之恩遇征詢”。下面是著名的《快雪時晴帖》(王羲之),帖本身有名,引來曆代衆多題跋。下面用藍框标示了本帖,藍框右邊是題,左邊是跋,可見題跋之多。跋印“指鑒賞者在書劃末尾的跋文和署印”。所以說起來,乾隆一直被後來人吐槽是“跋印(尤其是蓋章)狂魔”,我們姑且把它看作一種“點贊”,乾隆版的“到此一遊”。

題跋指什麼意思(題跋詞義由來)1

【00161】“”字由來?

本篇所說的“失落的音義”,難度比找尋“膝”的源頭“卩”更進一步。和“膝”例不同,在此例,是本字的音義也在目前的文獻中失落的情況,這進一步增加了複原語源的難度。而正是由于系統化的方法,才使得我們意識到音義失落這種情況的存在。蠶絲與面(麵)粉--失落的音義。問,面條的面字是如何來的?我們先引一種解釋:面指圓片狀物體,所以麵指用麥粉揉輾成的圓片狀食料。那麼這種解釋對嗎?首先從語義來看,是否是“用麥粉制作的圓片狀食品”?并不對,麵的文例中确沒有圓片狀食品的意義,再者面的字族裡面也沒有圓片狀的含義,從詞義發展來看也不通。其實上面的分析并無必要,面(臉面義)是面條的“面”的簡化字,那麼“面”原本寫作“麵”嗎?不是的,“面”原本寫作“麪”,也就是說“麵”和“麪”都是“面”的繁體,但“麵”比“麪”後出。《說文》:“麪,麥末也。從麥丏聲。”說文載麪字而無麵字,結合其他文獻我們知道,麵是比麪後出現的,也就是說解字家至少要去解釋麪和丏的關系而非麵和面的關系。《說文》:“丏,不見也。象壅蔽之形”,解釋者意識到麪和丏的關系更難解釋,因此隻試着解釋麵和面的關系,請問為什麼要定麵字為解釋的理據正體?正如前述,這樣的解釋是不符合系統性的,也是靠不住的。現在讓我們沿着系統性的角度,看看是否有什麼線索。先把把面的字族做一個全搜羅,就可以發現一條重要的線索,就是緬字和㮌字。說文:“緬,微絲也。從糸面聲。”緬的字義主要為:“細絲;遙遠,久遠;沉思。”而㮌則是棉的異體字。那麼緬(細絲)和面(臉面)是什麼關系?㮌(棉)和面(臉面)又是什麼關系?再問,棉是會意字嗎,棉的音義核心是哪一部分?我們看緬這個字,引用一種解釋:面就是蒙面,緬就是“頭戴麻帽哀悼”。這個解釋的問題是:1,“頭戴麻帽哀悼”沒有用例,該典舉的用例其實都是緬懷義,訓诂家沒有訓成“頭戴麻帽哀悼”的。2.但緬的遙遠義是有大量文例而無疑的,那麼緬的遙遠義又怎樣通過“頭戴麻帽哀悼”解釋?根據對緬字義的分析(看下圖的字義分析)和糸的字義分析,說文的分析沒有錯,緬的本義是細絲(即蠶絲)義,核心字義是“長遠”。既然緬是絲,那麼緬(絲)和面(臉面)又是什麼關系?我們先看糸字,糸承載了兩個音義mi4和si1,絲在字形上就是兩個糸字(注意并不是兩束糸的意思,而仍然是細絲之義,增為兩糸是起到分化字形的作用)。這個糸是指一般的絲線嗎?不是的,它特指蠶絲,說文解其字形象束絲之形(集緒、繞絲),用例上也無疑。這時候出現一條非常重要的線索,緬是長義,糸有沒有可能有長義呢?如果讀者非常熟悉蠶絲的話,立刻就明白蠶絲和“長遠”之間的關系。沒有錯,蠶絲就是自然界中長的典型代表,抽蠶絲常常可以一根到底,作為最長的天然動物性蛋白纖維,長度甚至可達千米,因此長就是蠶絲典型的區别特征,所以糸(mi4)有連的意思。蠶絲很細,所以也有細微的意思。所以緬的本義正如說文所言,是細絲(蠶絲)之義,因而有“遙遠,久遠;長思、沉思”之義。現在問題來了,緬(蠶絲)和面(臉面)是什麼關系?緬的字義并沒有突破糸的字義,那麼為什麼還要加一個面字,不是多此一舉?我們再考慮前述的“㮌”字,是“棉”的異體字(還有一個異體字?)。請問㮌和面、?和丏怎樣解釋?棉又如何解釋?棉既不讀木也不讀帛,那麼如前所問,它是會意字嗎?僅僅思考是不夠的,我們應該把棉字族整理出來。讀者可以發現,“糸”又出現了,就是綿(緜)、檰等字。那麼棉和綿的核心詞義是什麼呢?我們需要把棉和綿的詞語整理一下,讀者會看得更清楚。請大家注意觀察,棉和綿的字義核心是什麼?沒有錯,都是長絲之義,再注意,還有軟之義(絲軟,絲織物亦軟)。可見,“綿(棉),緬”義素均集中在“長”,且古音相近。通過對紛雜的基礎資料的整理,我們便能抽絲剝繭,追索蛛絲馬迹,現在我們就可以講一下麪(麵,面)字如何而來:1.“糸”字本來就有一個讀音mian,本義就是蠶絲,所以也有長遠(蠶絲極長)之義,還有綿軟之義(蠶絲及其織物細軟,所以綿、棉既有白絲義,也都有軟之義)。2.因為丏和糸mian讀音相同,因此造緬字(增加聲符分化字),來承載長之義。增加義符帛(綿原本就寫成緜,按照右文說,其聲符糸mian就是在右邊),來承載蠶絲之義,所以進一步可指白絲,棉、檰就是産白絲之植物。3.麪(麵)的音義核心mian繼承的其實是“糸mian”的核心字義“柔軟”(繼承的不是“長”義,本篇也不取白義),指的是麥加工過程中制成的“綿軟物”(麥子磨成粉就是用來揉制并進一步制成面食的,沒有人會直接吃麥粉),進而指制成面團的原料,即麥粉。我們經常說一個人很面,不是說這個人很粉,而是說這個人很軟,像面團一樣,因為面是典型的軟物。綜上,我們發覺糸或許有mian這個失落的音義,這種現象,可以叫做“音義傳遞”,因為它的形義核心在文字發展中掉落了。但是比“膝”義更困難的是,我們的辭書當中并沒有把某些音義記錄下來,導緻“音義失落”的情況,尤難察覺。最後再提2點:1.這類失落的音義不可以随便給出,某一些轉注理論就大量擴張了這一類音義,實質上導緻音義任意性的擴張。本文“糸”mian這個例子,除了上述證明外,還有更多基礎數據的支持,即便如此,如果系統性不足,仍然可以推翻。例如,我們本篇并沒有讨論糸mian、面mian得音之由,也不認為麪是從粉的角度來表意的,但是?為“谷物的粉末”,則研究者認為麪、粉同源。2.請注意糸(讀mi4)這個音義,它的字義是蠶絲,造字能力應當是非常強的,但是整個漢字系統中,拿糸做形旁的字極多,但讀成mi4而作為音義核心的例子,目前來看除了惢部繠rui3字說文認為是以糸為聲外,其他一個字都沒有,且單字讀成mi4時也不常用,但是mi的字義又很豐富,為什麼說文中會記錄下這個mi這個音義呢?這是個極矛盾的問題,背後必定是有原因的。至于mian(mǐan、mian)和mi(miek)之間是否有什麼關系,在進一步的系統化前,我們暫付阙如。

【00162】“題目”詞義由來?

本篇我們讨論一下“題目”,題本義“額頭”,目本義“眼”,那麼“題目”和眼睛什麼關系呢?我們下面列出n種看法,各位讀者,你覺得是哪一種呢?一起來選擇一下吧:1.目是網目、網眼(漁網之細目、縱線橫線相交所織成的漁網網眼)之義,綱目:“大綱和細目;用作著作的名稱”大綱是網的總繩 。綱舉目張:"謂撒網時, 舉起網上的大繩, 所有網眼都張開。 比喻抓住主要環節, 以帶動其餘;或抓住要領, 條理分明。" 生物學分類則有界、門、綱、目、科、屬、種。2.目是節骨眼的意思,是像眼睛一樣的節點,也就是關節要緊處。節骨眼“比喻緊要的、能起決定作用的環節或時機”,節目是“樹木枝幹交接處的堅硬而紋理糾結不順部分;竹節“的意思,所以進一步有“關鍵;條目,項目”的意思。如條目“按内容分的細目、指詞典的詞條”的意思。法條(條文)是一條條“指法律章程等分條說明的文字”。3.這裡的目是“頭(頭部、最前端)”之義,因為人臉以眼睛為顯著,例如“面”字,所以以“目”借代頭部。因為頭部是軀體的最前端,如“ 頭目 ”可以指“帶頭的人;負責的人”。所以“目”指一篇文章的開頭 。4.目是“見識、探查、品評”之意。”你是我的眼“,題目探看文意,使人一目了然,曆曆在目。如眼目有“眼力,見識;眼線;為人暗中察看情況并通風報信的人”的意思。5.目是“眉目、外貌”的意思。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文眼“是窺看主題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脈絡的筋節。”無目則無神,如畫龍點睛。 眉目:“ 眉毛和眼睛。 亦借指容顔;比喻事物的要領、頭緒或條理。”頭目腦袋和眼睛“,也有”外貌“的意思沒有“題目”則面目模糊。題目正名是“雜劇和南戲的劇情提要 ,或省稱為‘題目’或‘正名’”。所以眉目傳情,描眉畫目。死不瞑目,對生者的影響更大,所以人的屍體标本蒙不蒙或者睜不睜眼,效果也很不同,處刑也有這一類考慮。

【00163】為什麼音節中一定有“元音”?

語音的類别,大家都知道,通行的分類(和叫法)就是元音跟輔音(也叫主音、仆音,或母音、子音),即vowel(元音)和consonant(輔音)。這是典型的二分法。我們下面會說到,如此分類一方面是經驗的饋贈,一方面又受經驗的束縛。一般認為,元音是在發音過程中由氣流通過口腔而不受阻礙發出的音,而輔音是氣流通過口腔時受阻礙發出的音。這和元輔、主仆、母子似乎并無什麼必然關系,為什麼命名時元音是主要的,是母,輔音就是仆,是子呢?一個音節(以漢語為例)通常分析為聲母和韻母,韻母包括韻頭(介音)、韻腹(主要元音)、韻尾,按照這樣的分析模式學者發現一個音節中聲母、韻頭、韻尾都可以缺少,但一定存在韻腹(主要元音)。因此元音之元,就是從主要元音這個意義上說的,而音節可以說是在主要元音的基礎上構建起來。換句話說,音節中必有元音,但不一定有輔音。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元音是主要的,輔音是輔助的。現在我們要問,為什麼要有“音節必有元音”這樣一條規則呢?那麼我們首先要想這條規則是否真的沒有例外?按照學者研究,其實是有的,例如五這個字,粵語讀成ŋ,是一個鼻音,鼻音在IPA中是一種輔音,因此情況是這個音節裡面就隻有一個輔音而沒有主要元音,這是否說明突破了上述規則呢?表觀上看确實如此,但在實質上并非如此,因為鼻音是一類“響音”。現在到了我們理解這條規則的關鍵問題,即“音節必有元音”的實質含義是什麼?原因并不複雜:自然語言既然是用來互相交流的,那麼語音就要求是“響亮”的,換句話說,就是要能夠清楚地聽見。在人類的發音機制中所謂的一定存在韻腹(主要元音)的這個規則更确切的說就是音節中一定有一段“足夠時長”要求聲帶振動(帶聲是最省力有效的方式),如此聲音可以廣遠,語言交流才是通達的。之所以表述為“足夠時長”,是因為有一些聲帶振動的情況沒有達到“足夠時長”的要求,如濁塞音的持阻階段。使語音響亮遠播是聲帶最重要的功能。因此五讀ŋ的例子并非例外,因為ŋ就是濁音,聲帶是振動的(鼻音描述為“響音”,其實鼻音中也有“鼻元音”)。聲帶振動的“足夠時長”在邏輯上就可以分裂出元音的概念了,所以我們也就知道為什麼濁擦音和元音有定義重複的部分。清元音這樣的概念也是随着元音、輔音的分裂、邏輯推導而産生的。那麼我們再問,所有情況下語音都要求是“響亮”的嗎?不是的,因為存在我們不希望語音響亮的情況,譬如我們說悄悄話的時候聲帶就是基本不震動的,這是具體使用中的例外(可以說是清元音);我們讓别人安靜時候發出的那個噓噓聲通常聲帶也不震動,因為它模拟低聲讓别人安靜,所以不發響;或者我們發出啧啧稱奇的這個啧啧本來是喌音(隻是像ze而并不讀ze),聲帶并不振動(但是這些讀音被改造成為音系内部的發音的時候,也會變成聲帶振動的情況)。此外,還有一類非常重要的情況下,我們需要發音需要非常輕(不帶聲),什麼情況呢?就是捕獵之時的語言交流,學者在非洲原始部落發現,部落的獵人“使用濁音清化技巧,他們不使用元音,完全靠彈舌音來溝通,減少被獵物發現的可能性”。而其他動物,如鳥類,則可能有不同的“響聲”機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