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古爾邦節的風俗作文

古爾邦節的風俗作文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16 14:23:27

古爾邦節的風俗作文?我的故鄉在甯夏回族自治區,回族的開齋節,被回族群衆視為一年中最尊貴的吉慶之月這一天,全國将有10個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要祝賀自己的節日按照回族的習俗,每年,我都要在家鄉參加這一年一度的隆重慶典 ,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古爾邦節的風俗作文?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古爾邦節的風俗作文(古爾邦節的風俗作文怎樣寫)1

古爾邦節的風俗作文

我的故鄉在甯夏回族自治區,回族的開齋節,被回族群衆視為一年中最尊貴的吉慶之月。這一天,全國将有10個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要祝賀自己的節日。按照回族的習俗,每年,我都要在家鄉參加這一年一度的隆重慶典。

先天晚上一夜雷雨,清晨放晴,雲開日出。深秋的陽光和煦的照耀着冬犁過後的田野,顯得格外明亮和開闊。這是銀川平原上的一個普通村鎮。

早上六點,清真寺望月樓上的四個喇叭同時響起。獨特韻味的穆斯林音樂歡快地在大街小巷蕩漾。離老遠就看到清真寺那碧綠色圓頂上高聳的星月杆,在初升的朝陽下精光四射。這獨具阿拉伯風格的建築,隐現在薄霧和綠樹之中,使古老的村鎮更增添了一種濃郁的民族風情。

清真寺大門口兩旁,插滿了五彩缤紛的旗幟,在晨風中獵獵作響,像是在熱烈歡迎我的歸來。門柱上的古蘭經對聯和跨街橫挂的條幅,相互映照,襯托出一片喜慶。人們喜氣洋洋的從四面八方向寺裡走來,男的頭上戴着一色的白帽,大家見面後親切的拉着手,互道着穆斯林的祝安詞:“安塞倆目,迩來庫目”。那意思是,“願真主賜福給你”。熱情的問候和真摯的祝福洋溢在寺裡寺外。

寺院裡擺放着兩排桌子,擠滿了交納“天課”的穆民群衆。“天課”也叫開齋捐,按照教法的規定,應是每個穆斯林必須承擔的義務,

但現在已演變成一種不加幹涉的自覺行為,數額多少也完全自願。我走過繳納了我的心意順便去看了一下禮單,有交數千元的,有交數百元的,也有交10元的,多少不等。那是教門的一種“乜提心”。我注意到,政府機關,社會團體也紛紛派來了代表,并遞交了賀禮。

有一位60多歲的老年穆斯林,交了天課後又喜笑顔開的額外交了100元。我聽到他解釋說,是為剛生了的孫女而舉的“乜提”。我懂得他那

寺裡的“水房”門口,有人在等着沐浴。按規定,參加聚禮的穆民那是必須要先洗“大淨”,也就是洗淨全身,然後換上潔淨的衣服才可參加典禮。

10點鐘左右,寺院裡密密麻麻井然有序地坐滿了前來參加聚禮的群衆,清真寺管委會負責人宣布慶典開始。首先由阿訇誦讀了“古蘭經”首章并作了開齋節緻辭,然後是參加慶典的上級領導講話,最後是管委會負責人向大家作一年來的工作彙報。發言内容都是愛國愛教,團結進步,建寺愛寺等等。

将近中午的時候,典禮結束,全體穆民步入禮拜大殿開始進行開齋節聚禮。

通體潔白的大殿裡鋪設着綠色的地毯,給人一種清純肅穆的感覺。身着白色長衫,頭纏米黃色圍巾的教長,排在最前邊。數百人整齊劃一的列成橫隊,面向西方聖地麥加的方向進行禮拜,祈禱。然後,教長手持聖仗登上宣講台,再次誦讀“古蘭經”篇章。人們表情凝重,滿臉虔誠。莊嚴的經文聲在大殿裡回蕩,似乎帶着人們的心靈飛向了那神秘的天國。

下午開始“走墳”,這是開齋節的重要活動。一家男人集體來到埋葬親人的墳地,在阿訇誦起的經文聲中,大家默然垂立,向亡故的親人寄托着哀思。在阿訇的帶領下,大家伸出雙手,放在臉前,進行着一種叫作接“嘟哇”的儀式。據說這樣就可以和另一個世界進行溝通,亡人的在天之靈就會知道你的到來。每個人都是表情肅然,就連幾歲的娃娃也很認真,因為大人告訴過他們,沒見過面的姥姥,或者老爺就歇息在這三尺黃土下邊。

開齋節的那幾天,我在家受到了親戚們的盛情款待。無論在哪家作客,擺滿菜肴的飯桌上都離不了一種叫作“油香”的食品。那實際是一種油炸的圓形面食,這裡有一個悠久的傳說。說是先聖穆罕默德打了勝仗,但他不接受富人家的邀請,而是去了一家貧困的家庭。那個貧困人家隻有拿出唯一的“油香”來招待先聖。先聖吃得很高興,還用右手扯開來分給孩子們。于是“油香”就流傳至今,而且吃油香一定要掰開吃以表達一種對主人家的尊敬!

我和許多趕回家來參加開齋節的同鄉們一樣,不僅是在履行一種宗教信仰的權利和義務,還包含有一種深厚的情結。因為故鄉的黃土地裡長眠着先我們而去的親人,他們在期盼着開齋節這一天的到來,他們知道我在這一天一定會回去看望他們的。因為我在夢中總是聽到那種親情的召喚:你是故鄉的兒子,你是一名回族穆斯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