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二月二龍擡頭的習俗由來

二月二龍擡頭的習俗由來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9-07 09:55:31

二月二龍擡頭的習俗由來?二月二龍擡頭的由來和民俗,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二月二龍擡頭的習俗由來?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月二龍擡頭的習俗由來(二月二龍擡頭的由來和民俗)1

二月二龍擡頭的習俗由來

二月二龍擡頭的由來和民俗

我國民間一直流傳着這樣一句民諺“二月二,龍擡頭;大倉滿,小倉流。”民間傳說,每逢農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擡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

那麼一定會有不少人跟小編一樣有這樣的疑惑,“龍擡頭”是什麼意思呢?“二月二龍擡頭”這一民間習俗又是怎麼來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編一起來探個究竟吧。

二月二龍擡頭的來曆

龍擡頭是古代人民對節氣的稱呼,龍擡頭代表者春季來臨,萬物複蘇,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将開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擡頭日,亦稱春龍節。而在南方龍擡頭又被稱作踏青節。

農曆二月初二,我國民間有“二月二,龍擡頭”的諺語,表示春季來臨,萬物複蘇,蟄龍開始活動,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将開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擡頭日,亦稱春龍節。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大約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據資料記載,這句話的來曆與古代天文學對星辰運行的認識和農業節氣有關。

“二月二,龍擡頭”,恐怕是關于“二月二”的流行最廣泛的一句俗語了。“龍擡頭”是什麼意思?若要追溯這句話最早的來曆,應該與古人對星辰運行的認識有關。

在古代,人們用二十八宿來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以此判斷季節,提醒農時,這在《禮記·月令》中有大量記載。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龍之雙角。農曆二月二這天夜晚,“龍”的兩隻“犄角”(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慢慢升起,這時整個“天龍”的身子尚隐沒在地平線以下,故稱“龍擡頭”。

二月二龍擡頭的傳說

其實,二月二龍擡頭除了與農業節氣和古代天文學方面的解釋外,背後還有一個關于“龍”的傳說。

話說武則天當上了皇帝,惹惱了玉皇大帝,傳谕四海龍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間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龍王聽見民間人家的哭聲,看見餓死人的慘景,擔心人間生路斷絕,便違抗玉帝的旨意,為人間降了一次雨。

玉帝得知,把龍王打下凡間,壓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找開花的金豆。到次年農曆二月初二,人們正在翻曬玉米種子時,想到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開了花,這不就是金豆開花嗎?于是家家戶戶爆玉米花,并在院子裡設案焚香,供上開了花的“金豆”。(傳說有誤,武則天是唐朝時期人物,玉米是明朝才傳入中國的,那時哪裡來玉米種子?)

龍王擡頭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聲向玉帝喊道:“金豆開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戶戶院裡金豆花開放,隻好傳谕,诏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雲布雨。

二月二龍擡頭的習俗

習俗一:二月二龍擡頭理發

民諺有“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之說。這一天理發,叫“剃龍頭”或“剃喜頭”。長輩們希望借龍擡頭這一吉時,保佑孩子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發,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另外,之所以在二月二日剃頭,是因為俗信有“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的說法。而一個月不理發又很難受,故大家都在正月過完後的二月初紛紛理發。而且不理發,頭太重了擡不起來,不能“龍擡頭”了,直到“二月二”才解禁。不過,這一說實為訛傳,其中的“死舅”其實是“思舊”的諧音,表示人們對過去一年的懷念。

習俗二:二月二龍擡頭吃什麼

二月二龍擡頭吃什麼?除了上面傳說中講的人們在這一天會吃爆玉米花外,還有許多其他的地方“吃”俗:

1、“鼓撅”(手搓面條):俗稱“頂門棍”。為什麼吃“鼓撅”?有人說,吃了“頂門棍”,把門頂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有人說,過春節大家都吃悶了、玩昏了,吃一頓“鼓撅”頂靈性,就開始幹活過日子了。

2、攪團:說是給龍糊鱗整甲,使龍抖擻精神升天降雨。

3、“扒豬臉”:經過選料、清洗、噴烤、洗泡、醬制等十二道步驟,曆經十多個小時的烹饪,才能端上餐桌。“扒豬臉”有三種,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醬汁吃;三是卷煎餅吃。每一種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

為了納吉,二月初二這天的食物也與“龍”相關,面條不叫“面條”,稱作“龍須面”;水餃稱作“龍耳”、“龍角”;米飯稱作“龍子”;煎餅烙成龍鱗狀,稱作“龍鱗餅”;面條、馄饨一塊煮叫做“龍拿珠”;吃豬頭稱作“食龍頭”;吃蔥餅叫做“撕龍皮”。一切均取與龍有關的象征與寓意。

習俗三:二月二龍擡頭活動

除了有吃的方面的習俗外,二月二龍擡頭這一天還有許多民間活動。

1、如引水入宅在節日清晨,人們把草木灰、谷糠等自河邊、井邊一路撒來,直到家中的水缸邊,以求風調雨順。

2、“放龍燈”:用蘆葦或秫稭紮成小船,插上蠟燭或放上用蘿蔔挖成的小油碗,放到河裡或灣裡點燃,為龍照路。 3、圍糧倉:村民早早起床,家庭主婦拿一把小鐵鏟子從自家鍋竈底下鏟些草木灰,人走手搖,在地上畫出一個個圓來。圍倉的圓圈,大套小,少則三圈,多則五圈,圍單不圍雙。圍好倉後,把家中的糧食虔誠地放在倉的中間,還有意撒在倉的外圍,象征當年的大豐收。

4、明清以來,在二月二還增添了“熏蟲”、“炒豆”的活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