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小禾
安東尼·羅賓說,人生最大的财富便是人脈關系,因為它能為你開啟所需能力的每一道門,讓你不斷地成長,不斷地貢獻社會。
可以說,良好的人際關系是社會正常運轉的潤滑劑,積極、友好、親密的人際關系是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進行交往的基礎。
然而,社交敏感者在人際交往中,不敢表達自己,擔心自己說錯話,讓周圍人不高興,自己會受到排擠,被孤立。
他們害怕與别人接觸,在他人面前感到渾身不自在,心情非常的壓抑。
因為太在意周圍人的情緒,導緻自己與人交往時,精神緊張、恐懼和焦慮,甚至會出現抑郁。
這些社交敏感者多半是性格内向,不善言辭,他們往往表現出比較沉郁,處事膽小謹慎,對人對事比較敏感,有嚴重的羞怯心理,常常表現為害羞和膽怯。
那麼,社交敏感者怎樣才能改變現狀,擁有良好的社交關系呢?
作者陌川在這本《自然社交,讓情緒不再敏感》裡,根據近百起實際案例和大量的用戶調研,深入研究社交敏感者在原生家庭、人際、社交、職場中主要難點及敏感成因,通過案例分享改善方法,幫大家弄明白為何自己總是“過分敏感”。
清華大學出版社
幫助大家降低社交敏感度,做好情緒管理,學會善待自己、接受自己、與自己和解,收獲正向、健康的人際關系,從而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标。
01 與自己和解,承認自己的不完美
姜文說,你的性格,正透露着你原生家庭的樣子!
原生家庭對每個人的成長都有着很重要的影響,它像一個影子緊緊地跟随我們,甚至可能伴随我們的一生。
中國的父母常常強調孩子要“聽話”,很容易扼殺孩子真正的自我,壓抑孩子生命的活力。
他們對孩子的忽略、苛刻、粗暴的态度,都會導緻孩子膽小怕事、不自信的性格,缺乏安全感。
長大後,總是對自己持否定的态度,對别人的贊美抱懷疑的态度,感覺别人是在嘲笑自己。懼怕與人交往,容易造成“讨好型人格”或“索取性人格。”
武志紅說,原生家庭裡的愛恨糾葛常常伴随着人的成長而帶來各種内在與外在矛盾,唯有覺察才能真正成長,才能蛻變,才能打破原有的心理與行為模式,才能重塑人生。
社交敏感者想解決自己的情緒問題并建立正常的社交,需要回到問題出現的起點—原生家庭,先解決自己跟父母之間的問題。
敢于說出自己的感受,冷靜地處理問題,與父母一起重新學會“愛”對方,而不是一味的委曲求全。
不要把父母的過錯強加到自己身上,要學會自我尊重、自我認同、自我善待。
社交敏感者要敢于面對自己的不完美,正視自己的缺點,然後,去改正它,勇敢的跨出第一步,與過去的自己告别。
02 重塑健康的人際關系
與原生家庭的和解,可以讓社交敏感者的内心變得強大起來。把他們的注意力向外擴散,而不是關注在自身的缺點上,使自己變得更加不自信。
因為他們大多不清楚自己有什麼優點,更找不到自己的價值。可以讓他們記錄下每天經曆的事情,從中篩選出自己喜歡的事情,挖掘出自己的優點,建立健康的人際關系。
一、增強自信心,面對不合理的要求時,勇敢地拒絕對方。而不是一味的遷就對方,廉價地付出,反而得不到應有的尊重,隻會讓對方變本加厲。
二、告訴對方你的付出是有價值的,哪怕是一句表示感謝的話語,也是對你的一種認可。
三、面對别人的贊美或者譏諷,你可以坦然面對。而不再考慮對方是真心還是假意的奉承,更不會因為對方惡意的嘲諷,而讓你的内心感到崩潰。
歌德說,意志堅強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塊一樣任意揉捏。
03 最高級的人際關系是有邊界的利己
當别人在評判你的優點時,他們是站在有利于自己的立場上判斷的。因此,對于他們的結論,你不用太在意,因為你有自己的判斷标準。
評價時,是否符合自己的有邊界利益,即該特質能否讓當事人實現“有邊界的利己。”
一個人出于利己的目的努力上班、玩命賺錢,艱苦樸素、勤儉節約,這時他的利己就是有邊界的,因為實現自我利益的同時,不會損害别人,不會危害社會。
他不僅滿足了自身的利益,還能為社會創造價值,被社會認可,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家人有價值的人。
反之,如果他因為利己而踩着别人往上爬、惡性競争,甚至違法犯法,這樣的利己就是無邊界的,因為他侵犯了其他人的合法權益。
04 寫在最後
有人說,幸運的人用童年來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來治愈童年。
假如你也在為自己無法很好地與人交談而苦惱,為自己一塌糊塗的人際關系而憂悶,可是,又沒有辦法改變現狀,心裡羨慕那些有着卓越溝通能力和人際關系的人。
感歎他們在社交方面的成功,而你渴望像他們一樣成為職場上的精英,成為别人眼中羨慕的對象,那麼,建議你讀一讀這本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自然社交,讓情緒不再敏感》,可以幫你解惑。
與朋友們共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