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喜歡冬天,冬天除了寒冷之外,天氣還非常的幹燥特别容易上火,再加上我們一些人到冬季應酬多了,飲食偏辛辣了,火氣會非常大。那麼冬季上火怎麼辦呢?哪些食物有降火的作用呢?火氣太大容易引起什麼病呢?帶着這些疑問和小編一起來看本文吧。
我們很多人認為夏天才是容易上火的季節,其實這是錯誤的,寒冷的冬季才是上火的高峰期呢!
冬季上火的原因大多可歸于“燥”
一是人們喜歡坐在開着暖氣的室内,再加上進食大量肉類及辛辣食物,就好比“火上澆油”,使内熱不斷聚集。
二是在飲食方面,冬天人們喜歡進食牛羊肉來禦寒,比如火鍋、燒烤、涮羊肉等都是很受歡迎的冬季美食。但牛羊肉本身偏溫,加上蔥、姜、蒜、辣椒等辛辣配料和桂皮、生姜、枸杞、當歸等滋補品,可謂“燥上加燥”,人食用後體内容易積熱,不容易散發,容易導緻上火。
三是,有些人沒有合理的作息時間,夜晚休息的時間不充分以及經常過度勞累等這些都是上火的原因。
四是年末壓力加大,許多人難免會煩躁、焦慮,也容易上火。“火”散不出去就成了“毒氣”,使機體免疫力下降。
千萬不要小看上火症狀。它不但能引發口幹舌燥、咽喉腫痛、爛嘴角、流鼻血、牙痛、食欲不振等症狀,嚴重時還會導緻口瘡、便秘、痔瘡等疾病,同時更嚴重是破壞人體免疫力,給各種疾病的入侵、複發提供可乘之機。
寒包肺火易感冒
冬季嚴寒,大家通常都隻想到受寒了引起風寒感冒,其實很多感冒是“寒包火”,它是内熱犯肺再加上外寒束表引起的感冒。有的人在燥熱的房間内坐很長時間,又不注意補水,還過食肥甘厚味,天氣雖然寒冷,但體内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突然出門接觸冷空氣,一時适應不了,就會出現寒熱交加的情況而發生感冒,表面是受了寒,全身怕冷發熱,但又表現出口臭、便秘、咽喉腫痛、咳黃痰等上火的症狀。
心火旺口舌生瘡
冬天雖然寒冷但是氣候卻是非常幹燥的,如果你一味的吃一些補品或者辛辣刺激餓食物,可能就會導緻心火旺盛,于是就會容易出現口舌生瘡、牙龈腫痛、心煩、失眠等症狀。
肝火大頭暈眼幹
夜間暖氣太足導緻的睡眠質量不好或經常熬夜打亂人體正常的作息時間,都會使得肝髒不能休息,于是隻好加班加點排毒,造成肝火旺盛,容易頭暈眼幹。此外,還可能有急躁易怒、兩眼發紅等症狀。
胃火盛口苦便秘
酗酒,嗜食辛辣、油膩食物的人容易因濕熱、食滞兩方面原因造成胃火旺盛。輕微胃火盛者,好像永遠吃不飽,其實是胃熱給大腦的錯覺;到火盛至一定程度,就會變得什麼都吃不下。胃火大還有上腹不适、口幹口苦、大便幹結、便秘等症狀。
可以更簡單地把我們體内的“火”分為兩類:實火和虛火。實火患者表現為面紅目赤、口唇幹裂、口苦燥渴、口舌糜爛、咽喉腫痛、牙龈出血、耳鳴耳聾、疖瘡乍起,尿少便秘、尿血便血、舌紅苔黃。虛火以陰虛火旺者居多,多表現為全身潮熱、夜晚盜汗、形體消瘦、口燥咽幹、五心煩熱、躁動不安、舌紅無苔等症狀。
由于冬季吃火鍋的人很多,涼茶類飲料就成了很多食客的首選。但要注意,涼茶的本質是藥茶,對有實火症狀的患者比較适宜,但對于出現虛火症狀的患者,喝涼茶會導緻涼上加涼,身體反而更虛。
那麼,虛火的人怎麼食療?有個簡單的方法就是喝鴨肉粥。鴨肉粥是我國古代醫書《肘後備急方》中的一道古方,除了陰虛體質的人外,平時易患咳嗽、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人或者經常感覺勞累的上班族和皮膚幹燥的人,不妨常喝鴨肉粥。
按穴位能降火
經常按摩某些穴位也能幫助降火。
第一個是照海穴
照海穴位于足内側,内踝尖下方凹陷處。照,意為照射,海,象征大水,“照海”顧名思義,指腎經的經水在此大量蒸發,具有吸熱的作用,按壓此穴能緩解咽喉幹燥、目赤、失眠等由于陰虛火旺引起的症狀。按壓時,感到酸、麻、脹就可以了;按壓時間不宜太長,5~10分鐘即可。
第二個是湧泉穴
腳掌前部1/3處(不算腳趾)、腳緣兩側連線處就是此穴。《黃帝内經》中提到“腎出于湧泉,湧泉者足心”,就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這個穴位對于滋陰降火很有意義,可以緩解上火引起的口幹、眩暈、焦躁等。方法是将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較強的力氣揉20~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較好。
此外,合谷穴(位于“虎口”處)有清熱解表的作用,空閑時按摩可緩解牙龈腫痛、便秘、咽喉痛、流鼻血等上火症狀。
因此,在寒冷季節,養生也不是一味保暖和補充熱量,還要适當“滅火”,維持身體的平衡狀态。要保證室内濕度在50%左右,可放置一盆清水或配備加濕器。其次要多喝水,冷卻體内燥熱,愛上火的人可以加點薄荷、菊花等。再次要根據體質适當吃點冷食作為調節,腸胃健康者可以吃點涼菜,腸胃不太好的人可以吃點大白菜、芹菜等涼性食物,少吃菠蘿、橘子等熱性水果。最後,要規律生活,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過度疲勞。最後,别拒冷空氣。可在天氣好時,選擇慢跑、跳健身操、打太極拳等戶外運動,增強人體對氣溫變化的适應能力。
7種冬季去火的食物
每到年底聚餐多,冬季飲食習慣也是催生上火的因素。火鍋、川菜、燒烤、羊肉涮鍋這些偏燥的吃法,都是冬天人們喜愛的美食,但也是上火的“第一殺手”,“燥上加燥”所以極易上火。
因此,即使在冬季,稍不留神就會“引火上身”,那麼如何才能清火又不傷身呢.專家支招,與其上火後再想法滅火,不如先做好措施預防上火。
中醫為大家推薦七種冬季去火食物,可解秋燥、除便秘、潤肺止咳、理胃健脾。不妨試試這些常見敗火食物吧。
百合理胃健脾
敗火關鍵詞:輕微幹咳
“春暖卷簾永晝長,池塘碧豔卧鴛鴦。”這是百合花盛開的美麗。“更氣兩從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這是說百合的對人的保健作用。中醫認為,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二經、為清補之品。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解熱利尿,止咳平喘,理胃健脾的功效。
推薦食譜:糯米百合甜杏粥。糯米100克,百合30克,甜杏仁20克洗淨同煮為粥。
強效食補:用百合來炒青菜,百合和青菜的清香能增進食欲。
銀耳改善面色晦暗
敗火關鍵詞:面色晦暗
銀耳每100克幹品中含蛋白質5~6克,脂肪0.6克~3.1克,碳水化合物79克,粗纖維2.6克,鈣380毫克,磷250毫克,鐵30毫克,還含有維生素B2、胡蘿蔔素、膠質蛋白等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可以潤肺止咳、生津養陰,還具有消除肌肉疲勞,健腦仿衰的作用。
推薦食譜:先将銀耳放入砂鍋中熬至濃稠酥軟,再将西紅柿洗淨去皮搗爛,放入銀耳羹中煮開,加冰糖适量調味。
強效食補:将白木耳(銀耳)和黑木耳一起,沾芥末醬油吃,味道很鮮。
蓮子延年益壽
敗火關鍵詞:心神不甯
蓮子的壽命很長,曆代很多本草着作都認為蓮子可以延年益壽。《神農本草經》列蓮子為上品,可以頤養天命。蓮子的作用補腎、健脾、養心、安神、抗衰老。用蓮子配白茯苓、淮山藥、糯米、陳倉米、白砂糖等,蒸熟成糕。每日服食最能延年益壽。
推薦食品:到點心鋪買些蓮子糕,蓮蓉夾心糕,蓮蓉月餅,鮮奶椰絲蓮子餅來吃。
強效食補:用蓮子來蒸饅頭,并将其作為可愛的饅頭芯食用。
西洋參抗疲勞
敗火關鍵詞:身體虛弱
西洋參,又叫花旗參。它所含的皂甙有顯着的抗疲勞、抗利尿、抗缺氧能力。尤其在人們出現陰虛少氣、口幹口渴、萎靡乏力的情況,而在煮粥或者炖肉中放入一些西洋參,不僅能鎮靜秋燥,還能溫和滋補。
推薦食品:市場上有一種蜜制西洋參的小食品,是用蜜糖裹了西洋參做的,吃起來香脆可口。
強效食補:在吃火鍋的時候,在裡面放入西洋參,可以有效進補。
山藥能清心安神
敗火關鍵詞:筋骨疼痛
山藥也屬于中藥。能清心安神,補中益氣,助五髒,強筋骨。山藥含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無機鹽、維生素B、煙酸、抗壞血酸、胡蘿蔔素等營養物質。因此食用山藥能攝入大量的粘液蛋白,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系統的脂肪沉澱,保持血管彈性,防止動脈硬化。
推薦食品:将山藥搗碎成粉,放入鍋内蒸熟記白糖調陷兒,将山藥陷與糯米粉制成湯圓食用。
強效食補:做拔絲山藥,然後晾涼了放入冰箱當糖塊吃。
吃蘋果有效減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
敗火關鍵詞:體态臃腫
西方有句老話“Anaday,keepsdoctorsaway。(一天一個蘋果,一輩子不看醫生)。”蘋果中含有的果膠、纖維素和半纖維素還具有吸附膽固醇,使之随糞便排出體外的功能,從而減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适合在貼球膘的秋天食用。
推薦食品:在一些烤肉店裡,專門有烤蘋果串的,幹幹的蘋果幹,吃起來别有味道。
強效食補:将蘋果、山藥去皮均勻切成小塊,放入果汁機攪拌成汁,最後用蜂蜜調味。
蜂蜜可以将營養物質帶到身體各個部位
敗火關鍵詞:肌膚無華
營養專家認為,蜂蜜是集全部營養于一身的天然食品,富含生命活動所需的活性物質和水分,在中藥中能調和白藥,也就是說,它可以将營養物質帶到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多食用蜂蜜不僅可以外養肌膚,還可以内養髒腑。
推薦食品:蜂膠糖是近年來非常流行的養顔小食品,不妨買來食用。
強效食補:在所有用糖的地方,都改為用蜂蜜增甜。
結語:氣候的原因導緻冬季上火的人比較多,再加上年關人們的應酬多,經常胡吃海喝的,更加使的體内的火氣越來越大了。不過,去火的方法也是非常多的,不但可以通過飲食改善,同時,還能夠按摩身體上的一些穴位來去火的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