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如何讓孩子學會道歉

如何讓孩子學會道歉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2-22 05:22:32

  當成人告訴孩子“要說對不起”的時候,他會很自然地對話語進行簡單複制,并不附加任何道德情感。而至于“對不起”是什麼、為什麼要說“對不起”、什麼時候要說“對不起”,他并不理解。因此,這個階段感覺孩子道歉不誠懇、心不在焉都是很正常的。

  内心抗争階段:

  随着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他逐漸認識了自己情緒的産生和感受。在此基礎上,道德意識也有所提高,他開始學會對事件或行為進行簡單的“好”或“不好”的評價。雖然常常“自我中心”的意識讓他的評價更趨于主觀,但在成人的悉心解釋和提示下,他可以對自己“不好”的行為進行簡單的道歉,并伴随一點點羞愧的感情,這是他“他人感”和“自尊感”建立的過程。

  然而,自我意識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它讓孩子在學習說“對不起”的同時,也體會到了自我否定的感受,對于容易以一概全的幼兒來說,否定自己的行為如同否定全部的自己,甚至會減少他人對自己的愛。因而,道歉的話在孩子口中欲言又止的現象就成了這個階段的明顯特征。

  在這個階段,孩子特别需要成人的支持。一方面,成人要理解和接納幼兒階段性會發生的“不好”行為,溫和地和孩子一起面對和解決,由此傳遞給孩子“接納自己”的積極态度;另一方面,鼓勵幼兒為自己的行為道歉,并在其道歉後給予道歉行為的肯定,這對日後孩子能夠放心自如地道歉有很重要的鋪墊作用。

  反饋學習階段

  4歲左右,大部分幼兒已經形成了自己基本的道德評價标準,能夠根據事件的結果評價行為的好壞對錯,也能據此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出要求。他們開始能明确地表達:“我不喜歡你這樣做”“請你向我道歉”的态度,也由此開始學習站在他人的立場反思問題。孩子根據社會反饋進行自我調節,并逐漸從單純的道歉發展到願意改正,從而更好地融入集體。

  他們的需求集中于,希望大人幫助他們捋清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後自己去分辨其中的過錯并進行道歉;對于一些情節簡單清晰的小糾紛,他們甚至可以嘗試自己解決。正是在這種同伴交往中,孩子發現了“道歉”的社會意義——它可以維持友好的夥伴關系和共同的遊戲。于是,“對不起”對孩子來說,不再那麼困難。

  深刻反省階段

  智慧的孩子很快就發現,“對不起”是一句極其好用的話語——它可以以最小的代價來彌補自己的過失,抵擋來自于外界的不滿與責難,于是,道歉的話語重新顯得缺乏誠意。漫不經心,或是做着鬼臉道個歉,是常有的事,不過,小夥伴們可不願意接受如此的敷衍。相比較而言,他們更喜歡聽到一些經過反省的解釋,諸如“我剛才是不小心的,對不起!”或者“我不應該XXX,對不起!”此時,成人的引導也就變得有必要,幫助孩子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動機和結果,并分析其中的關系,這也是幫助孩子學會自我控制的過程。

  4步引導孩子學會道歉

  ①原則清晰,影響他人要道歉

  孩子最初的道德評判标準來自于成人,因此,成人要從一開始就給予孩子明确的行為準則,哪些行為是“不好的”、不适應于社會的、不被他人接受的。對于這樣的行為,孩子要從“複制階段”就習慣進行道歉,有助于他建立自己的道德标準。

  ②接納孩子,陪伴他一起面對,等待他,給他時間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犯錯誤是很正常的,他能在錯誤中得到學習的機會,學會如何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這又是件好事。成長需要突破原有的自己,需要勇氣,因此,父母要用實際行動來表達出對孩子的耐心和信任,從而有效地傳遞給孩子積極的力量。

  ③道歉過後給予孩子充分的肯定

  孩子道歉前後最擔心的就是和周圍人的關系是否能夠維持,因此,在道歉後及時地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會給予他莫大的安慰,同時也能很好地強化和穩固好行為。

  ④以身作則,給孩子正面積極的榜樣

  孩子的早期學習來自于對成人的模仿,當他看到父母在做錯事後及時向他人道歉,他不僅得到的是社會交往的正面榜樣,也更加體會了每個人都會犯錯,道歉并不是一件丢臉的事情,改正才是最重要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