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謂,反應人與人之間的血緣關系,同時也顯示了地域風俗人情。如東的掘東話是吳語系的,留心一下掘東方言中的稱謂,頗具特色,十分有趣。
長輩篇
爸爸:爹爹、爸爸、阿爸。人後稱“我爺、我爸”
媽媽:姆媽、媽媽。人後稱“我娘、我媽”
(夫妻兩人在人前稱呼對方為:“伊特爺”、“伊特娘”)
(對于後父,有的稱伯,有的稱叔,也有的稱“寄爺”;後娘稱呒媽、呒娘,人後稱“慢爺、慢娘、後娘”)
爺爺:公公、親公。人後稱“親公、爺爺”
奶奶:婆阿、親婆。人後稱“親婆、奶奶”
外公:外公
外婆:外婆
曾祖父(爺爺的爸爸):男太太(tata)、太公
曾祖母(爺爺的媽媽):女太太(tata)、太婆
(掘東人把升為曾祖一輩的人稱太太)
婆婆:姆媽,人後稱“我家婆”
公公:爸爸,人後稱“我家公”
嶽母:姆媽,人後稱“丈母娘”
嶽父:爸爸,人後稱“丈人阿伯”
(婚前,男女雙方都稱對方的父母為寄爺、寄娘,直到結婚才改口。可是現在不同了,有的青年隻要雙方相中、滿意,第一次登門,見面便叫爸媽。寄爺、寄娘的稱謂不限于青年男女婚前的雙方父母,還有姑母姑夫寄爺、舅父舅母寄爺、姨娘姨夫寄爺,以及生肖寄爺和鄰舍寄爺)
爸爸的哥哥:大伯,二伯,小伯
爸爸的姐姐:大姑娘、二姑娘、小姑娘(大寄爺、二寄爺、小寄爺)
爸爸的弟弟:叔叔、爺叔(大伯,二伯,小伯)
爸爸的妹妹:姑母、姑媽、小姑媽(大寄爺、二寄爺、小寄爺)
媽媽的哥哥弟弟:娘舅、舅舅,大娘舅、二娘舅
媽媽的姐姐妹妹:大(音:度)姨、二姨、三姨,如果排行第四,避開“四”字稱小姨,然後是五姨
平輩篇
哥哥:阿哥、哥哥
姐姐:阿姐、姐姐
弟弟:阿弟、弟弟
妹妹:阿妹、妹妹
爸爸的兄弟的孩子:叔伯兄弟(叔伯阿哥,叔伯阿姐、叔伯兄弟、叔伯姊妹)
爸爸的姐妹的孩子和媽媽這邊兄弟姐妹的孩子:表兄弟姐妹(表阿哥,表阿妹、表阿姐、表阿弟)
妻子的哥哥:大舅子
妻子的弟弟:小舅子
妻子的妹妹:小姨子
妻子的姐姐:大姨子
丈夫的弟弟:小叔子
親家:稱對方為親家公、親家母
晚輩篇
兒子:兒子
女兒:窩頭
兒子的妻子:新婦
女兒的丈夫:女婿
兒子的小孩:孫子、孫囡
女兒的小孩:外孫、外孫囡
哥哥弟弟的小孩:男孩的叫侄子、阿侄,女孩叫侄囡
姐姐妹妹的小孩:男孩叫外甥,女孩叫外甥囡
孫輩的小孩:曾孫、曾孫女
倫理是指人與人之間輩分排序的公認準則,由此而産生的稱呼,無疑是維系宗親關系、鞏固宗族利益的公認符号,也是向心力、凝聚力、号召力的一面旗幟,對于那些初為長輩、人倫升級了的人來說,一聲“姆媽、爹爹”、一聲“公公、婆阿”,早已喜形于色、心花怒放了。就是對于那些久别重逢的親人,也隻要一聲哥弟、一聲姊妹,也早已金口未開淚先流了,人倫稱呼到這般地步,其價值意義被演繹得淋漓盡緻而盡善盡美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