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三毒”,指貪欲、嗔恚、愚癡,又稱貪嗔癡、淫怒癡、欲嗔無明,三種煩惱。又作三火、三垢。
一切煩惱本通稱為毒,然此三種煩惱通攝三界,系毒害衆生出世善心中之最甚者,能令有情長劫受苦而不得出離,故特稱三毒。
此三毒又為身、口、意等三惡行之根源,故亦稱三不善根,為根本煩惱之首。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此“三毒”使我們在“三途”中沉淪,那如何能消除此“三毒”呢?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星雲大師說:稱念觀世音菩薩名号,可以減少、去除心中的貪瞋癡。這個道理怎麼說呢?
當一個人貪得無厭,這個也要、那個也要,功名也要、富貴也要,錢财、物質什麼都要的時候,假如他能稱念“觀世音菩薩”聖号,想到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精神,進一步反省:自己為什麼要貪多呢?那麼身心自然就會産生變化,不再貪求。
當一個人瞋恨心重,經常要罵人、打人、怪人、冤枉人、欺負人時,若能稱念“觀世音菩薩”,想到觀世音菩薩那麼有智慧,那麼體貼人,到處幫助人,而我為什麼老是欺負人、讨厭人呢?在性格上也會受觀世音菩薩的感化而改變。
當一個人愚癡,不明理、邪見、胡思亂想、颠倒妄想、沒有智慧,若能稱念“觀世音菩薩”名号,進而想到觀世音菩薩是個大慈悲、大智慧者,我應該學習他的慈悲、智慧,就能去除迷惑,遠離愚癡。
稱念“觀世音菩薩”名号的,就如戒、定、慧三學,能止息心中的貪、瞋、癡三毒,也就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