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個有趣的性格測試突然火遍全網,那就是——MBTI。
ENFJ、ISFP……很多人開始直接用神秘的四個字母來表示自己的性格,似乎成為了一種新的社交禮儀,更有很多人開始了用MBTI組CP,甚至作出了《MBTI性格匹配參考指南》……
“本人INFP,在線求一位ENFJ貼貼~”
“一個ESTJ居然遇到了INFJ,我就說我不會再愛了……”
“哇!原來我偶像和我一樣都是INTP,真是愛了愛了!”
…
畢竟,青蛙公主谷愛淩都下場參戰,表明自己是INTJ,好多人不停入局,鋪天蓋地的MBTI測試,讓人直呼----真的靠譜嗎?
這麼火的MBTI,到底是個啥玩意?
MBTI的全稱,是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也就是心理學愛好者(畫重點)邁爾斯-布裡格斯類型指标,這個指标以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劃分的8種類型為基礎(隻是基礎哦),加以擴展形成了4個維度。
比如谷愛淩的“INTJ”,也就是說她“内向”“理智”“有規劃”。
這樣的組合共有16種,即MBTI十六型人格,共分成4大類,包括分析家、外交家、守護者和探險家,而每一個大類别,還會進一步細化成下圖。
比如,“ISFJ”代表專注溫暖的守護者,時刻準備保護所愛的人,“ESTJ”是出色的管理者,在管理具體事務和人員方面出類拔萃……
網上有人說,有很多世界500強企業招聘時都會使用這個量表,來判斷求職者的個性是否符合公司的氣質,或者是适合哪種類型的崗位。
聽上去,是不是有星座和塔羅這味兒了?
大家都在玩MBTI,應該很準吧?
從科學性上來說,屬相、八字、星座、血型等在心理學界是不被認可的,它們總是用似是而非的描述赢得認可,但是沒有心理測量學的質量檢驗。
MBTI,雖然不是江湖騙子一樣的玄學,是基于一個心理學理論編制出來的,但是在相關學術研究中它一直飽受争議。
北大心理學教授,最強大腦科學判官@魏坤琳,昨天終于忍不住了:
浙江一院精神衛生中心創始人給出的結論也是:MBTI人格測試的娛樂性,大于理論性。
他指出,MBTI最大的問題在于,沒有大量的問卷和調查作為支撐。
同時,很多人在做MBTI測試時,發現過段時間就會“轉換人格”,今天心情好了是一種,明天遇到一些煩心事又變成了另一種。
這也說明了MBTI的“重測信度”并不高。
甚至,有的寶爸寶媽也開始給孩子做MBTI,然後開始了所謂的“定向培養”。
這又讓我嗅到了一絲血型論、星座論、生肖論,甚至皮紋測試的味道。
我忍不住一顆躁動的心,辟謠!揭曉一下背後的科學道理。為啥這些balabala感覺很準呢?
星座和算命,鋪天蓋地變形的心理小測試之類,在已知科學範疇内尚未證實的情況,是怎麼發生“預測”作用的呢?
1. 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以雜技師巴納姆的名字命名,認為每個人都會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這種人。
你仔細把每個星座、每個血型、每個生肖都看一下,60%都适用于自己,而且絕大多數沒有特别确切的标準。——法國心理學家M·D·達卡也提出了“模糊趨同效應”,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最後就是趨同了。
2. 自我實現的預言/心理暗示:參考安慰劑,你看到後越相信,則越相信。人隻會相信它願意相信的部分。
羅伯特·默頓提出由圖式引發的自我實現預言,即使自己的預期成真的預言。許多研究已經發現圖式越強大越發達,我們越會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與這些圖式相符的信息和特征上。同時,我們的心智自動過濾那些與圖式不一緻的特征和信息,在通過把更多注意力放在符合既定圖式的信息上,圖式的正确性也得到了确認。(确認相信的,過濾可疑的)
3. 羅森塔爾效應/皮格馬利翁效應:他人或者外界的标簽和期待,當你自己也确信的事後,很可能會變成真的啦。
4. 概率問題,算算數學題。一些是巧合,一些是概率。
也就是說,任何一種所謂的理論和測試,如果夠模糊、夠标簽、夠概率,也會産生好準的感覺!
比如疫情這幾年,我就可以瞎預測一下:“親愛的,測試顯示,這幾年你的運勢低迷,且短期不易逆轉。需要靜靜儲備力量,隻要熬過去,命裡有大運,大有可為。”
咳咳,誰還不是個搞笑博主呢?
多說兩句
最開始的時候,我們比較迷信屬相,比如小時候總聽老人說:蛇盤兔、必定富。都說屬蛇的人和屬兔的人結婚了,日子會越過越好。但是長大了才知道,蛇盤兔其實是為了紀念介子推,蛇代表的是介子推的母親,而兔子代表介子推,蛇盤兔就是當地“寒食節”的小吃,而當地的方言“蛇盤兔”的聲音就和“必定富”是一緻的。
後來上學了,我們告别了老掉牙的民間傳說,接觸了新鮮的星座學說。諸如巨蟹最顧家,天秤最糾結,處女事兒最多……
現在,又來了MBTI。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人都在散發着自己獨特的光芒,每個人的個性都是TA經曆的事、遇到的人、學到的知識共同造就的。
我們讨厭被别人貼标簽,但是有時卻自己不自知的為自己貼标簽,然後囿于其中。
成年人自己玩玩,然後圖個樂呵還好,但是養娃,我的建議還是系統看看專業書,或是關注幾個信息密度和科普經曆紮實的博主,或是對照以下幾點:
1.學術科普>個人經驗
2.細分領域>跨界忽悠
3.科學研究>民間故事
4.普遍規律>個案偏差
别算了,請盲目相信自己和孩子吧,因為你相信的就是未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