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本周我當家勞動教育個人感悟

本周我當家勞動教育個人感悟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5-12 12:42:08

本周我當家勞動教育個人感悟(不能靠教育改變小農意識)1

【編者按】有機食物吃不起?專家們争論三周,總算有點眉目了!

心•田計劃的使命是“以有機食物為媒介,促進城鄉互通和鄉村振興”,願景是“讓人人都能吃得起、吃得上有機食物”。目前已邀請各方面專家分享80多堂專題課,涵蓋土壤改良、有機生産、病蟲害管理、有機社群運營等多個領域。課程可在小程序上免費觀看。

在有機食物價格問題上,一方面是消費者覺得有機食物貴,一方面是生産者覺得有機食物定價并不高。如何破局?心•田計劃發起人之一蕭淑貞老師(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倡議發起專題研讨。連續用三周時間,分三次主題,延請生産端、流通端、消費端三方面的專家、學者、消費者、實戰派進行觀點交鋒。

現将各位老師發言精華歸納整理出來,陸續刊發,以飨讀者。發言由心•田計劃志願者曹明海、程争妍、張家瑞、崔蘭、冀莉娟、韓林根、黃雪霜、徐潤钰、劉宇,趙明宇、趙博整理,由王虎編輯整理。

想加入心•田計劃、觀看課程的小夥伴,可加心•田志願者xintianjihua2021

本篇文章大約950字,閱讀需要3分鐘

主講嘉賓簡介:侯榮豔,中學教師,可持續生态種養殖探索者,自然教育探索者,生态生活踐行者,推動者。

本周我當家勞動教育個人感悟(不能靠教育改變小農意識)2

各位老師好:

我是沒有什麼經驗的。因為我在做生态養殖(主要是養雞)并沒有那麼大的壓力。一是我的産品價格并不像市面上的有機産品一樣,有高昂的價格,僅僅隻比比普通産品價格高出一點;二是我的産品品質比較好,通常是賣給我身邊的人。所以我并沒有太多經營上的壓力,不需要打廣告或者想盡辦法将産品賣出去。而且我在做自然教育的過程中,就已經把産品賣出去了。比如我的那片農場—在荒山上包了十幾畝地,養了幾百隻雞—這些雞産出的雞蛋和雞肉都被我身邊的朋友或同事提前預定掉了,有時還不夠呢,大家還要排着隊預定。

我今年的計劃,是準備把周邊一起做生态種養殖的人們聯合起來,把更多的有機食材推廣到人們日常生活中去。此外,我和幾個老師也正計劃着開一個價格親民的有機餐廳,一方面為咱們生産的有機食材提供一個呈現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想借此把食材的文化深入挖掘一下,讓餐廳不僅是一個用餐的地方,更是一個宣傳、傳播、供大家學習有機文化的場所。

本周我當家勞動教育個人感悟(不能靠教育改變小農意識)3

從農場到餐桌打造出的有機餐廳(圖片來源于百度圖庫)

關于農産品價格這一方面,剛才賴老師的話讓我很有感觸。一旦我們把農民變成了農民工,會極大地降低他們的生産積極性。比如我曾試着雇傭農民來我的山上從事種養殖工作,連續好幾次更換雇工,都沒有達到我想要的效果。因為一旦不是種自己的地,農民的主動性就會降低很多。而且我們還要考慮到,農民心中的小農意識是很強的,千百年來都是如此。所以我們不能靠教育來改變這種意識,而是應該試着去激發他們的勞動熱情。那麼,用怎樣的方式去激發勞動熱情呢,這是一個值得琢磨的問題。

再拿我的親身經曆來說,因為我的哥哥弟弟們大多是農民,所以我每次回娘家去,都去和他們聊天,詢問他們,怎樣才能放棄農藥化肥種植?怎樣才能放棄飼料,轉用生态方式養殖?在探讨這些問題時,我獲得了一些很有意義的信息。我的一位哥哥,家裡有七八頭牛、兩個蔬菜大棚,還種了十幾畝地和二十畝山。這看似如此大規模的工作,隻用他們夫妻倆就能做完。所以他說,如果不使用農藥,光是除草都幹不過來;如果不讓在大棚裡使用農藥化肥,根本無法保障收成。而且他還說,那些生态種養技術他是真的不會。雖然我說會有人來教你,但他還是表示,大田可以用,但大棚不行。大棚的無農化種植我們這裡也有人試驗了好幾次,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除非不用大棚,在露天環境下種植。但是對于北方,蔬菜大棚是很難取替的。

相關鍊接:

沈裕坤:我的産品還沒上市,就被訂購一空

葛文光:有機産品重點不是降低價格,而要教育和引導消費者

卿有錢:通過集采集送,把農産品離開農民後的成本控制下來

石嫣:我認為未來十年生态有機農産品的價格不會降低

陳榮三:在台灣有句話,如果你不把錢給有機農民,那你以後必定要加倍給醫生

張良河:社區店,就是做一個城市和鄉村的紐帶

方永兵:影響和決定有機農産品價格的因素,大概有十條

賴毓華老師:讓農村集體組織農民開展生産,才能讓生産端的成本降下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