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很多朋友都會出現有不同程度的腎虛,腎虛會給人的健康帶來很多的不利影響,中醫認為選擇合适的時間使用一些中草藥來泡腳能夠有效地緩解腎虛,改善腎髒所出現的一些不适。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要想達到更好的補腎效果,平時應該選擇在什麼時間來泡腳效果才會更好。
泡腳最佳的時間是每晚7~9時,這是腎經氣血最衰的時辰,此時泡腳、按摩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環,達到滋養腎和肝的目的。另外,泡腳用的容器以木盆為好。
泡腳水的溫度
泡腳水不能太熱,以40左右為宜。這是因為水溫太高,雙腳的血管容易過度擴張,人體内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容易引起心、腦、腎髒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另一方面,水溫太高,容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質層幹燥甚至皲裂。
發育期的孩子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尤其不宜用過熱的水泡腳。
泡腳的時間
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15~30分鐘為宜。這是因為在泡腳過程中,由于人體血液循環加快,心率也比平時快,時間過長則容易增加心髒負擔。
另外,泡腳時,由于更多的血液會湧向下肢,體質虛弱者容易因腦部供血不足而感到頭暈,嚴重者甚至會發生昏厥。
飯後半小時不宜泡腳
為何飯後半小時不宜泡腳呢?這是因為,吃完飯後人體内大部分血液都流向消化道,如果飯後立即用熱水泡腳,本來應該流向消化系統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日久會影響消化吸收而導緻營養缺乏。
泡腳水可加入中藥渣
中醫認為,“國藥泡腳,勝吃補藥。”人們可以用自己煎過的中藥泡腳更對症,效果也更好。一般中藥都煎兩遍後就成了藥渣,被倒掉,其實這裡面的中藥還有藥效。用這些中藥渣泡腳可發揮其餘效。
在泡腳的時候,适度的水溫也是非常重要的,隻有合适的水溫才能夠更加有效地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改善末梢血液循環不暢而引起的身體不适,在選擇中藥的時候,最好是能夠根據自身的情況讓專業的中醫師來進行調配,這樣才能更具有針對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