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冬天孩子進補勿忘“四戒”

冬天孩子進補勿忘“四戒”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4-21 22:12:30

  中醫兒科專家指出兒童冬令進補需要遵循“無病不用藥、有病不亂用藥、無病不亂補”三條原則。

  寒冬,羊肉進補,功效大不同

  羊肉食法衆多,蒸、煮、炒、涮等等無一不可。冬季是吃羊肉進補的最佳季節,如果将羊肉與某些藥物合并制成藥膳,則健身治病的功效更高。

  ·羊肉150克,粳米100克,生姜5片。共煮粥,加油、食鹽調味。治體虛怕冷,腰酸腿軟,腎虛陽痿,遺精早洩,月經不調,血虛經痛。

  ·羊肉250克,豬腳1隻,同煮湯後加少量食鹽和調料。日食2次,連食1周。主治産後無乳、少乳。

  ·羊肉1000克,甘草、當歸各10克,食鹽、生姜、桂皮、八角及水适量,小火焖熟。既是上好的冬令補品,又能治老人感冒,風寒咳嗽,體虛怕冷,腰酸腿軟,小便頻數。

  ·羊肉500克,黃芪、黨參各30克,生姜25克,當歸20克同煮。食肉喝湯,治氣血虛弱,營養不良,貧血,低熱多汗,手足冷。

  ·羊肉250克,煮爛,再加鮮山藥500克,糯米250克,煮成粥。早晚各食1次,治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腰酸尿頻,體弱畏寒。

  ·羊肉200克,當歸15克,生姜30克,蔥白10克,共煮,加食鹽等調料,吃肉喝湯,治虛冷反胃,寒疝及感冒。

  ·羊肉加生姜、肉桂、蔻仁、茴香等調料。煮熟切片食用,治脾腎虛寒而緻的消化不良,腹部隐痛,腰膝冷痛。

  ·羊肉與蝦米、姜、蔥作羹,可補腎。

  ·羊肉加黃芪、魚鳔、水煎服,治遺尿、小便頻數。

  ·羊肉膻味較大,1000克羊肉加甘草10克,料酒、生姜适量,共燒滾一下,其膻味即可消除。

  注意:羊肉忌銅器,反半夏、菖蒲,亦不宜與南瓜同食。

  冬令進補勿忘“四戒”

  一戒胡亂進補

  身體強壯的人不需要進補。對于想健身長壽者來說,光靠補藥不是好辦法。衆所周知,古代帝王将相總是補品不離口、補藥不離身,到頭來又有幾個長命百歲了!因此,還應注意适當運動鍛煉、飲食調理、多用大腦等等,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養生;對于體虛者,補虛也有氣虛、血虛、陽虛、陰虛之别,冬令進補也要兼顧氣血陰陽,不可一味偏補,過偏則反而引發疾病。因此,冬令進補最好在醫師指導下進行。一般來說,中年人以健脾胃為主,老年人以補腎氣為主。

  二戒以貴賤論優劣

  對于補藥,絕不要存在越貴越好、越貴越有效的想法。中醫認為,藥物隻要運用得當,大黃可以當補藥;服藥失準,人參即為毒草。

  三戒滋膩厚味

  對于身體虛弱,脾胃消化不良,經常腹瀉、腹脹者,首先要恢複脾胃的功能,隻有脾胃消化功能良好,才能保障營養成分的吸收,否則再多的補品也是無用。因此,冬令進補不要過于滋膩厚味,應以易于消化為準則。

  四戒留邪為寇

  在患有感冒、發熱、咳嗽等外感病症時,不要進補,以免留邪為寇,後患無窮。

  針對兒童體質進補食療

  冬令進補必須根據體質,因病因人對症用藥,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1、[感冒篇]:對容易感冒、咳嗽的兒童,可以用黃芪、百合、胡桃仁和甜杏仁熬粥,有補氣益肺的作用;

  2、[厭食篇]:對于厭食的兒童,可用山藥、粳米等熬粥,有健脾開胃的作用

  3、[健腎篇]:兒童食用鴿子粥、蝦米有強身健腎的作用;

  4、[益智篇]:兒童在冬季适量吃些硬殼類食品,如:胡桃、小核桃、栗子和松子仁,有益智健腦的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