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養生保健 哪些疾病不需要輸液

養生保健 哪些疾病不需要輸液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7-05 00:23:42

  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有很多熱都習慣了自己在生病的時候去藥房開點藥自行進行服用就行了,完全沒有經過醫生的指導,而有些人直接就是去醫院進行打點滴也不問自己的病情,那麼這樣做是否給身體帶來了負擔了呢?對于不同的科室,像是内科、外科的區分大家對待用藥方面是否都了解了呢?關于抗生素的使用又了解多少呢?

  最近,安徽省的衛計委公布了關于“53種不需要進行輸液”的疾病清淡,這一清單在網上已公布,立刻引起網友的熱傳。在這個清單中包括了常見疾病像是一些外科的、婦科疾病以及小孩的疾病等等,都是明确可以不需要進行抗生素的輸液的。相關的專家提醒,不合理的使用輸液可能會導緻抗生素使用過度而導緻有害無利。

  為規範醫療行為,提高治療效果,安徽省衛生計生委發出通知,要求該省醫療機構遵循“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靜脈注射”的用藥原則,加強對醫師培訓和指導,隻有在患者出現吞咽困難、嚴重吸收障礙(如嘔吐、嚴重腹瀉等),以及出現病情危重,發展迅速,藥物在組織中已達到高濃度這三種情況下才使用靜脈輸液。

  在經過廣泛的意見征求,安徽省确定了部分的不需要輸液的治療一些廠家愛你的疾病以及多發病。今日,這“不需要輸液的53種疾病”清單上面,在微博上面熱傳之後。又有網友說,這是一份官方發布的清單,是比較嚴謹的,具有參考價值,值得收藏一份。

  内科

  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體溫38℃以下

  支氣管擴張無急性炎症者

  支氣管哮喘處于慢性持續期和緩解期

  肺結核(播散型肺結核除外)

  間質性肺疾病無明顯呼吸窘迫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緩解期

  無并發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風疹

  高血壓亞急症

  慢性淺表性胃炎

  無水、電解質紊亂的非感染性腹瀉

  單純幽門螺旋杆菌感染

  輕度結腸炎

  無并發症的消化性潰瘍

  具有明确病因的輕度肝功能損害

  多次就診未發現器質性病變考慮功能性胃腸病

  急性膀胱炎

  無合并症的自發性氣胸

  單純的房早、室早

  無急性并發症的内分泌代謝疾病

  無特殊并發症的老年癡呆、面肌痙攣、運動神經元疾病、多發性抽動症、睡眠障礙、焦慮、抑郁症、偏頭痛

  癫痫(癫痫持續狀态、癫痫頻繁發作除外)

  無特殊并發症的腦血管疾病的一、二級預防(腦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無特殊并發症的腎性貧血、腎病綜合征、慢性腎小球腎炎、蛋白尿

  解讀1:細菌引發炎症抗生素才有效

  相關的專家表示,出現了炎症等的刺激因素主要有4大類:生物的(細菌、病毒、寄生蟲)、物理的、化學的以及一些免疫過度的因素。

  帶“炎”的病中隻有由細菌引起的那些,用敏感的抗生素才會有效。像感冒、腮腺炎等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起不到效果。由物理、化學因素的刺激所緻的炎症,比如咽炎,有時是講話過多、麻辣燙飲食等引起的,一般也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外科

  體表腫塊切除術後

  輕症體表感染(無發熱,血象正常)

  輕度軟組織挫傷

  小型體表清創術後

  淺靜脈炎

  老年性骨關節炎

  非急性期腰椎間盤突出症和椎管狹窄症

  閉合性非手術治療的四肢骨折

  慢性勞損性疾病

  慢性膀胱炎

  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

  無合并症的腎結石

  精囊炎

  急性鼻炎、各類慢性鼻-鼻窦炎、過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無并發症者

  急性單純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單純性扁桃體炎

  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無并發症者、外耳道濕疹、鼓膜炎

  解讀2:外科是抗生素的重災區

  據報道稱,外科科室成為抗生素的重災區,有數據顯示,我國住院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達到了97%。南京市中醫院副院長、肛腸外科專家樊志敏介紹,對于體表一些小腫塊的切除,如果患者的身體狀況,及體表沒有出現明顯的紅腫熱痛及體表感染(如無發熱,血象正常),術後是可以不用輸液的。

  當然,從外科手術的角度,也要辯證地看待輸液,“比如一些人本身抗感染能力較弱,可能仍然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婦科

  慢性盆腔炎

  慢性子宮頸炎

  無症狀的子宮肌瘤

  前庭大腺囊腫

  陰道炎、外陰炎

  原發性痛經

  不合并貧血月經不調

  解讀3:抗生素可能破壞“微生态”

  “慢性盆腔炎,慢性子宮頸炎,治療上的确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婦科主任吳江平表示,隻有急性炎症發作,才需要抗生素,而且必須是醫院根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選用藥物。另外,即便是需要用藥,口服和打針就夠了。

  兒科

  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體溫38℃以下,精神狀态好。

  兒腹瀉病:輕度脫水可以口服補液者。

  毛細支氣管炎:輕度喘息者。

  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峽炎:無發熱、精神狀态好,血象不高者。

  解讀4:抗生素有時會幫倒忙

  在我國,兒科是抗生素濫用的重災區。據2009年對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重慶5家醫院兒科門診病人的調查,抗生素的使用量是同期國外兒科的2倍到8倍。在這份清單上,兒科也有幾種情況不需要輸液:如上呼吸道感染,小兒腹瀉病,毛細支氣管炎,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峽炎。

  解放軍八一醫院兒科主任廖東幸稱,這幾種疾病,嚴格說,的确都可以不用抗生素。小兒如果是單純的上呼吸道感染,發熱低于38℃,孩子精神狀态也不錯,家長也就不需擔心。

  毛細支氣管炎,雖然病中也帶着一個“炎”字,但它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導緻的,不需要使用抗菌藥物。這種疾病的臨床症狀像肺炎,但以“喘憋”為主,此病80%發生在1歲以内,多數是6個月以下的小寶寶。現在醫院可以做呼吸道分泌物的抗原檢測,很快就明确是否是病毒感染。

  但是專家也坦言,“兒科疾病的一大特點是病情的進展很快,對于一些混合感染的小寶寶,有的時候醫生也會讓患兒輸液,主要是怕其發展為肺炎,這也是本着為患者負責的态度,希望家長理解。”

  為什麼提倡藥物“口服優先”

  口服為什麼要優先呢?口服藥物是一個較安全的過程。在胃腸道裡,有胃酸,腸液,有各種消化酶,不僅使食物消化成小分子,也能使一些有毒的物質分解,使很多細菌被破壞。在吸收入血之後,還要通過肝髒,才能分布到全身。人們早已知道,肝髒是人體内的一個解毒器官。一旦誤吃了毒物,由于吸收有一個時間過程,及時發現還可補救,即用灌腸、緻吐等方式,讓毒物排出體外。

  提醒:抗生素使用“三不”“三問”

  專家提醒廣大市民在抗生素的使用中,要記得“三不”:

  ①不自行購買。抗生素是處方藥,要憑醫生處方購買;

  ②不主動要求。抗生素是用來對付細菌的。90%的感冒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對病毒無能為力;

  ③不随意停藥。一旦醫生認為需要使用抗生素,病人就要嚴格按照醫囑服藥,保持藥物在身體裡的足夠濃度,完成足夠的療程,以免制造出抗藥性細菌讓其伺機再起。

  當醫生開出的處方中含有抗生素時,要做到“三問”:

  ①詢問自己的疾病是不是細菌感染,是不是必須應用抗生素才能治療;

  ②經診斷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時,應詢問醫生正确的用藥方法;

  ③在取藥時詢問藥師,服藥時需注意什麼。

  結語:朋友們,通過對上文的分析,大家是否能夠了解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疾病是不能夠進行随便的輸液了吧,在以後的生活中如果發現有疾病症狀,那麼最好的方法就是趕緊就醫不要自己随便的吃藥打點滴,這樣會給你的身體帶來危害的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