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畫作者方少軍)
(這一系列文章是微課堂課件,稍作修改分享給大家)
關于疼痛的一個病例。
有一天我在坐門診,一對30來歲的年輕夫妻帶着一個50多歲的婦女進來了,婦女小心翼翼地看着我。
男子說你給大夫說說呗,說說你咋難受呢。我示意那婦女坐下來,問她哪兒不舒服了?怎麼不舒服?她說就這兒難受,邊說邊指着左下腹。我問疼嗎?她說不疼,我問脹嗎?她說也不脹。
我說那是怎麼難受啊?她說感覺像長出來一塊東西,堵在這兒。我說是這樣啊,我給他測了體溫血壓心率以及腹部視觸扣聽檢查,沒發現什麼問題。我對她說我給你檢查後沒發現什麼問題,你去做個腹部彩超吧。
這時年輕男子說剛給她體檢過,你看這是體檢結果,說着遞過來手機讓我看。她天天說不舒服,這不剛給她做了個全身體檢。我仔細翻閱了體檢報告,确實沒什麼大問題。
我轉過頭來問那婦女:這兩個人是你什麼人啊?是我兒子兒媳。我說你是在這兒給他們帶孩子吧?她說是哩。我說孫子多大了,她說剛半歲。我說平時除了你跟孩子在家還有誰呀?經常出來活動嗎?她說就我和孩子倆人在家,孩子小不好帶,我也沒時間鍛煉身體,整天都不下樓。我說 哦,你一個人還挺辛苦的,老伴兒沒一起來啊?我說到這兒時看到她眼眶裡有淚水在打轉。
我一看不能再說下去了,兒子媳婦該不高興了,我不能給人家制造矛盾啊。所以我接着說,你看你功勞多大,給他們帶着孩子,讓他們安心去上班,可給他們幫大忙了。我接着又說,現在年輕人也特别不容易,既要供房又要供孩子,工作生活壓力多大啊!
說到這裡大家該猜到她的病是怎麼回事了吧,也是心病吧。因為這不是心理咨詢,不是一對一的咨訪關系,當事人無法訴說自己太多的情緒感受。但從她的面部表情可以看到老人壓抑了很多情緒。
我對雙方都安慰了一下,然後對那婦女說既來之則安之,帶孩子也有帶孩子的樂趣,在家逗逗孩子,半歲的孩子盡管還不會說話,但她能聽懂你說的話,你給他說呀唱呀,他會聽到的也會有所反應的。也可以抱着孩子出來和小區裡同齡人聊聊家常啊!沒事了給老伴兒打打電話,說說話。随後我又給兒子兒媳聊了一些他們需要注意的事。
他們離開診室時,我發現那婦女臉上的表情舒展多了。後來,她抱着又來找過我幾次,說她離開熟悉的家後各種的不适應,也擔心老伴一個人在家生活不便。她來到陌生的環境,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時看到兒子媳婦吵架,心裡也很生氣。還說從我這裡看完病回去後,照着我說的去做,現在心情好多了,肚子也不那麼難受了。
以上幾個病例都是心理情緒因素引起的胃腸道的疾病或者心理問題軀體化。
軀體化症狀是指一個人本來有情緒問題或心理障礙,沒有以心理疾病的形式表現出來,而轉化為各種軀體症狀。軀體化時間長了,可以形成軀體疾病。比如剛剛那個婦女,她不愉快的情緒沒有通過語言或行為表達出來,而是用肚子不舒服表達出來。
(未完待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