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地震發生時 哪些做法不正确

地震發生時 哪些做法不正确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14 07:13:08

  地震發生時 哪些做法不正确

  幾年前的汶川地震讓我們開始關心地震避險,今年的日本大地震再一次讓“地震自救”成為網絡熱議的話題。地震發生時怎樣才能最大限度保證孩子的安全?哪些自救常識我們有必要教會孩子?

  地震發生時,哪些做法不正确

  地震是一個可怕的詞,很多父母避諱和孩子談論類似的災難。可是你想過嗎?當地震發生時,平日積累的正确的自救知識或許就是讓孩子躲過一劫的救命稻草。

  1、 樓房向外跑

  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到震動到建築物被破壞,一般隻有幾十秒。如果家住平房,周圍也沒有高大建築物和高牆,可以迅速跑到屋外空曠地避險。如果家住樓房,在家中找到合适的位置避險,比盲目向外跑,生存幾率會更大。切忌不能使用電梯,更不能盲目跳樓。

  2、 躲進廚房

  很多人都知道,跨度小的房間适合地震避險。因此,有些人會認為小小的廚房是個不錯的選擇。而且廚房中還很容易找到食物,被壓埋後有食物來源能争取更多的等待救援的時間。但是,你忽略了地震避險的另一重要原則,那就是——遠火近水。廚房裡不但存在煤氣竈、天然氣竈等火源和有毒氣體,而且微波爐、電飯煲、電磁竈等電器也很集中。電路、火源和有毒氣體都是威脅生命安全的隐患。因此,衛生間或書房等跨度小的房間,比廚房更适合躲避。

  3、 發生地震找媽媽。

  遇到危險找媽媽是孩子的本能反應。可是地震發生隻有幾十秒的時間,正确的自救顯然比找媽媽更有效。平日裡,要教會孩子正确的地震自救方法。比如要躲在靠近暖氣管、床鋪、衣櫃、桌子等支撐物的地方,或是内牆根、牆角等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要遠離外牆、門窗和陽台。用靠墊、枕頭等柔軟的物體護住頭部等。尤其對于大一些的孩子,一定要讓他樹立“自救”就是“自己救自己”的觀點。

  4、 被壓埋後不停哭鬧。

  地震發生瞬間的自救很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在被壓埋後,如何積極尋找自救方法,等待救援。告訴孩子,一旦被壓埋,不要害怕,也不要喪失信心,更不能驚慌失措,不停哭鬧,或盲目地大喊大叫。這樣很容易在短時間内消耗掉體力。要沉着冷靜地觀察周圍環境,尋找通道設法爬出去,如果實在無法爬出去。就要注意聽地面上的動靜,聽到有人靠近時,再大聲呼救,或是利用口哨等發聲工具,甚至用敲擊水泥管等方式向外界傳遞信号。要知道,保存體力是争取救援時間的關鍵。

  5、 找到水源,一次喝個痛快。

  積極尋找食物和水源是被壓埋後最重要的工作。告訴孩子,一旦找到水源或食物,不要一次全吃光。一定要按照10天計劃分配。實在沒有水源時,要接飲自己的尿水,以維持體力,等待救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