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們現在的年輕的父母都不太了解新生兒溶血症這種疾病,所以我們就不太重視了,新生兒溶血症如果發生了,這對孩子的未來是有一定影響的,這種病千萬不能不重視,下面就給大家說一些這種疾病的預防方法。
對于新生兒溶血症,主要有以下三種預防方法:
1、近年利用被動免疫學說制成抗D IgG免疫球蛋白,遇Rh陰性未免疫婦女第一胎娩出Rh陽性新生兒72小時内一次肌注300μg,以中和進入母體的D抗原。在羊膜腔穿刺或流産後也需注射。它對抑制Rh免疫反應的效果甚佳。失敗率約1.5%~2.0%之間。我國由于Rh血型不合的發病率較低,很少婦女在懷孕第一胎前已知自己為Rh陰性,故上海中心血站雖已制備而實際應甚少。
2、避免不必要的輸血可減少本病發生率。
3、輕型病例,隻需補充葡萄糖不作特殊處理即能很快痊愈。重型病例,生後及時治療,也能很快好轉,成長後與正常兒無異樣。早期膽紅素腦病換血後仍有痊愈可能,晚期者常有後遺症,全身水腫者,雖經積極治療,成功機會也少。
對常見的ABO血型不合來說: 第一種情況為:母O型,胎兒A或B型;第二種情況為:母A或B型,胎兒B、AB型或A、AB型,其中前一種情況多見,後一種情況少見。對于Rh血型系統:當母Rh陰性,胎兒Rh陽性時,會發生溶血。
血型不合可見于第一胎,臨床溶血症狀較輕,個别較重。Rh血型不合在我國較少見,第一胎不發病,臨床表現的症狀較為嚴重。
新生兒溶血如及早診斷治療,治愈率較高,比較少遺留神經系統後遺症,未及時診斷治療者,可發生嚴重并發症核黃疸則會遺留智力低下、聽覺障礙、抽搐等神經系統後遺症。故及早診斷、治療是關鍵。
新生兒溶血症的出現,是由以下幾種常見原因造成的:
由于母親的血型與胎兒(或嬰兒)的血型不合,如Rh血型不合或ABO血型不合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病,Rh血型不合所緻溶血常較ABO血型不合為嚴重。
1、Rh血型不合
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兒溶血症在我國的發病率較低。通常是母親為Rh陰性,胎兒為Rh陽性而血型不合,并引起溶血,一般第一胎不發病,而從第二胎起發病,但如果Rh陰性的母親在第一胎前曾接受過Rh陽性的輸血,則第一胎也可發病。
2、ABO血型不合
該病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見,其中最多見的是母親為O型,胎兒(或嬰兒)為A型或B型。第一胎即可發病,分娩次數越多,發病率越高,且一次比一次嚴重。尚可見于母親為A型,胎兒(或嬰兒)為B型或AB型,或母親為B型,胎兒(或嬰兒)為A型或AB型,但少見。胎兒(或嬰兒)為O型者,可排除該病。
對于新生兒溶血症的治療,可采取以下辦法:
對已緻敏的孕婦醫院用益母草500g、當歸250g、川芎250g、白芍300g、廣木香12g共研成細末、煉密成丸,每丸重9g,孕期中每日服1~3次,每次一丸,直到分娩。醫院給rh或abo不合的孕婦口服黃疸茵陳沖劑(包括茵陳、制大黃、黃芩、甘草等),對防止流産、殆胎、早産及減輕新生兒症狀有一定療效。
在妊娠早、中、末期各進行10天的西藥綜合治療(維生素k 2mg,每天1次,維生素c500mg加25%葡萄糖40ml每天靜脈注射1次,氧氣吸入每天2次,每次每次20分鐘。維生素e 30mg每天3次需要整個孕期服用)了可減少死胎、流産、早産和減輕新生兒症狀。
由于妊娠越近足月,抗體産生越多,影響胎兒越大,死亡機會越多。若過去史有過死胎或本胎rh抗體效價由低升高到1:32~64或由高突然轉低;胎心音出現雜音,孕末期腹圍、體重過度增大,或自覺全身乏力、胃納不佳,羊水膽紅素升高,影象診斷有水腫、腹水、肝脾腫大等都得考慮提早終止妊娠。一般在35~38周時引産,力争l/s比值≥口服苯巴比妥一周(10~30mg每日3次)可減少rds和增加胎兒肝細胞酶的活力,減輕生後黃量。abo不合者較輕,很少需要提早終止妊娠。
若羊水光密度檢查提示有胎兒死亡可能的重症病例,可考慮在孚1周起進行宮内輸血,隔周再輸,以後每3~4周一次,将血注入胎兒腹腔以糾正貧血,使獲得存活機會。輸血量按胎齡減20乘10計算,進血量過多、腹壓超過臍靜脈壓力可緻循環停止,胎兒死亡。但此法本身有引起感染、出血、早産可能,刺激胎盤可導緻更多胎兒血液流入母體,加重病情,故一般不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