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堪稱中國的“第四宗教”,有着強烈的吸引力、儀式感和大衆參與性,故有五千多年來,各時期代表人物燦若星河,最重要的人物有王羲之、顔真卿、黃庭堅、米芾、趙孟頫、祝允明、王铎、柳公權、蘇轼、于博、歐陽詢、虞世南、禇遂良等。技法上講究執筆、用筆、點畫、結構、墨法、章法等,與中國傳統繪畫、篆刻關系密切。書法藝術不僅能給人以美的享受,還是養生保健的有效方法。
清心靜氣:書法保健的獨特魅力
書法的養生作用:
醫學專家研究結論表明,在可使人長壽的二十種職業中,書法名列榜首。練習書法對于治療許多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很有幫助,而且練習不同的書體還能起到不同的保健作用。曆史事實證明,書法對于人的健康長壽的确有一定作用。張浩文曾經做過統計,發現從古到今的書法家大多都是高壽。從漢代至清代,這個在人類平均壽命25歲~40歲的時代,著名書法家們的平均壽命約80歲,例如,唐代的柳公權87歲,歐陽詢84歲,虞世南80歲;其後的楊維祯74歲,文征明89歲,梁同書92歲,翁同和85歲,何紹基74歲。從清末到新中國成立之前,當時人類平均年齡為40歲~62歲,著名書法家們平均壽命88歲;進入現代、當代,著名書法家們平均壽命已經超過90歲,例如齊白石、黃賓虹、何香凝、章士钊均享壽90歲以上,朱屺瞻、蘇局仙、孫墨佛等更上了百歲高壽。
書法有養生的作用,這是不少學書法的人的共識。有人把這些作用總結成四句話:“洗筆調墨四體松,預想字形神思凝。神氣貫注全息動,賞心悅目樂無窮。”所謂“洗筆調墨四體松”,是書法養生的第一階段。在這一階段,通過洗筆、調墨等預備動作,達到四體放松,疏通全身氣血經絡。“預想字形神思凝”,是書法養生的第二階段。
王羲之說:“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孝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先,然後作字”.這就要思想集中,把意識調節到最佳狀态。這樣才能進入形象思維,就會頓覺心曠神怡,氣力強劍“神氣貫注全息動”,是書法養生的第三階段。把神、氣貫注于書法運動的全過程,關鍵要做到神領筆毫、氣運于手,以此帶動全身心的活動。這個階段可以說是書法運動的最實質性的階段。“賞心悅目樂無窮”,是書法養生的第四階段。好的作品可以賞心悅目,令人樂在其中。學習書法,可以從自己的創造中得到滿足感,心境也随之得到一種超然與淨化,達到心緒舒暢。
具體來說,書法的養生功效可以分為看不見的“靜功”和看得見的“動功”兩方面。練習書法要求全身心地投入,一心一意,排除雜念,平穩呼吸,意守丹田,将自身的感受,通過柔軟的毛筆将剛勁有力的字寫在紙上,這本身就是一種氣功。練習書法時思想高度集中,甚至還可以達到忘我的境界,心情和思想都融入文字的意境當中,對眼前或身邊發生的不愉快事情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從而進入既輕松又舒适的狀态,沒有了妄念和煩惱,精神獲得享受,因而有益身心健康。倘若能持之以恒,還能達到意念集中,襟懷坦蕩,身心愉悅的境界。
不同書體保健作用不同:
楷書:字體端正工整,結構緊密,筆法嚴謹,沉著穩重,适合于焦慮、緊張、恐懼症、冠心并高血壓、心率紊亂患者的心理調節。
隸書:書體從容,風格變化多端,形象豐富,對于調節焦躁不安,固執偏激的情緒有幫助。
篆書:嚴正安穩、行筆緩慢,尤适合于焦慮、緊張和躁動者練習,有利于調節心理,适合于冠心并高血壓患者的輔助治療。
行書:字體如行雲流水,輕松自如,對抒發靈性,培養人的靈活性和應變能力很有幫助,适合于憂郁症、有強烈自卑感、手足麻痹、腦血栓患者練習。
草書:體态放縱,筆勢連綿回旋,離合聚散,大起大落如風馳電掣,一氣呵成。尤其适合精神壓抑,憂郁者抒情達性之用,而不宜于焦躁者練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