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墨
時光淺淺,歲月滄桑,入了冬的季節,有着一種沉靜之美,更有着豐富的内涵。中年之後,用内心的柔軟,過詩意生活,輕擁一隅清歡時光,盡享生命的淡然雅靜,勾畫出人生的圖案,綠肥紅瘦,應是一片靜好。
——題記
十二月開啟,天氣晴好,無風、無雪,隻是有些寒冷,不過午後的陽光暖暖的,給人一種幸福的感覺。
時光越來越清淺了,如深冬越來越簡靜的畫面。
朱自清《冬天》:“外邊雖老是冬天,家裡卻老是春天。”
雪隻是下了一場,便沒有了蹤影,似乎這個冬日陽光明媚成了常态,若不是那窗外的寒,則會被屋子裡的溫暖迷惑,差點忘了這深冬的模樣。
春夏秋冬,就是這樣令人着迷,或是風景,或是心情,總有一樣讓你心儀。
季節更替,不停變換,你喜歡的風景和美麗隻能當下享受,因為流逝的時光誰都無法挽留,就如平常的日子像一張張日曆,輕輕一撕也就過去了,剩下的是心情的一片空缺,或也是一種安靜。
窗外的樹葉還在繼續凋零,枯葉随風跌入草地,輕輕一個翻身,又不見了,或許,這漸去漸無蹤迹的不是落葉,而是我們的青春年華,以及韶華易逝,心底的情懷。
不記得曾有多少這樣的冬日,隻是沉靜在自己的世界,任憑窗外風氣,風響在耳畔,隻知道滄桑早已浸潤了生命,蒼老了我心,幾絲白發也上了鬓角,皺紋毫不客氣地爬上了我的額頭。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這是自然使然,我不怕老去,不怕歲月滄老了容顔,就是怕辜負了生命。
人生一場孤旅,春夏秋冬,洗染了生命的顔色,燦爛了自己内心的世界,而我用黑色的眼睛,辨别世界的真僞,用柔軟的心描繪世間的冷暖,人間萬相。
人生的路自己走,生活滋味自己品嘗,人生苦樂自己去體會,生活中、生命裡的萬千感悟,也隻能在内心梳理,從而讓中年的自己變得成熟而溫柔。
曾經以為内心的溫柔是與生俱來的,是性格裡自帶的風景,後來經曆多了,穿越滄桑,才發現,原來溫柔是一種修為,不經過風吹雨打,不經曆霜雪的捶打,便不會有這樣的美麗。
因而,他屬于生命的内涵,也屬于修養裡的溫暖。
其實,每個人都有溫柔的一面,隻不過不敢輕易示人,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間屋子,門始終關着。是怕别人看透,還是怕暴露自己的軟弱?
總之,外面的世界是蕭瑟薄涼,願你自帶溫暖,溫柔能化解一切寒冷。生活是美好的,關鍵在于你怎樣去發現美好,怎樣去尋找幸福,怎麼去讓自己活得更好。
閑暇的時候,我會獨自走入鄉野,享受自然的風景,在鄉間小路上走走,尋回童年的樂趣。
在歲月留下的滄桑痕迹裡,發現一株耐寒的植物,我會靜靜地看寒風中它倔強的美麗。
或是坐在河岸邊,看河水流淌,看水鳥張開翅膀翺翔于廣闊的天空,也向往那種自由。
也走入人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去感受所謂的孤獨。
人潮擁擠,來來去往,每個人都那麼陌生,冷漠或者低頭,步履匆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姿态,或許,互相保持距離,默不作聲,這是陌生人之間才有的安全感。
正如周國平說的:“孤獨和喧嚣都難以忍受,如果一定要忍受,我甯可選擇孤獨。”
遠離這種冷漠,轉身回去。在一個溫柔的詞裡坐下,不由得想說中年人的孤獨與内心的柔軟,其實都是一種成熟。
而我更喜歡内心的柔軟,它能讓人冬天不寒,是溫暖;它能讓人思想豐富,是智慧;它能讓人在靜默中沉醉,是安然。
中年人的内心世界是複雜的,因為柔軟,可抵禦外界蒼涼,因為柔軟便有了廣闊胸懷與不老的心情,因為溫柔,懂得自渡,安心于當下。
沈嘉柯《你值得擁有這世界的美好》:“有一顆柔軟之心,才能去接納和不斷調整,少一些僵硬頑固。”
中年人的安靜,是用柔軟的心情,蘸着光陰的暖,寫出生活的詩意,聆聽花開些聲音,春天看一樹花開,冬天看一場落雪,心情跟着季節流轉,欣賞着風景的變化。
人生路上,有姹紫嫣紅,也有暗香疏影,我們隻需輕輕路過,用心感受,生命與季節彼此相遇,又重逢離别,淺遇重逢中,發現世界的美,裝飾我們的夢。
平凡的世界,因為我們内心的柔軟而有了溫情,努力生活,追求幸福,把握住每一天的美好,我心柔軟,但願歲月情長。
餘生,用我們内心的柔軟,呵護一路美好,截取歲月詩行裡的靜美,安然若素的生活,在四季更叠中放飛希望,珍藏該珍藏的,遺忘該遺忘的,可奔赴星辰大海,可安守平凡生活,讓一顆柔軟的心,與世間萬物一起,走入未來可期的美好風景。
您的評論、點贊、關注、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美文共賞,子墨期待與您共勉,非常感謝!謝絕公衆号等平台采用。
備注: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