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一整天過去了,回到家裡相信很多人都希望可以泡上一次舒舒服服的熱水澡吧。但是你知道嗎?洗澡水溫是非常有講究的喲,如果水溫控制的好,那麼解乏效果就會大大提升哦!那麼究竟多少度的水溫才最解乏呢?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吧。
經常有朋友一天工作忙完了,回到家就倒頭就睡,但是體力仍然沒有得到恢複,這樣就非常容易引起腰酸背痛。這個時候不妨洗個澡,水溫調好了,解乏的效果會大大增加哦。
早淋浴晚泡澡
早晨起來最适合淋浴,這樣可以喚醒身心,讓人精神飽滿地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去。如果是晚上感到疲累,可在晚飯後1小時、睡前1~2個小時泡個澡,能加速血液循環,提高體内新陳代謝,讓人精力充沛。如果沒有條件泡澡,可以調大淋浴水流,利用水柱的力量拍打身體,放松肌肉。如果是運動後的疲乏,應在半小時到一小時後洗,否則會使心率加快,血液大量流向皮膚,造成心髒和大腦供血不足,嚴重時會虛脫。
水溫40度
一般來說,人的體内溫度是40℃,因此用40℃的溫水洗澡消除疲憊效果最理想。假如水溫過高,消耗的熱量多,反而會讓人更難受;水溫過低,血管收縮,也不易消除疲憊。三伏天可以适當調低水溫,不低于35℃即可。
每次15分鐘最佳
洗得時間長了,就會造成渾身無力。我們機體的疲勞是跟血液裡面的乳酸濃度是有關系的。
有研究顯示,劇烈運動後,洗澡5分鐘,血液中的乳酸濃度幾乎沒有變化;而洗10分鐘,乳酸濃度會降低7~8毫克;洗30~60分鐘,乳酸濃度就基本恢複到疲勞前的水平了。對一般的上班族或輕微勞動者來說,洗澡15分鐘,體内的乳酸濃度就可以恢複正常水平,否則時間長了,會消耗體力,反倒使疲勞感卷土重來。
洗澡别忘搓搓臉
面部分布着很多表情肌和敏感的神經。洗澡時,熱水能刺激這些神經,如果再輔以搓臉,就能加速血液流動,放松表情肌。搓臉的速度以每秒一次為宜,雙手覆蓋在面部,上下連搓3~5次,再用溫水沖,總共做3分鐘。此外,揉肚子、深吸氣,也會令人精神加倍。用手掌在腹部按順時針方向揉搓,同時用鼻子吸氣,讓腹部鼓起,然後從口呼出,可以促進胃液分泌,改善因疲乏導緻的食欲大減等現象。
需要提醒的,洗澡時的一些錯誤行為會讓人越洗越累。例如用力搓擦,會消耗大量體力;門窗緊閉,不注意通風,容易導緻缺氧;酒後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容易發生頭暈、眼花、全身無力等症狀,嚴重時還可能出現低血糖昏迷;每天洗澡次數過多,對皮膚不利,即使在炎熱的夏季,每天最好也不要超過兩次。
哪種水溫洗澡最養生
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家越來越最求更高水平的生活質量,那麼如何才可以活的更健康、怎麼通過最簡單的方式獲得健康才是人們最關注跟追求的。
這方面除了科學平衡飲食、積極調整心态外,合理的健身方法和生活方式是最重要的。“生命在于運動”、“不通則痛”是永恒的道理。洗澡并不隻是清潔身體,同時也是一種身體保健養生。
唐代着作《天隐子》中描述:“齋戒者,非蔬茹飲食而已;澡身者,非湯浴去垢而已。益其法在節食調中,摩擦暢外者也。”意思是吃齋不隻是戒葷吃素,通過節食還有調和脾胃的作用;洗澡也不隻是用熱水洗去污垢,它還可通過摩擦皮膚,使人體肌膚通暢、血脈流通。充分點明了沐浴去垢、保健養生的雙重作用。
健美強身冷水浴
冷水浴是指用10~20℃之間的冷水洗澡,可以促進皮膚新陳代謝,使皮膚的營養得到增強。長期堅持冷水浴的人,皮膚嫩滑、紅潤、富有彈性,顯示出健康之美。
冷水浴時,血管還會把血液大量推入内髒血管,稍停後皮膚血管再擴張,大量血液又從内髒血管流向體表,這樣一張一縮,就提高了血管的承受能力,使血管彈性增強,有助于預防血管硬化。
此外,冷水浴還能增強呼吸器官、消化器官的功能,對預防上呼吸道感染、風濕病、關節炎等病症的發生,均有積極作用。
洗冷水浴應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不要一下子就用很涼的水,水溫可逐漸降到不低于10℃,這樣使身體有個适應的過程;可先從夏天開始,一直堅持到冬季,終年不斷。最好選擇在早晨,有助于消除睡眠後的抑制狀态,使人精神煥發。也可以選擇在中午,但晚上一般不太适宜。洗的時間不宜過長,短者幾十秒,長則數分鐘即可。可采取從局部到全身,即先臉頭浴、足浴,然後再作全身的擦浴、淋浴,體質好者還可進行冬泳。
冷水浴并非對每個人都适合。有些人的皮膚對冷水敏感,遇到冷水會産生荨麻疹、血紅素尿和紫斑;患有嚴重高血壓、冠心病、急性肝炎、空洞性肺結核、活動性風濕病、坐骨神經痛、關節疼痛及高熱的病人,都不适合洗冷水浴。
鎮靜止癢熱水澡
熱水浴的水溫在38~40℃之間,可引起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減輕肌肉痙攣,并具有鎮靜作用。失眠者睡前進行熱水浴,對睡眠有幫助,還可減輕皮膚癢感。熱水浴可清除皮膚上的污垢,使毛孔、汗腺通暢,提高皮膚的代謝能力和抗病能力。
實驗表明,把傷寒杆菌分别種在清潔的皮膚和肮髒的皮膚上,10分鐘後采樣化驗,清潔的皮膚上細菌已死亡,而肮髒的皮膚上細菌依然存在。在醫療中,熱水浴可用來治療慢性關節炎、骨折愈合和其他一些慢性疾患。
健肺愈傷溫水浴
溫水浴指介于冷水浴和熱水浴之間,水溫在34℃左右的洗浴。正常人的體溫是36。5℃~37℃之間,皮膚的溫度在32℃~33℃之間。34℃的溫水比皮膚溫度略高,但比體溫低,用手摸有點微溫,泡進去後,體溫不會改變,不會覺得冷,也不會覺得熱。
若希望有水療的效果,但又不希望像冷水浴和熱水浴那樣刺激大時,就可以選擇溫水療法。譬如心肺功能不好的病人、燙傷的病人就應選擇溫水浴。
強身健體的冷熱交替浴
冷熱交替浴是從熱水浴開始,熱水的溫度約在38℃~44℃之間,洗的時間約為4~6分鐘;再進行冷水浴,冷水的溫水在10~16℃之間,時間約為1~2分鐘,最後仍是熱水浴。
至于交替幾次并沒有限制,一般可兩三次。冷熱交替浴能消除體弱者或怕冷者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壓力,視自己的體質情況決定冷水浴時間的長短和次數,随時可轉入熱水浴使身體迅速回暖,而且鍛煉價值比單純冷水浴更大。
結語:通過對上文的閱讀,相信大家已經對“洗澡水溫多少度最解乏”和“哪種水溫洗澡最養生”這樣的問題都有所了解了吧,洗澡雖然是我們生活中一個非常平常的行為,但是如果會洗澡,那麼也可以達到養生的效果哦,希望小編今天的分享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