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奉上标題中問題的答案:(1)吃的本義并不是吃東西,而是說話結結巴巴不流利;(2)成語“吃軟不吃硬”中,“吃”的意思是承受;接受;聽從。詳情就見今天的第四字吃字字條,無興趣内容可自行忽略。
接着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175課,講《說文解字》“口”部漢字的四個漢字。分别是噦、咈、嚘、吃。詳情如下:
1、噦。此字1986年《簡化字方案》簡化為“哕”。讀音有兩個:
(一)yuē。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标注的讀音,給的解釋是:“噦,氣啎也。從口歲聲。”形聲字。本義是呃逆。唐代玄應《一切經音義》卷二、卷十等引《通俗文》:“氣逆曰噦。”《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有:“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王冰注說:“噦謂噦意,胃氣所生。”比如《靈樞.脹論》有:“脾賬者善噦,四肢煩悗(mán,意煩悶),體重不能勝衣,卧不安。噦字在大部分地區的口語中依然使用,但多與嘔吐相混,其本義僅指呃逆。
(這個小孩噦了)
本義之外,噦還指幹嘔,嘔吐。《正字通.口部》:“方書:有物無聲曰吐,有聲無物曰噦,有物有聲曰嘔。”在舊時,吐、噦、嘔是有嚴格區别的。比如《西遊記》第七十五回:“你們快去燒些鹽白湯,等我灌下肚去,把他噦出來,慢慢的煎了吃酒(獅駝嶺孫悟空鑽到老怪肚子中,老怪的話)”。
(二)huì。一般用于疊詞“噦噦”。兩種用法:(1)象聲詞。其一,徐緩而有節奏的響聲。《集韻.霁韻》:“噦,聲徐有節也。”比如,《詩經.小雅.庭燎》:“君子至止,鸾聲噦噦。”《毛傳》稱:“噦噦,徐行有節也。”諸侯們朝見即将來到,鈴聲漸漸響叮當。;其二,鳥叫聲。《玉篇.口部》:“噦,鳥鳴也。”比如歐陽修《水谷夜行寄子美對俞》:“安得相從遊,終日鳴噦噦。”
(2)寬明貌。比如《詩經.小雅.斯幹》:“噲噲其正,噦噦其冥。”鄭玄箋稱:“噲噲,猶快快也。噦噦,猶煟煟也……寬明之貌。”正指的是正殿,冥指的是偏殿或供休息的内殿。(很多譯本将正譯為正午,冥譯作夜晚,應為誤譯。這句詩的大概意思是:(周王宮室)正殿讓人稱心愉快,偏殿也寬敞明亮。這兩句詩的學習,在說解“噲”字時(145課)已經講過。
(噲噲其正,噦噦其冥)
噦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噦字的小篆寫法)
2、咈。讀fú。《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咈,違也。從口,弗聲”形聲字。本義是違逆;乖戾。後來寫作“拂”。《集韻.勿韻》:“咈,通作拂。”《書.微子》:“咈其耇(gǒu)長舊有位人。”孔傳稱:“違戾耇老之長。”大意是:不聽年高德劭舊時大臣們的勸告。再比如桓範《世要論.谏争》也有:“咈人之耳,違人之意。”其中的咈都是違逆的意思。
本義之外,咈還用作象聲詞。比如《紅樓夢》第一百零一回:“隻覺身後咈咈哧哧,似有聞嗅之聲。”
此外,咈還用同“艴(fú)”。意思是憤怒。
咈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咈字的小篆寫法)
3、嚘。讀yōu。《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嚘,語未定貌。從口,戞聲。”形聲字。本義是語未定的樣子。朱珔《假借義證》:“《漢書.東方朔傳》‘伊優亞,辭未定也。’優乃嚘字之假借。”伊優亞,就是言語含糊不清。
本義之外,嚘還指氣逆。《玉篇.口部》:“嚘,氣逆也。”《太玄.夷》:“柔,嬰兒于号,三日不嚘。”王涯注稱:“嚘,氣逆也。”
嚘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嚘字的小篆寫法)
4、吃。現代漢語常用字。有兩個讀音:
(一)chī。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給的解釋:“吃,言蹇難也。從口,氣聲。”形聲字。舊讀jí。本義是說話結結巴巴不流利。注意,并不是現代漢語吃東西的吃。《玉篇.口部》:“吃,語難也。”比如《管子.樞言》:“吾畏事,不欲為事;吾畏言,不欲為言。故行年六十而老吃也。”我是怕事的,所以不喜歡做事;我也是怕講話的,所以不喜歡發言。這是行年六十而且年老口吃的緣故。再比如宋代曾慥的《類說.嘲口吃》:“王汾口吃,劉汾嘲曰:‘恐是昌家,又疑非類,不是雄名,惟聞艾氣。’周昌、韓非、揚雄、鄧艾,皆吃也。”周昌、韓非、揚雄、鄧艾都是曆史上有名的口吃之人。
(《軍師聯盟》裡口吃的鄧艾)
本義之外,吃還有很多用法,舉常用的說說:(1)吞咽食物、飲料。這是吃字在現代漢語最常用的用法,比如,吃飯、吃酒、吃茶。《紅樓夢》第六十二回:“方吃了半盞茶,隻聽外頭咭咭呱呱,一群丫頭,笑着進來。”
(黛玉吃茶)
(2)行動遲緩艱難。這是本義的引申義,由語言不流利引申為行動遲緩。比如孟郊《冬日》:“凍馬四蹄吃,陟卓難自收。”
(3)下棋用語,指除去對方之子。比如《儒林外史》第五十三回:“到了半盤,四處受敵,待要吃他幾子,又被他占了外勢。”
(下圍棋)
(4)舊時的賭博用語。指進牌或收取賭注。比如吃注,大吃小等。巴金《賭》:“這些注很快就給莊家吃進去了。”
(5)吸。比如吃煙,吃墨。這種宣紙不吃墨。
(墨滴滴在宣紙上)
(6)耗費。吃勁;吃力。比如:這活兒幹起來真吃力。
(7)承受;接受;聽從。比如清代醉月山人《狐狸緣全傳》第三回:“從來小孩愛戴高帽兒,吃軟不吃硬。”其中“吃軟不吃硬”一詞發展為成語,意思是:對态度強硬者絕不屈從,對好言好語,可以聽從。用來比喻個性頑強,不怕強硬。又比如《紅樓夢》第一百零六回:“隻怕大老爺和珍大爺吃不住。”
(8)用作介詞。被;讓。比如《文明小史》第二十五回:“吃他發起脾氣來,少不了一頓拳腳 。”
(二)qī。一般用于疊詞“吃吃”指笑聲。《集韻.迄韻》:“吃,吃吃,笑貌。”比如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三:“婉小姐嗑着瓜子,吃吃笑着回答。”所以要注意,用作笑聲的吃并不讀chī。
(吃吃笑的女生)
吃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吃字的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175,部分圖片引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