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血壓普遍存在“三高、三低、三不”現象,“三高”即高患病率、高危害性、高增長趨勢;“三低”即知曉率低、治療率低、控制率低;“三不”即患者普遍存在不長期規律服藥、不堅持測量血壓、不重視非藥物治療。高血壓患者應該重視家庭血壓監測,以便鑒别“白大衣高血壓”、隐匿性高血壓和難治性高血壓;此外,通過家庭血壓監測還可評價血壓長時變異,輔助評價降壓療效,預測心血管風險及預後等。下面跟随作文庫知識百科了解一下吧!
教大家六步選購電子血壓計:
1、選擇水銀血壓計還是電子血壓計?
①專業的醫生,當然可以選擇水銀血壓計,因為水銀柱式血壓計測量的準确性和穩定性較高,對使用者的技術要求較高。如果技術不到位、操作不當,很容易使測得的血壓産生誤差。
②普通人群,選擇電子血壓計。電子血壓計使用簡單,測量方便。
2、電子血壓計選擇手臂式還是手腕式?
選購血壓計的時候要考慮使用人的情況。①普通人群,手臂式或者手腕式二者都可以,手腕式測量方便。②大多數中老年人(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患者)使用手臂式,對那些血液黏稠度較高、微循環不暢的患者,與水銀柱式血壓計測得的結果相比較,手腕、手指的血壓測量值誤差會很大。各國高血壓指南一緻推薦經國際标準認證的上臂式電子血壓計。
3、測量方式是選擇自動加壓還是半自動加壓?
購買血壓計之前考慮一下自己是否能夠駕馭半自動的加壓方式。①全自動的機器按一下按鈕就可以自動加壓。全自動的是自動控制入氣量。②半自動就是手動加壓(用手捏橡膠球加壓),手動的比較麻煩,主要是入氣量不太好控制,氣少了測試的脈搏速率不準确。
4、是否需要購買有記憶功能?
選購血壓計的時候要問清楚是否有記憶功能。血壓計的記憶功能是指将被測量者的血壓記錄(高壓、低壓、脈搏等數據)保存在機器中,可以使長期使用其的被測量者對自己一段時間内的血壓值情況了如指掌,是一個非不錯的功能。記憶功能一般分為:單組記憶及多組記憶功能;帶日期時間功能及不帶日期時間功能。
5、血壓計的型号和功能很多,如何選擇适合自己的?
選購血壓計的時候多參考别的的意見。你可以從各種型号的血壓計的功能比較表中選擇你需要的電子血壓計,你也可以從血壓計的銷售排行榜看看人家買了什麼型号的血壓計來決自己購買的型号,因為大家的智慧比單獨的個人更加聰明。
6、售後服務和保修
家庭血壓監測需要選擇合适的血壓測量儀器,應當使用經過國際标準方案認證的上臂式家用自動電子血壓計,不推薦腕式血壓計、手指血壓計、水銀柱血壓計進行家庭血壓監測。此外,電子血壓計使用期間應定期校準,每年至少1次。
購買血壓計的時候要問清楚有沒有售後服務,最好選擇有售後服務的品牌,這樣方便以後的修理咨詢等等。
一天中應該什麼時候測量血壓?
白天血壓有兩個高峰期:上午6~10點及下午16~20點,應該在這兩個時間段内測量血壓,了解一天中血壓的最高值。服降壓藥後2~6小時内測血壓,可反映藥物的最大降壓效果。需要提醒的是,患者最好選擇每天同一時間測量。
大多數患者晨峰時血壓最高,然而,血壓升高時間的節律性不盡相同,少數老年人白天血壓不高,反而夜間血壓升高。因此,高血壓患者一定要經常自己測量血壓,了解變化,必要時做一個動态血壓監測,以便全面了解自身血壓變化的規律;同時,出現不适如頭痛、頭暈時,要及時自測血壓。此外,開始服藥或更換降壓藥時,尤其要規律家庭血壓監測。
對初診高血壓患者或血壓不穩定的患者,建議每天早晨和晚上測量血壓。測量血壓時,應至少測2次,間隔1~2分鐘。如果差别≤5毫米汞柱,則取兩次測量的平均值;如果差别>5毫米汞柱,應再次測量,取3次讀數的平均值記錄;建議連續測量家庭血壓7天,取後6天血壓平均值。
血壓控制平穩且達标者,可每周自測1~2天血壓,早晚各1次。每次測量後應詳細記錄日期、時間以及所有血壓讀數,而不是隻記錄平均值。
需要注意的是,測量前30分鐘避免喝咖啡、喝酒及吸煙,坐靠背椅休息3~5分鐘,測壓前最好不要說話。
使用大小合适的袖帶,安放位置要合适,袖帶氣囊中部放置于上臂肱動脈的上方,袖帶邊緣不要卷起,袖帶的下緣在肘窩上方2~3厘米。如果袖帶綁得太緊,測出的收縮壓、舒張壓都會偏低;綁得太松,可使測得血壓偏高。一般認為能塞進2個指頭時,為松緊适度。
測量時,患者手臂要與心髒處于同一水平線,最好将手臂伸直放在桌上,保持舒适姿勢。第一次應測量左右上臂血壓,當左右上臂血壓不一緻時,采用數值較高側手臂測量的血壓值。
如果血壓不穩定或處于降壓藥物調整期,建議血壓波動大者可增加血壓監測次數,血壓較高時應重複測量數次後及時就醫,不可自行調整降壓藥物種類和劑量。精神高度焦慮的患者,不建議頻繁自測血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