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雙減背景下優化作業的重難點

雙減背景下優化作業的重難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1 19:14:58

雙減背景下優化作業的重難點(張貴栓雙減)1

一、智能化作業設計的背景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強調課程改革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注重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2、教育部“五項管理”強調中小學作業管理,①提高作業質量,②嚴把作業難度,③嚴控作業總量,④規範作業布置,⑤加強作業指導。

3、閱讀能力的社會化需求。将課堂學科化價值轉變為社會學科化能力,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①獲取信息能力,②整體感知能力,③形成解釋能力,④作出評價能力,⑤創意運用能力。

4、“雙減”政策規定:小學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學生不允許進行書面考試,其他年級的學生不允許進行月考和期中考試,不管是哪個年齡階段的,最後都隻能參加期末考試。這樣規定,旨在進一步為小學生減負,還孩子們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5、《語文課程标準》強調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課程目标根據“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态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同時,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重視情感、态度、價值觀的正确導向;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

雙減背景下優化作業的重難點(張貴栓雙減)2

二、智能化作業對教師的要求

(一)要求教師課前準備要更加充分,教材研習要更加透徹,知識要點要更加突出,學生的情況要全面了解,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和作業安排。

(二)作業設計要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規律,作業的形式必須多樣化,增加更多的實踐性、操作性等體驗類作業。作業設計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兼顧個體差異,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個性化作業的設計,探索因材施教下的作業設計。

(三)建構智能化作業新體系。在智能化作業新體系中,建立以智能作業設計為關鍵、自主學習為基礎、探究合作為核心、展示交流為特征的教學模式。

1、理念方面

①把興趣放在第一。激發、培養學生對完成所教學科作業的興趣,讓學生産生内驅力、用學科魅力引發學習長久樂趣、志趣。先解決學生想學問題,再教他們怎麼學,想學比會學重要。

②把教案變成學案。從備與講的關系看,教案是教學的方案,學案是學生學習的方案。教學效果不理想的教師多重視上課,往往忽視精心備課,這是一種本末倒置。備課不充分,上課學不會,就得大量練習、考試去補救,刷題式作業增加了學生的負擔。

③實施情境教學。創設多種學習情境,讓學生進行參與式學習,在主動實踐過程中,通過知識的轉化,形成學習能力。避免隻注重講授知識,訓練知識,檢測知識現象。

④教學評一體化。完善評價标準,知識考評的量化是分數,智能化作業的評價是過程,星級評價既合理,也有效。從學與評關系處理看,存在的共性問題是學評不分。學習與評價的關系是:學習如評價,評價才能如學習。

2、備課方面

①學案意識。将固定教學案例為動态生成案。把教學目标變為學習目标,學案上要有學生回應問題各種預設應對預案。學生對問題的回答、解決時,要有相應應對的提示、引導策略,還要備這個問題追問、拓展策略。

②策略意識。實施策略閱讀,“難文淺教,長文短教”。依據單元語文要素,精讀課文課後思考訓練題,略讀課文的文前提示語,以及《語文園地》中交流平台。把握教材的整體性,學段的連續性,閱讀的策略性。

③單元意識。建構閱讀體系,緊扣主題,大量閱讀,自由閱讀。實施大單元備課,采用1 X的教學模式。

④作業意識。作業是知識轉化成能力的主要渠道,完成作業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把課堂學科化的價值,轉變成社會學科化的功能。變課堂為社會,變社會為課堂。

3、上課方面

①做好前置性預習。“單元預習課”既有課堂學生預習的内容,也有課外預習的内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讀好精彩語段,可以作為前置性作業。

②上好四種課型。大量閱讀需要上好“精讀引領課”“略讀實踐課”“組文閱讀課”“自由閱讀課”,把教材學好,把叢書讀完,解決“一課一得”,實現“反三歸一”“質從量出”。

③落實語文要素。語文要素指向了閱讀長度,體現在整個單元中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指向了閱讀的寬度,體現在三個維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态度和價值觀;指向了閱讀的厚度,大量閱讀采用“1 X”閱讀模式。

④構建“開放”課堂。開發、利用課程資源,建設開發課堂。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自然風光、文物古迹、風俗民情,國内外的重要事件,學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也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

雙減背景下優化作業的重難點(張貴栓雙減)3

三、智能化作業的幾種形式

(一)前置性作業。學生通過前置作業的學習,對新知建立一定的閱讀和思維建構。經過基本獨立的前置性學習,學生可能解決部分問題,并生成新的個性化問題,教師在這個基礎上組織的課堂教學更能貼近學生最近發展區。把作業前置,語文主題學習實驗中“單元預習課”就是其中較好的方法。

例如,在單元預習課上,學生需要完成三項任務,第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學會生字和新詞,第三、讀好精彩語段。在三個任務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是可以通過閱讀文本進行的,正确、流利,以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可以作為前置性作業,按照前置性作業的要求,讓學生提前把課文讀好。

再者,讀好精彩語段,也可以作為前置性作業。讀好精彩語段,不僅是指教材課文中的精彩語段,還可以讀好《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上的精彩語段。讀好精彩語段也是在落實統編教材責任編輯、全國小語會理事長陳先雲先生所提出的“長文短教,難文淺教”之觀點。

(二)功能性作業。統編教材中,精讀課文的課後思考題,略讀課文的文前提示語,這些給學生閱讀指出了一條清晰的路線圖,也是指向功能訓練的。這些功能性練習系統體現出以下三個特點:1.注重語言實踐活動;2.關注學習方法指導;3.系統設計語文活動。通過“語言的建構與運用”,在“精讀引領課”學習方法,在“略讀實踐課”上使用方法。這樣的功能性作業不僅将本單元的閱讀策略遷移到了課外閱讀中,還可激發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更有助于統編教材“1 X”閱讀體系的落實。

例如:統編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大自然的生靈》。本單元是以“大自然的生靈”為人文主題,編排了《古詩三首》《燕子》《荷花》和《昆蟲備忘錄》4篇課文,通過描寫燕子、鴛鴦、鴨子等可愛的生靈,展現了大自然生機勃勃的景象。

我們可以發揮教材的例子作用,實施大單元教學。在學完本單元精讀、略讀課文後,設置完成“1 X”(鍊接閱讀叢書内容)的功能性作業。

讀課文《燕子》《荷花》《昆蟲備忘錄》分别鍊接閱讀《語文主題學習叢書》範文閱讀中的《海燕(節選)》《荷花出水》《夏天的昆蟲》等。這些功能性作業,實現緊扣主題,大量閱讀,落實本單元的三個語文要素,1、邊讀邊想象畫面;2、學習作者是怎樣把動物外形、活動寫清楚的;3、體會文中優美生動的語句。

(三)實踐性作業。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統編教材每個單元設有“導語”,“導語”中點明本單元的“人文要素”外,還明确指出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并分為閱讀和表達兩個方面闡述了每個單元的閱讀重點目标。“語文園地”中的“詞句段運用”都圍繞單元的訓練要素進行設計、編排。

“第一課堂”是完成智能作業的主陣地,加強閱讀與表達的訓練,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摒棄以教師的“講”為主,注重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創設多種學習情境,實施情景化教學;以教材為支架,實施支架式教學;以問題為導向,實施抛錨式教學等。圍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态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搞好閱讀教學,處理好閱讀與表達的關系。

例如,統編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課文《荷花》,課後的“小練筆”要求:第二自然段寫出了荷花不同的樣子,仿照着寫一種你喜歡的植物。為了能夠學以緻用,實現水到渠成,加大熱度,趁熱打鐵,還可以鍊接閱讀《語文主題學習叢書》文章《荷花出水》,文章裡有許多描寫荷花優美的語句。

“一朵荷花秋天裡就是一顆充滿蓮子的蓮蓬,我們可舍不得碰傷它呢。水塘裡的泥是那麼膏軟,荷花就從這兒沖出水面,展露笑容,沐浴陽光,呼吸空氣,孕育蓮子。它是那麼清素,那麼潔淨!看吧,那綻開了的每一朵荷花中心,簇黃纓蕾,護衛着一個嬌嫩的鵝黃色的小蓮房,當花瓣落盡了,也就是一個綠色的蓮蓬,懷着一粒粒綠皮兒的蓮子,走向成熟的時刻。”

雙減背景下優化作業的重難點(張貴栓雙減)4

(四)能力性作業。現代教育學認為,閱讀教學需要把課堂學科化價值轉變成社會學科化功能。閱讀能力可以分為五個方面:“獲取信息、整體感知、形成解釋、作出評價、創意運用”。

“第二課堂”是體現閱讀能力的主渠道。倡導“自主、體驗、探究”等方式。注重個性化、項目化學習。對策就是增強學習路徑和方式的多樣化,在學習中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多元設計、加強互動、促進合作與發展。學生身心發展要借助多樣化的學習形式來實現,如文化主題活動等,小學生最渴望的自主發展型教育活動。他們期待在“第二課堂”發現自己的特長,彰顯自己的個性和才華。

例如,統編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大自然的生靈》。課文《燕子》《荷花》《昆蟲備忘錄》實際是一幅美好的春景圖。《燕子》課後思考題一、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并讀出對燕子的喜愛之情。《昆蟲備忘錄》文前提示語要求:蜻蜓、瓢蟲、螞蚱……這些昆蟲你了解嗎?它們身上的秘密你知道多少?

學生又如何描繪出大自然的美景呢?這是能力的體現,需要走進春天,觀察春天,獲取春天美景的信息,整體感知大自然(動物、植物、人物等)的魅力,形成解釋(表達)大自然的能力,作出評價(喜歡之情)大自然的能力,創意運用(描繪大自然生靈)的能力。

又如,本單元的習作是《我的植物朋友》

春天到了,到處都生機勃勃。讓我們選擇一種植物,走近它,了解它,和它交朋友。

照樣子,為自己的植物朋友放個記錄卡吧。

名稱:桃花

樣子:花朵兒脹鼓鼓的。已經放的花朵,一個花瓣兒挨着一個花瓣兒,圍成圓形。

顔色:粉紅

氣味:淡的清香

其他:春天開放,結出的果實就是桃子。也有隻開花不結果的觀賞桃花。顔色還有鮮紅的、純白的。

借助記錄卡,寫一寫你的植物朋友,讓更多的人了解它。

寫之前再去觀察一下,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也許你會有新的發現。

寫的時候,試着把你觀察和感受到的寫清楚。

寫完後,把自己的習作讀給同學聽。寫同一種植物的同學還可以一起起交流。

雙減背景下優化作業的重難點(張貴栓雙減)5

(五)創意性作業

“第三課堂”是體現創新能力的助推器。在實踐中推進體驗式、合作式、綜合式學習,增強其特色化,努力實現學生體驗、實踐、認知提升的系統推進。為展示提高廣大的舞台。

“第三課堂”一定要走出校園,開發、利用當地重要的曆史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帶給學生較為深入的浸潤體驗。通過加強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加深對我們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認同,對大自然的熱愛與喜歡,從而形成強烈的快樂感,成就感,歸屬感。“第三課堂”一定要為學生争取、提供展示才能機會的舞台。

又如,統編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口語交際”《春遊去哪兒玩》。

春天裡,好玩的地方可多了,我們去哪兒春遊呢?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同學讨論。每個人可以選一個地方,說說這個地方有什麼好玩的,可以開展哪些活動。

先分組讨論,小組提出推薦的地點;再全班交流,各小組把推薦的理由說清楚;然後投票選出最值得去玩的一兩個地方。

溫馨提示:說清楚想法和理由。

耐心聽刷人請完,盡量不打斷别人的話。

雙減背景下優化作業的重難點(張貴栓雙減)6

四、智能化作業展示活動

“第四課堂”是展示智能化作業的主舞台。展示可分為舞台展示、場地展示、課堂展示、集中展示、分散展示等。如課堂展示課,舞台就是課堂,是學生學習成果的展示,更是教學改革成果的展示。展示課上,教師分配完任務後,絕大部分時間就是學生的講解、點評和反饋。這種形式可以培養學生能力,展現學生才能,是樹立學生自信的有效途徑。

“第四課堂”是學生實踐性、綜合性展示的一堂課,也就說展示課不能成為一種獨立的課型。需要有“第一課堂”“第二課堂”“第三課堂”作為基礎課堂,在以上課堂裡,需要分别設置一些智能化作業,所以“第四課堂”呈現的全是一些實踐成果。就語文主題學習實驗項目五大課型來說,每一種課型的前一種課型,都是後一種課型的基礎課型。因此,必須處理好五大課型之間的關系。俗話說得好:“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還需要給予師生以更多的儲蓄能力的機會。

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教師不僅要合理控制作業的“量”,更要凸顯作業内容,作業形式以及作業評價的多元性,提高作業的“質”。

智能化作業評價展示一貫堅持“三位一體”“五星級評價”機制,即:學生自評、家長評價和教師評價相結合,根據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意态度、完成過程、效果等給出相應的星級評價,以多元的評價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品質的養成。

通過學校、班級組織的各類社團活動、重大節日、體育節、藝術節、詩詞大賽、演講比賽、講故事比賽、作品展示、等,組織展示活動,學生将會愉悅完成智能化作業。

雙減背景下優化作業的重難點(張貴栓雙減)7

總之,我們隻有對作業進行科學定位,才能體現作業的科學性、合理性、實效性,落實“雙減”,實現“提質”。就作業而言,智能化作業包括:前置性作業、功能性作業、實踐性作業、能力性作業、創意性作業等。把這些作業布置在“第一課堂”“第二課堂”“第三課堂”中,也是能夠完成的。至于展示,雖然可以放在“第四課堂”,但前三個課堂也是可以進行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