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聊一聊如何應對結腸息肉

聊一聊如何應對結腸息肉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11 23:21:40

  目錄:

  第一章:聊一聊結腸息肉

  第二章:遠離甲胎蛋白的恐慌

  第三章:注意:家族性結腸息肉癌變率高

  結腸息肉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但是很多人明明已經的了結腸息肉但是卻沒有表現出任何的症狀,這是為什麼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一起來看看什麼是結腸息肉吧!

  聊一聊結腸息肉

  病例1: 老俞這兩天覺得大便有點問題,黃褐色條狀的軟便裡面總混着一些暗紅色的血塊。不過他肚子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既不腹痛,也沒有腹瀉。

  病例2:小羅近半年來腹瀉、便秘反複交替出觀,偶爾伴有腹痛,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吃止瀉藥或者乳果糖通便也隻能暫時緩解症狀。

  病例3:何老的祖父、父親都有結腸息肉病史,但何老自己沒有一點症狀,大便形狀、顔色都正常,沒有腹痛,腹瀉或者便秘等任何消化道症狀。不過,何老總是特别擔心,生怕結腸息肉也不肯放過自己。

  他們來到醫院就診做腸鏡檢查,雖然各自症狀不同,但腸鏡檢查都發現了同樣的結果:結腸息肉。

  大家或許有點奇怪,結腸息肉是什麼?有結腸息肉怎麼辦?且聽專家說一說。

  結腸息肉是什麼

  結腸息肉并沒有特異的症狀,有的人或許隻是大便性狀改變,有的人或許是腹瀉、腹痛或者便秘,有的人或許毫無症狀,但他們都有可能是結腸息肉的患者。從臨床表現上根本無法判斷是否患有結腸息肉,隻有通過腸鏡檢查後才能明确。結腸息肉究竟是什麼呢?其實,結腸息肉就是位于腸腔黏膜上的指狀突起,大多是由于長期炎症引起的黏膜細胞增生積聚而成,久而久之也可以發展成為腺瘤。倘若附加一些危險因素,例如吸煙、喝酒、膳食纖維攝入過少、飲食不潔或者有家族史等,則可能會進一步發展為癌症。

  患有結腸息肉問題嚴重嗎

  結腸息肉是否嚴重取決于息肉的大小、數量、引起的症狀以及患者是否有相關的危險因素。

  結腸息肉過大,可能會影響腸内容物的通過,造成大便不成形或者便秘,嚴重者可能造成腸梗阻。結腸息肉過多,可能會影響結腸黏膜吸收水分的功能而導緻腹瀉,而長期腹瀉,又會造成患者脫水以及水電解質平衡失調。

  如存在上述各種危險因素,腸鏡檢查病理提示存在中度非典型增生,則很有可能會發生癌變,導緻結腸癌。

  當然,有一些小息肉,患者平時沒有任何消化系統的不适,在行腸鏡檢查的時候就可以順便摘除,以後定期觀察就可以了。

  總的來說,結腸息肉的問題可大可小,關鍵在于及時發現、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專業評估和建議。

  治療方法

  最常用的治療方法就是在門診腸鏡下将息肉直接摘除,不過這種方法隻适用于較小的息肉。如果結腸息肉較大,無法在門診進行腸鏡手術者,則需要住院治療。當明确癌變或者病變範圍較大、症狀較重的時候,腸鏡手術就無能為力了,需要住院進行外科手術治療。

  怎麼預防結腸息肉

  預防原則:盡量避免結腸息肉發生的危險因素。

  預防措施:

  ★多吃水果、蔬菜以及谷類食物,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

  ★向吸煙、喝酒說“不”。★堅持體育鍛煉。

  ★适當地調節壓力,保持心情愉快。

  ★減少不潔飲食以及加工食品。

  遠離甲胎蛋白的恐慌

  最近,我收到某基層單位醫務室劉醫生的一封咨詢信,信中說:“這次我們單位健康體檢,個别受檢者的化驗單上顯示甲種胎兒蛋白數值升高,但進一步檢查,并未發現患肝癌,對此現象該作何解釋?

  甲胎蛋白是目前體檢的常規檢查項目之一,很受人們關注,望您能談談對此問題的看法。”

  甲胎蛋白在原發性肝細胞癌(此型占原發性肝癌的90%)的患者中明顯升高;而原發性肝膽管細胞癌(此型占原發性肝癌的10%)的患者則無明顯變化;除原發性肝細胞癌以外,其他疾病(或因素)亦可出現甲胎蛋白升高的現象。也就是說,甲胎蛋白不是一個完全絕對的診斷指标,甲胎蛋白不高的患者不一定不是肝癌,反過來甲胎蛋白升高者也不一定都是肝癌。以下是非肝癌所緻的甲胎蛋白升高者(﹥25納克/毫升)的病因分布。

  1、妊娠

  甲胎蛋白是人胚胎血清中含有的一種特殊蛋白,有維護正常妊娠和保護胚胎不受母體排斥的作用,最早出現在6周以上胎兒血清中。文獻報告,随着胎齡增長,血清中甲胎蛋白含量不斷上升,12~16周時達到高峰。因胎兒血可以通過胎盤與母體血相通,胎兒血清中的甲胎蛋白随之進入母體血液中,孕婦血液中甲胎蛋白自然也會升高,屬于正常生理現象。

  2、肝硬化

  大量臨床數據顯示,肝硬化活動期可檢測~lj-定數量的甲胎蛋白,但一般不超過400納克/毫升,持續時間亦較短暫。對于甲胎蛋白超過400納克/毫升以上,且長時間持續不降者,特别是同時伴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者,應警惕其發生肝癌的可能性,對其要間斷檢測,動态觀察,以免延誤診斷。

  3、慢性活動性肝炎

  研究表明,肝炎患者肝功能恢複正常時,甲胎蛋白會有顯着上升,提示肝細胞的修複相新生。但通常持續時間不長,達高峰後随即逐漸下降,如長時間持續不降,應警惕肝髒有癌變的可能。

  4、胎兒畸形孕婦

  胎兒畸形時,胎兒血清中的甲胎蛋白可漏入羊水、血液和母血中,母體中甲胎蛋白可明顯升高,此時檢測羊水或母血,對上述疾病有産前診斷價值,并可作為終止妊娠的指征。

  5、畸胎瘤

  甲胎蛋白主要由胚胎期肝細胞和卵黃囊産生,凡含卵黃囊成分的胚原性腫瘤,如畸胎瘤、精原細胞瘤和混合性絨癌等,均可有甲胎蛋白升高。對甲胎蛋白的動态觀察,不僅可對疾病進行及時确診,還可用于随訪這些疾病的治療效果。

  6、卵巢胚胎癌

  甲胎蛋白對本病有特異性,診斷價值較高,定期檢測有助幹早期發現,早期确診,并可作為是否複發或療效評價的依據。

  7、胃癌和胰腺癌

  甲胎蛋白除主要由胚胎肝細胞和卵黃囊産生外,胃腸道黏膜也可以少量産生。故當患者患有消化道腫瘤(包括消化道腫瘤肝轉移)時,甲胎蛋白亦可升高。

  8、其他疾病

  糖尿病、淺表性胃炎、增生性骨關節病和多發性肌炎均有可能引起甲胎蛋白數值升高,且多具有以下特點:①數值升高呈低水平;②呈一過性,短時間複查恢複正常。

  因此,甲胎蛋白升高并不可怕,除了肝癌外,還有很多其他因素會導緻這一現象。動态觀察,定期檢測,放松心态,遠離恐慌才是面對疾病的正确态度。

  注意:家族性結腸息肉癌變率高

  廣州東大肛腸醫生提醒:一旦發現息肉異常,一定要堅決切除,以免錯失最佳時機。

  不起眼的結腸息肉,惡變速度之快、惡變幾率之高讓人驚訝。昨日,醫生憂心忡忡地表示,家族性息肉病癌變幾率高達100%。

  醫生介紹,目前很多患者存在兩個誤區。一是對于家族病史沒有認識,二是不知息肉惡變的可怕。醫學研究已經表明,結腸癌有非常明顯的家族遺傳性。通俗地說,一個人有病,全家人都要及時篩查。此外,對待息肉,絕不能姑息遷就,隻要患者體力等情況允許,徹底切除手術十分必要。

  醫生遺憾地說,在臨床中,曾經遇到這樣一個病人,父親與弟弟都是死于息肉惡變導緻的結腸癌。而他個人不僅對家族遺傳性的危害一無所知,還斷然否定醫生結腸全切除的建議,認為小小的息肉興不起多大的風浪,采取觀察保守治療。在5年時間内,接連做了4次手術,最後的結果是将結腸全部切掉,還喪失了最佳治療時機。

  醫生提醒,當發現息肉有擴散蔓延趨勢時,患者及家屬最好配合醫生采取徹底切除治療。“這個患者的案例表明,姑息治療隻能起限制作用,達不到根治的目的,一年一次手術,一次切掉一段結腸,就是典型的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幾次手術下來,病人的體力透支了,内環境平衡打破了,免疫力降低了。隻能是治标而未治本。

  醫生強調,對待息肉應該咬牙下決心,争取一次性根治,術後完全可以達到生存預期。有家族性遺傳病史的患者,一要定期檢查,随時觀察息肉的發展情況;二要及早手術,一旦發現息肉異常,毅然決然切除病竈,争取生存空間。

  HCpT微創治療結腸息肉:

  廣州東大肛腸醫院專門引進的HCpT微創術,治療直腸息肉,與傳統的激光、注射等療法相比,HCpT微創術有自己強大的優勢。

  廣州東大肛腸長期緻力于無痛治療專業技術,特别從美國引進 HCpT 微創術治療直腸息肉。 HCpT 微創術是利用高頻電容場産熱原理,通過 HCpT 鉗鉗夾病變部位,使治療部位組織幹結、病變部位毛細血管壞死,爾後自然脫落。經臨床驗證該技術對治療直腸息肉有較好療效。且 HCpT 微創術治療過程無疼痛、不出血、快速、徹底,無需住院,不影響工作。治療後複發率極低。

  綜上可見, HCpT 微創術治療直腸息肉相較于傳統治療方法具有無疼痛、不出血、快速、徹底,無需住院的顯着特點。

  結語:有的時候我們不要自己吓自己,本來就沒有病,長期的自己吓唬自己說不定就給吓出病了。所以說人一定要放寬心。(文章原載于《健康世界》,刊号:2012.02,作者:王玲玲,張禹,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作文庫知識百科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