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皆知,夏季是一年中最為炎熱的季節,現在大部分地方都達到了30度以上的高溫,于是很多人都會呆在家裡不出門了,其實這也是不好的哦。夏季我們也得注重養生,接下來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些夏季養生小常識,讓你能夠輕輕松松過完這一夏。
目錄
1、11個夏季養生常識 2、夏季養生食譜
3、夏季打盹如何解決 4、夏日如何謹防熱毒傷身
5、夏季常出現的不适症狀 6、女性夏季養生小常識
7、老人夏季養生小常識 8、夏季養生需要要注意這“八戒”
11個夏季養生常識
1、該睡不睡肝火旺
中醫認為,作息時間不規律,經常時間調到以及長期熬夜的人,幾乎情緒都不是很好的。
因為在11點至淩晨1點的時候,是髒腑氣血流動的時間。要是在這段時間内,血回流到肝髒即将儲存精氣的時候,如果人不睡覺,等于強迫自己的肝繼續分解工作,精氣無法被貯藏,肝盛陰虛,陰陽失和。解毒、儲存和分解膽汁是肝髒主要工作,長期虐待肝不給休息,肝火上升,易疲倦、氣虛體弱。
中醫藥古籍《内經》提到人體三寶,“精、氣、神”,精足則氣充,氣充則神旺。反之,氣弱則神傷,精神容易不濟,情緒也大受影響。養精蓄銳,就是這個道理。 别總熬夜,适當午睡利健康。良好的睡眠質量,對解除“苦夏”十分重要。
2、運動量别太大
運動的時候,盡量選擇溫和的,太多激烈的運動會使你大汗淋漓,運動消耗大,汗水流的太多就相當于流失了很多的體力,這也心情也會變得不好了。不妨選擇打太極、氣功或元極舞這些精心的運動。
選擇和緩的運動,保持呼吸平緩從容不迫,身體内極細微的血管或經絡,才有機會得到足夠養分。聽音樂散步。要保持恬靜的心理狀态,不要過于激動,更不要發怒急躁。煩躁、心境不佳時可通過散步、聽輕快的音樂等方式來舒緩負性情緒。
3、不吃太“濁”食物
夏天要吃清爽食物,太濁的食物易加速心火旺,增加身體重量,精神昏沉。中醫古籍記載,“常吃水裡遊的傷精,吃地上走的傷氣,吃天上飛的會傷神”。料理方式也盡量清淡,避免油炸、煎烤,甜食熱量高應少吃。
4、少吃冰涼食物
夏季我們以為冰涼食物就可以降溫,卻忽略了體内溫度更高(有時高達37度),突然喝下冰水往體内澆,五髒六腑可受不了。要消暑又鎮定神經,不妨喝菊花茶、金銀花茶、綠豆湯或含水量多的水果。不過,胃寒者少喝,可以多喝開水。體質屬熱而虛的人,不妨食用銀耳、蓮子或百合等涼補,祛熱補氣。
5、先“氣和”再“心平”
中醫養生非常注重氣和,氣理順了,就能夠轉化為足夠的活動能量,也能夠舒展身心,心自然而然也會平靜下來了。
6、養身也修性
養生專家都強調“身心要雙修”,當身體不好易影響心理,心理一急躁,身體就慢慢衰弱。 培養好的生活習慣,逐步調節自己的脾氣、習氣和個性,情緒比較能穩定。從情緒養生的觀點來看,真正的修行,不是不要七情六欲,而是要能完美駕馭大起大落的情緒。
7、多喝涼白開,膳食多樣化
由于夏天的氣溫很高,人體的消化液分泌逐漸減少,胃酸降低,食欲神經受到了一定的抑制,飲食營養的調理沒有規律和水分的補充有着至關重要的聯系,同時還必須要注意膳食的多樣化。一些新鮮的涼拌菜,加些蒜泥、姜末、醋等調味品,既可增進食欲,又能預防腸道傳染病,吃時切忌一次過量和過涼。
8、思想宜清靜
盛夏酷暑炎熱,人們容易悶熱不安和困倦煩躁。所以,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靜下來,神清氣和,心靜自然涼。
9、飲食宜清淡
炎夏的飲食應以清淡、質軟,易于消化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清淡飲食能清熱、防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欲。多乏新鮮蔬菜瓜果,既可滿足所需營養,又可預防中暑。
主食以稀為宜,如綠豆粥、蓮子粥、荷葉粥等。可适當飲些清涼飲料,如酸梅湯、菊花茶等。但,冷飲要适度,不可偏嗜寒涼之品,否則會傷陰而損身。另外,吃些醋,既能生津開胃,又能抑制、殺滅病菌,預防胃腸道疾病。
10、住房宜清涼
早晚室内氣溫低,應将門窗打開,通風換氣。中午,室外氣溫大大高于室内,必須把門窗緊閉,拉好窗簾,或再加上_層紙紗,拒熱于室外。這樣,陰涼的室内環境,會使人心靜神安,午睡、休息就會舒服。
11、遊樂宜清幽
炎夏不可遠途跋涉,應該就近尋幽。早晨,曙光初照,三氣清新,可到草木繁茂的園林散步鍛煉,吐故納新。傍晚,當太陽下山之後,可漫步徜徉于江邊、湖畔,那習習的涼風,會使你心靜似水,消除一天的疲勞。
夏季養生食譜
夏季養生食譜是夏季養生必不可少的,夏季養生食譜有哪些呢?夏季清淡家常菜别有一番風味,打開你的胃口,清熱透心涼,是夏季養生必備的,那麼夏季清淡家常菜的做法有哪些呢?今天小編為您介紹夏季養生食譜大全,一起來看看!
花生排骨煲木瓜
材料:木瓜,排骨,花生,姜,蜜棗,鹽
做法:木瓜去皮去籽,切小塊備用。排骨洗淨飛水、花生若幹、蜜棗2顆洗淨、姜切2片。夏季養生食譜大全以上材料放入砂鍋,一次性加足清水大火燒開,改小火煲2-3小時,出鍋前加鹽調味即可。
紅棗綠豆炖排骨
材料:排骨350克,紅棗50克,綠豆50克,清水1200克,鹽5克,雞精3克,糖1克,姜10克
做法:将排骨斬件汆水,紅棗洗淨,姜切片,綠豆洗淨待用。洗淨鍋上火,放入清水丶排骨丶姜片丶綠豆丶紅棗,大火燒開轉中火煲45分鐘調味即成。
香菇菜心
材料:香菇、小油菜心
做法:菜心清洗幹淨。水中加少許鹽和油,燒開焯燙菜心。這樣焯過的蔬菜能保持很好的色澤,其他蔬菜也适用。菜心撈出過涼。挑選大小基本一緻,表面光潔的香菇,去梗備用。夏季養生食譜大全鍋中放油,燒熱下香菇翻炒,炒到發軟。加适量開水炖煮。燒開後加耗油,糖,根據個人口味加鹽。轉小火炖至香菇入味,軟而不爛。取一長盤,小心将菜心擺盤。關火,一片片的在另一邊擺上香菇。将鍋中湯汁勾芡,澆在香菇上即可。
菠菜牛肉粥
材料:大米100g、牛肉餡60g、菠菜50g
做法:菠菜擇洗幹淨,放入滾水中略微汆燙,撈起瀝幹水分,切碎。大米淘洗幹淨。牛肉餡加入少許幹澱粉和鹽腌5分鐘。夏季養生食譜大全鍋中加入1500ml清水,大火燒開後倒入大米,沸騰後改用小火熬制60分鐘。之後倒入菠菜碎、牛肉餡再煮滾後,加入剩餘的鹽、香蔥花和白胡椒粉調味即可。
上湯苋菜
材料:苋菜、皮蛋、鹹鴨蛋、紅辣椒、姜、蒜、鹽、雞精、胡椒粉、香油
夏季養生食譜大全做法;将苋菜摘洗幹淨,皮蛋、鹹鴨蛋分别切碎,紅辣椒、姜切成絲,蒜拍碎備用;坐鍋點火倒入油,待油熱後放入姜、蒜、紅辣椒絲、皮蛋、鹹鴨蛋大火翻炒,再放入苋菜翻炒片刻,倒入少許清水燒開,加入鹽、雞精、胡椒粉、香油調味出鍋即可。
涼拌西瓜皮
材料:西瓜皮500g、香菜1棵、朝天椒3個
做法:将深綠色的外側瓜皮用刀削掉,内側的紅瓤片幹淨,再切成1cm粗、5cm長的小條。香菜洗淨,切碎。朝天椒切碎。在瓜條中調入鹽,混合均勻後腌制10分鐘,再用清水沖洗掉析出的苦水及鹽分,随後擠幹水分待用。中火燒熱鍋中的油,待燒至五成熱時将花椒放入,小火慢慢炸制3分鐘,制成花椒油并放涼。在瓜條中調入朝天椒碎、香油、花椒油、蒜茸、香醋混合均勻,最後撒入香菜碎即可。
白灼菜心
材料:廣東菜心、紅椒1~2個(裝飾用)、蔥。調和油、蚝油1又1/2大勺、美極鮮味汁1大勺、高湯1/4杯、水澱粉、鹽少量、雞精。
做法:燒開半鍋水,加少量鹽和油,入菜心焯制1分鐘左右。将焯好的菜心整齊碼放在盤中,紅椒和蔥切絲待用。鍋内入油燒熱,放入适量蚝油和美極鮮味汁,加入紅椒絲和高湯煮至輕微沸騰,勾放少許水澱粉。将紅椒絲和蔥絲碼放在菜心上,将湯汁淋在菜心上即可。
夏季打盹如何解決
一、午休有技巧
1.避免午飯後馬上睡覺
現今的上班族很多都是“朝九晚六”,為了下午工作時能精神飽滿、思緒清晰,很多人都會選擇中午飽餐一頓,以防四五點的時候肚子餓。如果飯後馬上睡覺,容易使食物反流,出現打嗝的症狀,甚至還會誘發反流性食管炎。因此,最佳午休時間應該是在飯後20分鐘左右。
2.午睡時間不宜過長
很多人覺得中午太累了睡越久越好,其實不然。湖北省中醫院神經内科副教授譚子虎介紹:“午睡時間若超過30分鐘,身體就會進入深睡期,45分鐘左右醒來由于未能完成整個睡眠周期,會導緻頭疼及其他不适症狀。”因此,最佳的睡眠時長應該是十幾分鐘到三十分鐘,最長不要超過1小時。
3.不要伏案午睡
工作時條件有限,大多人中午都沒辦法平躺下來睡覺。但是,伏案睡覺不但容易壓迫胸部,影響呼吸,還會影響神經傳導和血液循環。特别注意的是,伏案睡覺極其傷眼。因為伏案睡覺時,眼球被壓迫,容易引起眼角膜變形,視力受損。
二、感官刺激解決夏打盹
解決夏季打盹,良好的午休很重要,但如果你實在是中午沒休息好或者無法平躺下來午睡,下午工作時雙眼無神、四肢乏力,此時應該怎麼辦呢?
1.嗅覺刺激
可以在辦公室放置清涼油、藿香水等,疲勞時就拿出來聞一聞,促使神經減輕“困乏之感”。此處不建議噴香水提神,特别是味道過于濃郁的香水。因為夏天辦公場所一般都會開空調,密閉環境下空氣不流通,香水味道經久不散,還是直接聞一聞清涼油效果更佳。
2.視覺刺激
工作環境應盡量保持明亮整潔,有研究表明,辦公桌東西亂糟糟的人,大多工作效率比較低下、工作态度不夠積極。可以嘗試在桌面上放置一個小盆栽,累了、困了,看看綠色植物或鮮花,有很好的提神醒腦作用。或者趁着倒水、上廁所的時間試試遠望,看看不同的風景。
3.味覺刺激
适當飲用一些綠茶,有助于提神醒腦。因為綠茶中的咖啡堿有助于促使人體中樞神經興奮,起到提神益思的效果。
4.聽覺刺激
疲勞易打盹,聽音樂是一個不錯的解決辦法。嘗試聽一些輕松、愉快或抒情的流行音樂,可以令人神經興奮,很快就能消除疲勞。
夏日如何謹防熱毒傷身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夏天似乎格外“熱”,全國大部分地區在入伏前後都出現了35℃以上的高溫天氣。在中醫看來,高溫、潮熱天氣下應注意防範體内熱毒堆積,一旦熱毒淤滞,很容易導緻皮膚出現紅痛腫熱等症狀,給生活帶來極大不便。
高溫來襲時
亦是熱毒堆積之際
入伏已經十多天了,高溫天氣一直都是主角。天氣條件的變化與人體健康之間存在着微妙的聯系,從中醫觀點來看,持續高溫、悶熱的天氣也會在某些方面影響人體健康,一個常見的現象便是人體容易堆積熱毒。
簡單地說,熱毒是中醫中一種常見的病症名。我國傳統醫學認為,導緻人體疾病的外因不外乎六種,即風、寒、暑、濕、燥、熱,熱毒便是其中之一。這些可能緻病的因素與天氣條件有着天然的聯系,正如四川人愛吃辣椒有助于驅除體内的濕氣,熱毒在高溫、悶熱天氣下容易侵襲人體。
自身調節能力較好
可自行排出熱毒
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與人體自身免疫力、飲食狀況、情緒、睡眠狀況及外界氣候等多種因素相關。即便是處于高溫、悶熱的天氣條件下,人體仍具備一定的自身調節能力,但這種調節能力卻因人而異。就熱毒來說,在炎熱天氣下,能否通過自身的調節能力順利将其排出且不出現任何症狀,則關乎個人情況。一般來說,如果人們平時注重合理膳食、保持生活規律等,自身的免疫力就會提高,熱毒就不會引起嚴重後果,尤其在膳食方面,針對天氣特點,多吃一些寒涼性食物,也有助于熱毒排出。
肌膚紅、腫、熱、痛
均與熱毒有關
對于并不具備中醫常識的人們來說,“熱毒”一詞難免過于專業,但熱毒在體内堆積所引起的症狀卻十分常見。渾身發熱、全身關節肌肉酸痛是熱毒淤滞患者的主要症狀,就具體表現來說,肌膚容易出現紅、腫、熱、痛,即中醫所謂的“陽證”。
熱毒淤滞肌膚還容易引起瘡瘍,患者往往皮膚發紅、灼熱、疼痛。急性蜂窩組織炎、急性化膿性淋巴結炎、肛周膿腫等症狀也可能與熱毒淤滞有關。另外,熱毒淤滞還可能導緻全身皮膚發熱、疼痛,舌紅苔黃等,嚴重時體表還會出現多發性膿腫。
拔火罐和推拿
有利于清除熱毒
中醫認為,痤瘡多因血熱所緻,即熱毒,典型的體内毒素堆積過多,通過拔火罐能清除熱毒、祛濕通絡,進而起到平複、消除痤瘡的作用。但需要提醒的一點是,拔火罐結束的一個小時内不宜洗澡,病情比較重的,即印記顔色特别黑、特别紫的人,拔完火罐6個小時以後才能洗澡,否則容易傷及皮膚。
推拿也是不錯的選擇,可在足底部輕輕按揉,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鐘,同時注意卧床休息,症狀有顯着減輕或好轉後可适當增加活動量,以不引起疲勞為原則。
多吃寒涼性食物
能緩解熱毒淤滞
正如前面提及,是否出現熱毒淤滞與自身調節能力有關,其中飲食是提高自身調節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多吃寒性及涼性食物,包括竹筍、冬瓜、絲瓜、黃瓜、苦瓜、油菜、菠菜、苋菜、荸荠、茭白、綠豆、荞麥、大麥、蘋果、香蕉、番茄等,有助于驅除體内熱毒。
瘡疖腫痛
可外用清熱解毒藥物
對于由熱毒淤滞引起的皮膚紅、痛、腫等症狀,如果情況并不嚴重,通過适當的飲食調節(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規律生活及心情舒暢等,一般可以慢慢恢複,如果病情比較嚴重,出現瘡疖腫痛等,可以選用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外用藥物,比如如意金黃散,它源于明代外科醫家陳實功所着《外科正宗》,“凡外科一切諸般頑惡腫毒,随手用之,無不應效”。适用于外科疾病初起、成膿、潰後三個時期,能使瘡瘍初起易消、膿成易潰、潰後易斂,功效尤捷。
需要提醒的是,對于在連續用藥3天後症狀仍然沒有得到緩解者或本身為過敏體質、容易出現過敏反應的人來說,應立即去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夏季常出現的不适症狀
夏季天氣非常的悶熱,這時候人們是非常容易患有病狀的,除了有中暑現象,還會常因為在飲食上面沒有注意出現腹瀉等。那麼夏天經常會出現哪些症狀呢?我們要如何面對呢?
中暑
專家指出,當出現中暑先兆時,要趕快離開高溫環境,選擇陰涼通風處休息,喝一些含有鹽分的清涼飲料;在額部、颞部塗抹清涼油、風油精,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藥,有預防作用。症狀嚴重者要及時到醫院診治。發現中暑較重甚至昏厥者,要立即掐人中穴,促其蘇醒;然後把患者轉移到陰涼通風處,并及時撥打120,以便迅速送到醫院救治。
專家指導:在戶外進行大消耗量體力活動時,應避免喝大量含咖啡因飲品(如咖啡及濃茶)及酒類飲品,這些飲品會加速身體水分透過泌尿系統流失,反而更容易導緻中暑。
注意:我們在大中午的時候最好不要出去,這時候是最容易出現中暑現象的。
熱傷風
室内空調溫度開得過低,有些人會出現頭昏、惡心、胃口不好、四肢無力的症狀,也就是“熱傷風”。專家介紹說,一般來說,酷暑天得的感冒,老百姓叫“熱傷風”,中醫稱為“暑濕感冒”。“熱傷風”尤其是在悶熱潮濕的“桑拿天”容易得,由于人體内存有内熱(通常人們所說的“上火”也屬于一種内熱),然後又感染了風邪的感冒。
專家指導:不要長期處在空調的環境中,最好在空調開機1—3小時後關機;空調溫度最好定在25—27℃,室内外溫差超過7℃,會加重人體體溫調節中樞的負擔,引起神經調節紊亂;辦公桌不要安排在冷風直吹處,若長時間坐在辦公室,應适當增添衣服,比如披件長袖外套。
注意:長時間呆在空調房要披件長袖外套。
關節炎
很多人因為工作等原因,整天都會在開着冷氣的車廂裡面工作,長時間這樣的話,他們的膝關節會時不時地酸痛。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去醫院看下了,看看自己是不是患有關節炎。
專家介紹,夏季天氣炎熱,許多市民往往隻圖一時涼快,不注意關節的保暖,容易引發關節炎症狀加劇或舊病複發。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避免把空調溫度開得過低。市民工作、學習或開車一段時間後,最好起身活動一下關節,舒展一下筋骨,即使在炎夏也要注意保暖。穿着短褲的市民,久坐空調房,最好在腿上蓋上一條毯子。
注意:坐辦公室的腿上蓋個毛巾毯。
腹瀉
專家分析說,這些就診的患者多數人是在用過晚餐或食用過多油膩食品後,馬上吃一些冰鎮的水果、飲料或過于辛寒的食物,腸道受刺激後導緻腹瀉。專家介紹,腹瀉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水瀉(無細菌型的);另一種有細菌感染的腹瀉,大便成果凍狀有黏液的,那種就急需到醫院就診了。
專家指導:一旦出現腹瀉,不要盲目吃抗生素,以免造成胃腸菌群紊亂,多注意補水;在腹瀉期間禁服牛奶、豆漿、水果和一些甜食,多以粥、醬菜等清淡食物為主,同時需服用一定量的鹽開水,補充人體因腹瀉流失的水分和電解質,避免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注意:吃完飯不要馬上吃冰冷食物。
面癱
很多病患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由于天熱貪涼吹空調、吹電風扇後抵抗力下降,而出現病毒性面癱、神經炎的患者。有患者把空調溫度開得過低,且風口正對着臉部,第二天一早就發現自己的嘴合不攏,喝水都能漏出來,話也說不清楚。
專家指導:氣溫驟升切不可過度貪涼,空調、風扇都應該避免直吹面部,在治療期間一定要避免再受風寒,包括長時間吹風扇和在過冷的空調屋内滞留;顔面局部可以做熱敷;多飲水,飲食清淡,不食或少食辛辣食物。
夏日溫度較高,如果不注意防暑降溫,可能中暑。但大家或許不知道,如果服用某些藥物,也可能增大中暑風險。
女性夏季養生小常識
對于女性朋友來講,氣血的運行也随之旺盛起來。那麼,夏季如何養生呢?夏季的養生保健最主要的是在于精神的調整,陽光如此明媚、氣候如此溫和,人的心情自然也是開朗愉快的,但也難免由于天氣燥熱而影響心情,女性朋友們要切忌煩悶、上火、抑郁。除此以外,女性朋友夏季養生還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小編從以下四個方面為您整理和解讀。
一、精神情緒
夏季,人們最愛說的一句話是“心靜自然涼”,人的精神活動應該像天氣一樣保持高溫的狀态,令心情保持平靜、愉悅和開朗。而如果情緒不暢,則會導緻肝氣郁滞不順,内分泌系統紊亂,免疫力低下,從而容易引發各種疾病。因此,在夏季,女性朋友應注重精神養生,保持開朗樂觀的情緒,以使肝氣順暢,從而起到保健的作用。因此,女性朋友們在夏季抛開煩悶,保持心情開朗很重要。
二、起居規律
夏季,天更長,夜更短,而人們的起居規律也會随之發生變化,可能有些女性朋友并不習慣早起,但是夏天在清晨六點多的時間太陽已經高高挂起了,因此,不要貪睡,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早晚的空氣相對清新,可以選擇散散步,舒展一下筋骨,感受一下夏天大自然中的獨特魅力。
三、運動養生
女性朋友們要注意,入夏以後,更應該加強運動鍛煉,不要總是宅在空調房裡,這樣對身體沒有太大益處。可以選擇在陽光沒那麼強烈的時候去空氣清新的大自然中跑跑步、做做操、放放風筝,運動一下身心,身體會得到非常好的養護。無論春夏秋冬,經常參加運動鍛煉的人,抵抗病毒的能力會高于常人,同時,邏輯思維能力也會更加敏捷,人也不會容易疲勞,所以說,夏季女性朋友的的養生保健離不開運動哦。
四、飲食養生
對于女性朋友來講,夏季飲食養生非常關鍵。由于氣溫很高,人體會常常出汗,會流失很多水分,因此,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建議女性朋友常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補充水分和能量,例如西瓜、甜瓜、黃瓜、西紅柿等,也可以常吃一些清熱解暑的果蔬,例如絲瓜、苦瓜、梨等。
同時,夏季是人體腸道容易感染細菌的多發季節,因此,女性朋友們可以多吃一些有利于殺菌的蔬菜,例如大蒜、大蔥、洋蔥等,對于病毒的滋生有很好的抑制和抵抗作用。
女性朋友的夏季養生保健非常重要,重視起來,對于接下來的季節的身體狀況起到了很好的奠基作用。要想維持身體的健康發展,首先要有個好心境,其次,在飲食、睡眠、運動等方面都要加強保養。女人要愛惜自己,要有一個更健康、更完美的人生。
老人夏季養生小常識
也許有人認為,老年人的養生保健不外乎吃喝、鍛煉兩方面,其實不然,老年人夏季科學養生應注重以下十大要點。
1.保持鍛煉
每天應安排半小時至一小時的鍛煉時間。鍛煉以活動身子骨為主,舒經活血,保持身體各部位的肌肉有一定的運動量。
2.健腦
許多研究結果表明,越是歲數大,越需要經常活動腦筋,以此保持大腦的反應能力。多看書,多研究一些還不是很清楚的問題,多做一些需要動腦筋的事情均是健腦的好辦法。
3.少喝酒
人上了歲數後,酒精對身體的影響明顯增大。年輕時,喝上3杯白酒都不見反應的人,到歲數大時喝一杯白酒就會感到暈,就是因為身體對酒精的抗性已大大衰退所緻。因此,老年人不但忌貪杯,更不要用酗酒的方式來排遣自己的郁悶。
4.不吸煙
進入老年後,包括肺部在内的許多人體器官的功能都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衰退。所以,在這個年齡段吸煙極容易引起呼吸道的強烈反應,且恢複起來很慢。如果年輕時戒煙沒成功的話,這個年齡該是戒煙的時候了。
5.吃好
當進入老年後,人體内的産出和合成功能明顯下降。因此應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對飲食結構加以調整。原則是:不以飽為準,而以營養合理搭配為準,加強對短缺成分的補充。
6.減輕自己的壓力
與年富力強的中年相比,進入晚年的人在體力上往往已無法完成許多事情,因此需要依靠他人的幫助。此外,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會漸漸出現越來越吃力的情況。這些都會使老年人感到生活上的壓力,而壓力将會對已經開始老化的心血管系統造成更大的損害。因此,自我減壓非常重要。
7.陶冶情操
老年人有許多讓中青年人羨慕的優勢,其中之一就是有比較充裕的時間。在這個年齡段的人可以拿出一些時間做自己年輕時沒有時間但又十分想做的事情,如學畫畫,學一種樂器,學一門新的語言,甚至學習一些年輕人正在開始學的新東西。由于老年人學習這些東西并不是為了考試,所以沒有壓力,樂趣融融,對改善老年人的心境十分有好處。
8.保持積極的态度
當人進入老年後,很自然地會感到自己的生命已接近尾聲,由此感到一種無奈和惋惜。在這時,如果讓這種想法成為指導自己生活的主流意識,那麼人就會對許多仍值得去做一做的事情采取拖延甚至不做的消極态度。從心理學角度來講,老年與兒提時代一樣,是生命中的一個階段,不分厚薄。有許多研究成果表明,以積極主動的态度安排自己的老年生活不但能使自己活得更長壽,也能活得更健康,更有意義。
9.加強與人交往
不少研究結果表明,許多健康長壽者的周圍總有一群靠得住的朋友。與這些朋友的交往,能起到排解郁悶,舒緩情緒的作用。此外,和睦的家庭關系對長壽也有着積極的作用。
10.“計劃經濟”
由于步入老年的人不再是“積極的創收者”,所以需要提前計劃自己的支出安排,以便較為合理地使用自己有限的資源。吃穿住不愁了,老年人的生活也就悠然而長,自得其樂了。
溫馨提示:中醫學的發展賦予了老年養生保健更新、更廣、更科學的内容,隻有用科學的知識來養生保健,才能達到益壽延年的目的。
夏季養生需要要注意這“八戒”
夏季多為暑熱,暑熱之邪最能耗氣傷陰所以夏季進補應選擇藥性偏于寒涼,具有益氣養陰功效的中醫為佳。夏季燥熱,所以在養生的時候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項。
一戒冷飲
很多人把冷飲當作降溫的靈丹妙藥,一瓶冷飲下肚,雖然能短暫降溫,但對腸胃傷害極大,不僅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還容易造成腸道感染,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
二戒油膩
夏季人體消耗大,需要養陽氣,而油膩的葷菜屬于陰性食物,不但起不到補的作用,還會讓人食欲下降,對健康無益,盡量少吃。應多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綠豆、蓮子、荷葉,可以健胃、解暑、祛濕,對健康大有裨益。
三戒不吃
一些愛美的女孩,認為夏季沒食欲,正好可以用來減肥,因此能不吃就不吃,要麼就用冷飲瓜果代替主食。體重是下降了,但卻極大地損害了健康,以後想補都補不回來。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正常飲食尚且不能保證健康,此時減肥豈不是加倍傷害身體?
四戒熬夜
夏季燥熱,睡眠質量差,很多人索性就晚睡,趁着夜深涼快,出去K歌,到野外看星星,看似浪漫惬意,實際上,夏季人體毛孔張開,很容易受到風寒侵襲。熬夜還會讓人臉色差,膚色無光,身體不能正常排毒,所以,還是早睡早起,規律生活最好。
五戒暴曬
很多人喜歡到海邊,或者到野外去避暑,或者相邀逛街,但是,夏季陽光中的紫外線不僅會曬黑皮膚,而且還容易曬傷皮膚,甚至導緻白内障、皮膚癌等疾病。出門前一定要塗上防曬霜,戴上遮陽帽和太陽鏡,盡量減少曬太陽的時間。
六戒靜止
夏天渾身無力,一動就一身汗,很多人索性天天呆在空調房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靜止久了,血液流通不暢,身體會出現頭痛胸悶等許多不适感。趁着太陽落山時,盡量走出家門,多做一些運動吧,運動量不需要太大,以感覺不累為宜。
七戒偷懶
有些疾病,冬天嚴重,夏天會減輕,比如支氣管炎、哮喘、風溫性關節炎等,趁着夏季病情有所緩解,應該及時找醫生拿藥内服外用,這樣可以有效預防冬季複發。有冬病的人不要偷懶,在夏季好好地做做功課吧。
八戒煩躁
夏季容易情緒中暑,有些人會特别煩燥。要知道,夏季本來就火氣旺,再生氣發脾氣,不是火上澆油嗎?因此,在煩躁的夏天,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它火山爆發,良好的情緒就是最有效的養生法寶。
夏天氣溫高出汗多,損耗了大量體液,并消耗了各種營養物質,身體很容易感覺到口渴和乏力。這是一種耗氣傷陰的表現,會影響到脾胃的功能,引起食欲減退和消化功能下降。這個時候,除放松、舒展做好精神、心理調節之外,多食水果及順氣又可口的食物尤為重要。
結語:夏季雖然炎熱,但是也不能夠忽略養生哦,夏季養生中最重要的就是心平氣和,不要總是發脾氣等。飲食上,不要吃過于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這樣容易上火,也不要熬夜,要有合理的作息時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