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山河月明徐妙雲請求放過徐耀祖

山河月明徐妙雲請求放過徐耀祖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8 17:44:37

  山河月明徐妙雲請求放過徐耀祖(山河月明看懂徐妙錦葬禮上的苛責)(1)

  文|阿朱啊

  徐妙雲病薨了,帶着對回憶的美好走了。

  她16歲嫁給朱棣,一直和朱棣同進同退,無論是朱棣被貶為庶人,還是清君側,乃至于後來的登上帝位,始終以賢妻良母的形象示人,一生育有四女三子。

  人至中年撒手人寰,讓活着的人悲痛,也讓後世為其感傷。

  山河月明徐妙雲請求放過徐耀祖(山河月明看懂徐妙錦葬禮上的苛責)(2)

  隻不過,徐妙雲并沒有以病容不堪的面貌離世,而是錦衣華服,着皇後盛裝,回憶着往昔的美好,和朱棣享受人生最後的二人時光。

  徐妙雲病薨不入殓,朱棣三日不吃不喝,皇子們及大臣們一籌莫展,直至皇孫朱瞻基闖殿跪求,以“在天之靈”勸谏,才得以入棺安息。

  最耐人尋味的是徐妙雲病薨前為何一定要着盛裝,與哪個兒子繼位,與徐家的未來又有什麼關聯?

  山河月明徐妙雲請求放過徐耀祖(山河月明看懂徐妙錦葬禮上的苛責)(3)

  徐妙錦的苛責 徐妙雲來到徐府悼念弟弟徐輝祖時,并沒有受到任何禮遇,即便這是她的娘家,自己還貴為皇後。

  妹妹徐妙錦把她帶到廚房,帶着怨氣道,“大姐,你還記得這裡嗎?大姐訂婚的時候,大哥、二哥帶着爹躲在這裡吃燒鵝。這才多少年啊,怎麼就隻剩下我和大姐兩個人呢?父親是憂勞而亡,勉強算是善終。可是二哥呢?大哥呢?他們兩個人呢?大哥是被他逼死的,我本來以為我和二哥兩個人好好地幫他,他就可以保大哥無礙,可是誰會想到,二哥把性命都丢了,也隻保得了大哥這半條性命。大姐,我真的不懂。”

  其實,站在情義的角度上講,徐妙錦的埋怨并沒有錯,徐家一門除了徐輝祖死忠朱允炆以外,其他人都在幫朱棣,而且朱棣能清君側成功仰仗的就是北平軍。雖然朱棣本身的軍事才能很高,為人也讓人敬佩,但最初的班底,以及最強的助力還是徐達留下的。

  山河月明徐妙雲請求放過徐耀祖(山河月明看懂徐妙錦葬禮上的苛責)(4)

  而且靖難之役時,徐增壽傳遞的消息對朱棣也很重要,就相當于在敵人的團隊裡安插一個最接近中心的卧底。除了傳遞消息外,朱棣的大軍能渡江成功,就是徐增壽安排的船隻,減免了很多不必要的犧牲。

  一家人的付出卻換不回一個人的保全,的确讓人心寒。

  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的是:朱棣把徐輝祖關禁在徐府後,徐家上下都沒有大鬧,隻有徐妙雲哭鬧了一場,但隻有朱棣和徐妙雲兩個人知道。

  山河月明徐妙雲請求放過徐耀祖(山河月明看懂徐妙錦葬禮上的苛責)(5)

  而朱棣之所以嚴懲徐輝祖,是在靖難之役中,徐輝祖替朱允炆出謀劃策了,但一直沒被重用,即便後來被派往山東,但當時的整個局勢已經在朱棣的掌控中了,徐輝祖即便再有才,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無兵無糧又做不了三軍主帥的情況下,徐輝祖能造成的實質性傷害并不大。

  而徐輝祖之所以敵對朱棣,主要還是朱棣身為藩王,卻起兵對抗君王,後來即便朱棣赢了,但站在名分的角度考慮,徐輝祖并沒有錯。正主就是正主,謀逆就是謀逆。

  朱棣把徐輝祖圈禁,看似是持證公允,但内心就沒有一點私心嗎?大舅子敵對自己,難道心裡沒有更窩火,更不願再顧念親情的意味嗎?

  山河月明徐妙雲請求放過徐耀祖(山河月明看懂徐妙錦葬禮上的苛責)(6)

  說白了,不管是朱允炆心太急削藩,還是朱棣不願受辱,起兵奪權,他們争得不過還是朱家的天下,而徐輝祖這樣的外戚攪合在裡面,不就是為了一個忠字?

  徐輝祖身為魏國公繼承人,肩上擔着的是徐家一門的榮辱,一旦行差踏錯将會賠上全部,選擇朱允炆就是選擇正統,雖然這個正統根本就是扶不上牆的爛泥巴,但幼主才更需要悍臣。

  徐妙錦作為未亡人,站出來伸張正義并沒有錯,隻不過徐妙錦卻把刀捅向了同樣流着徐家血的徐妙雲,而徐妙雲原本就久病不愈,再經徐妙錦這一刺激,就變成了不可挽回的局面。

  山河月明徐妙雲請求放過徐耀祖(山河月明看懂徐妙錦葬禮上的苛責)(7)

  徐妙雲盛裝病薨 自從在徐府暈倒被擡回宮後,徐妙雲就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了。

  從不愛裝扮的徐妙雲身穿皇後正裝,獨自坐在梳妝前認真地化着妝。雖然她也很想繼續活下來,擔負自己該負的責任。但生死定數,既然禦醫們都苦無良策,她又有什麼辦法呢?

  這次的暈倒,讓徐妙雲清楚地感知到生命在一點一滴地消逝,但眼下的樁樁件件卻又有太多事情讓她擔憂。

  山河月明徐妙雲請求放過徐耀祖(山河月明看懂徐妙錦葬禮上的苛責)(8)

  往大了說,太子之位懸而未決,朱高熾雖然是嫡長子,卻不得朱棣喜歡;朱高煦雖得朱棣喜歡,但名不正言不順,而且喜武厭文,即便有機會登上皇位,也未必能做個好皇帝;朱高燧,年紀尚小,論才論能都不如兩個哥哥。

  往小了說,朱棣雖厚待徐家,但徐家一門兩個弟弟都已經不在了,留下來的小輩尚小。正在青黃不接之際,需要有一個人能站出來斡旋。并非她埋怨朱棣對徐家不善,而是怕徐家撐不起自己的門頭。

  再見到朱棣的時候,徐妙雲嫣然一笑,看着鏡子裡的自己問朱棣美不美。一個久病不愈的人,最不想讓愛人看到自己病态不堪的模樣,因為她不想自己留在世上的最後一刻是惹人厭棄的。

  更何況,朱棣在外間已經妥善安排了徐輝祖的後事,讓其兒子承襲了魏國公的爵位。

  山河月明徐妙雲請求放過徐耀祖(山河月明看懂徐妙錦葬禮上的苛責)(9)

  徐妙雲和朱棣相擁而坐,她慢慢地把頭靠在朱棣的肩膀上,回憶着剛結婚那會,倆人在鳳陽的美好。雖然朱棣當時隐藏了皇子身份,隻做個百戶,而她生為百戶妻,不僅要洗衣做飯,還要種菜割草,但她依舊很滿足。因為那個時候的他們,簡單溫馨,沒有責任也不用操勞。

  隻是,沒等徐妙雲再多回憶一會兒過往的美好,就重重地把頭歪了過去,她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這一刻。

  身旁是朱棣的痛哭,外間是徐妙錦、皇子們以及醫官内侍們的哀悼。這個時刻,所有人都在回憶徐妙雲生前的賢良和寬容,都在痛惜這位年輕的皇後。

  山河月明徐妙雲請求放過徐耀祖(山河月明看懂徐妙錦葬禮上的苛責)(10)

  隻是,徐妙雲為何要着盛裝呢?又為何刻意提及北平守衛戰曾經出過力的将士家眷呢?

  其一是感恩。北平守衛戰是一萬抵抗五十萬,而且守軍并非精銳,即便心懷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心,也隻能抵擋一陣,而他們則是足足僵持了三個月。戰死戰傷的軍民不計其數,能存活的僅有一二,不難想象戰争的慘烈。徐妙雲懷有感激之心也理所應當。

  其二是表功,這點也是最重要的。雖然徐妙雲和朱棣的夫妻關系很多,孩子都生了七個。但人死如燈滅,更何況徐家一門僅剩妹妹徐妙錦這麼一個支柱了,她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功勞,喚起朱棣的感念,能善待徐家,讓徐家得以延綿下去。

  其三是自強。徐妙雲雖然寬仁,但并不代表沒要強的内心。從她掌管後宮,還要參與政事就能得知,她很要強,一刻也不讓自己閑下來。要強的人都好面,即便她久病不治,但該保持的儀容也不容疏忽,更何況誰也不願意自己臨終前是個不堪入目的病态樣。

  山河月明徐妙雲請求放過徐耀祖(山河月明看懂徐妙錦葬禮上的苛責)(11)

  一邊是生養自己的娘家,一邊是摯愛的丈夫,徐妙雲誰都不願意怨怼,也不想徐家恨朱棣,而她作為中間人,隻能把所有的痛苦一并吞咽。

  雖然不願開口懇求什麼,但也希望朱棣再回憶起自己的時候,是曾經在一起的美好,以及她為朱棣政權的付出和功勞。

  徐妙雲走了,帶着不舍和擔憂走了。她這一輩子風光過、得寵過;也失去了很多,奉獻了很多,雖不圓滿,但終究無愧于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