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熙元年十一月十七日,晉朝皇宮中發生了一件大事:
晉惠帝司馬衷在這一天的夜裡暴斃而亡,時年四十八歲。
按理來說,一個國家皇帝的死亡,怎麼也應該算得上是天大的事情,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司馬衷之死不僅沒在宮中引發什麼軒然大波,就連談論這件事的人都少之又少。
甚至有不少晉朝的忠臣都在慶幸司馬衷的死。
其實,這倒不是因為司馬衷是什麼殺害忠臣的暴君、昏君,而是因為司馬衷是一個白癡,一個真正有曆史記載的“傻子皇帝”。
有一次,司馬衷進朝去朝拜自己的父親司馬炎。在宮中,他看到了一個自己從未見過的孩子正在陪同自己的弟弟們玩耍,于是便問司馬炎:這個小孩是誰?
聽到這個問題,身為晉武帝的司馬炎隻得無奈地告訴他:那是你的兒子——司馬遹。
由此可見司馬衷的癡傻到了何等程度,竟然連自己的兒子都不知道。
那麼司馬衷這樣一個癡傻的皇帝,究竟是如何當上了皇帝的呢?他的兒子司馬遹又有着怎樣離奇的身世呢?
司馬家之悲——司馬衷 曹魏甘露四年,司馬炎迎來了一喜一悲兩件事。
悲的地方在于他的大兒子司馬軌剛剛兩歲便夭折了。
喜的地方則在于,他的妻子楊豔又給他生了一個兒子,也就是本文的主角——司馬衷。
剛剛經曆喪子之痛的司馬炎十分地看重自己這個二兒子,對他可謂是百般的疼愛。
晉泰始三年,
便将司馬衷立為皇太子,這一年,司馬衷方才九歲。
此時的司馬衷還與正常的兒童無異,隻是有些愚笨,對很多事情都不了解,還不算白癡。
可在他被立為皇太子之後,他的“傻”卻愈發地嚴重起來,不僅是做事情愚笨,甚至很多基本的生活常識他都難以理解。
在司馬衷13歲那年,看着太子日漸年長,司馬炎覺得皇室需要開枝散葉,于是為他冊立了太子妃——賈南風。
自那之後二人一起生活了很久,但賈南風卻遲遲沒有懷孕。一番詢問過後,司馬炎才得知,原來自己的傻兒子竟然對男女之事毫不知情。
為此,司馬炎特地在自己的後宮中挑選了一位有學識、有經驗的才人謝玖,送給司馬衷做妾。在照顧司馬衷日常起居之外,
順便教授他一些男歡女愛和傳宗接代的常識。
在現代人看來,司馬炎的做法可能有些荒謬,但是在愚昧落後的古代,這個做法竟然真的取得了成效。
在謝玖成為司馬衷的妾妃一年後,她不僅教會了司馬衷“傳宗接代”的技能,甚至還在教授司馬衷的過程中懷上了他的孩子,司馬炎因此龍顔大悅。按理說懷上龍種的謝玖應該飛黃騰達了吧,但實際上謝玖的處境遠不如我們想象的那樣好!
至于原因,就不得不提到司馬衷的女人們了……
司馬衷的“女人”們 作為名正言順的太子妃,貌醜的賈南風是如何赢得司馬炎的青睐呢?
其實,在晉朝那個重視門閥的年代,賈南風出身可謂是貴氣十足!她的爺爺是曹魏時期的豫州刺史賈逵,而他的父親更是當朝的太宰賈充。
泰始七年,司馬炎擔心賈南風的父親賈充權勢過大,于是便下令将他調往長安鎮守。
接到命令的賈充極為擔憂,他猜到司馬炎可能是有些忌憚于自己的權勢,這才想将自己踢走,于是便向自己的謀士荀勖尋求解決的辦法。
謀士荀勖想到當朝的皇太子司馬衷尚未婚嫁,而賈南風也待嫁閨中,便向賈充提議将賈南風嫁給司馬衷,以此和司馬炎結為親家,從而消除司馬炎的顧慮。之後兩人便開始謀劃此事。
在最開始的時候,司馬炎并不喜歡賈南風這個女子。
因為他覺得自己的兒子太過“單純”,而賈南風又極富心機,自己的“傻兒子”容易被利用。
另外,賈南風容貌極為醜陋,司馬炎曾這樣評價過賈南風:“賈家種妒而少子,醜而短黑。”所以司馬炎覺得她實在配不上自己的兒子。
因此在賈充向司馬炎提議聯姻的時候,司馬炎直接拒絕了。
但令司馬炎沒想到的是,賈充看到他不同意,轉身就去大力讨好他的妻子楊豔。
于是在經過了楊豔日複一日的“枕邊風”後,司馬炎最終同意了賈南風與司馬衷的婚事。
公元272年(泰始八年),
賈南風在司馬炎的支持下正式被冊立為司馬衷的太子妃。
作為一樁純粹的政治婚姻,賈南風有些難以接受,要知道司馬衷的呆傻,她是聽說過的。
可她也沒什麼辦法,畢竟父母之命是她無法違背的。因此,在與司馬衷的婚姻中,唯一能夠讓她有所留念的,便是司馬衷的皇儲之位。
不過好景不長,司馬衷大婚後沒多久,朝堂中的一衆大臣便紛紛開始向司馬炎進言,要求廢掉司馬衷的太子之位。
由于司馬衷的癡傻愈發嚴重,司馬炎也不得不思考大臣們的建議。但司馬衷畢竟是自己的親兒子,大兒子死後又成為了嫡長子,輕言廢立似乎對兒子也不公平!于是司馬炎打算考一考司馬衷,看看自己這個兒子是不是真的傻。
在聽說了這件事後,賈南風很是慌張,心想萬一司馬衷沒有通過測試,太子之位被廢,那她的太子妃與未來的皇後之位便都成了泡影。
于是,在司馬炎考驗司馬衷的時候,賈南風冒着風險找來了專人代替司馬衷答題,從而交上了一份堪稱完美的答卷。
在看了司馬衷的“試卷”後,司馬炎很高興,他覺得自己的兒子隻是有些“遲鈍”,并非真的癡傻,所以心中的一塊大石頭就此落地。而司馬衷的皇儲之位之所以能夠穩固下來,賈南風是功不可沒的。
這便是司馬衷為何能夠繼承皇位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司馬衷的另外一個女人,他的“生理教師”——謝玖,也是他繼承皇位一大助力。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司馬衷的能得皇位也是“父憑子貴”。
司馬衷——父憑子貴 謝玖在教導司馬衷男女之事的過程中懷上了他的孩子。這個孩子便是司馬衷的第一個兒子,司馬炎的嫡系親孫子——司馬遹。
雖說司馬衷與司馬遹是親生父子,但是兩人可謂是雲泥之别。
據史料記載,司馬遹很小的時候便已經擁有了超越同齡人的智商,比一般的人聰慧很多,時人常常評價司馬遹有司馬懿的風格。
司馬遹五歲的時候,晉朝皇宮之中發生了一次大火,身為皇帝的司馬炎便在高台之上觀察火勢。看得正起勁兒的時候,司馬遹突然抓住了他的衣角,将他拽到了陰影之處。
司馬炎對此很是疑惑,便問司馬遹為何要這樣做。司馬遹則回答道:
“夜晚倉卒之間,應該防備非常變故,不應讓火光照見陛下。”
經此一事,司馬炎意識到自己的這個孫子絕非等閑之輩,于是對于自己這個孫子更加喜愛。曾當衆表示:“此兒當興我家。”
此話一出,明眼人都知道在司馬炎的心中,這個孫子隻要不死,那就是皇位的隔代繼承人。但是按照古代王朝的嫡長子繼承制,隻有他的父親司馬衷先繼承皇位,司馬遹才有繼承的資格。而這也堅定了司馬炎傳位給司馬衷的決心!
公元290年,晉太熙元年的四月二十日,晉武帝去世,作為皇太子的司馬衷便在兩個女人和兒子的幫助下成功繼承大統,是為晉惠帝。
然而在沒有了司馬炎的“協助”之後,司馬衷的癡傻才在其治國理政上表現得“一覽無遺”。
癡傻皇帝——司馬衷 司馬衷當政後,極其信任自己的皇後賈南風,幾乎将一切宮中事務都交予她處理,而得到大權後的賈南風,便開始在宮中胡作非為。
司馬炎曾經評價賈家之人“種妒而少子”,這一點在賈南風身上更是體現了淋漓盡緻。
據史料記載,由于賈南風身有暗疾,自從嫁給司馬衷之後,便一直沒能生子,所以賈南風十分的妒忌懷有身孕的其他嫔妃。
在其尚且為太子妃的時候,她每每在宮中遇到懷有身孕的嫔妃,便要用戟擊打其肚子,迫使其流産,吓得宮中懷孕的嫔妃都不敢露面,就連謝玖懷孕之時都要向司馬炎求情。
聽說此事後,司馬炎震怒,下令要廢掉賈南風的太子妃之位。
多虧當時的皇後楊芷極力勸誡司馬炎,賈南風的太子妃之位才保了下來。
可賈南風卻将楊芷的好心當做了驢肝肺,以為楊芷是在皇帝的身邊說她的壞話,從而對楊芷懷恨在心。
在得到宮中大權後,賈南風第一件事便是借司馬衷之名私下诏書,廢掉了楊芷的太後之位,并同時殺掉了一直阻礙她的太宰司馬亮,開始了其幹涉朝政的日子!最終,在曆經了賈南風的一系列操作後,晉朝各方勢力風起雲湧,八王之亂的第一階段就此開始。
當八王之亂最為嚴重的時候,半個中華大地都陷入了戰火之中,再加上災荒連連,餓死的百姓不計其數。
朝堂之上,朝中的大臣就向司馬衷禀報這件事,詢問該如何應對饑荒?
可是從小就愚笨的司馬衷哪裡知道怎麼治理饑荒,所以其思索了良久,對着滿朝文武說出了一句“千古名句”:
百姓無粟米充饑,何不食肉糜?(百姓肚子餓沒米飯吃,為什麼不去吃肉粥呢?)
此話一出,滿朝嘩然!至此,有識之士都心下清楚,如此混悖的皇帝根本就無力治理國家!
可即便宮外災荒連連、起義頻發,但造成這場變故的賈南風卻不知悔改,依舊在宮中借司馬衷的名号大肆幹政。
而這一次,當朝太子司馬遹成為了她将要迫害的目标。
司馬遹之死 與軟弱的司馬衷不同,司馬遹為人極其剛烈。自打賈後亂政以來,他便十分厭惡這個皇後。
當時賈南風有個侄子,名叫賈谧,很有文采,賈後很喜歡他,對他大為寵幸,準許他很多的特權。
有一次,賈谧去找司馬遹,司馬遹因為他是賈後的人對他很厭煩,所以直接撇下了他獨自去玩耍,絲毫沒有将他放在眼裡。
就因為這件事,賈谧對司馬遹産生了怨恨,常常在賈後身邊數落司馬遹的不好,甚至編造謊言說,司馬遹揚言要等賈後死後,殺害賈氏的族人。
久而久之,賈後便動了想要殺掉司馬遹的心思。
公元299年的十二月,賈後以司馬衷身體有恙為名将司馬遹騙進了宮中,并讓他吃下了特制的蜜棗将他灌醉。
随後,賈後拿出紙筆,引誘司馬遹寫下反叛的語句。
之後還沒等司馬遹醒來,賈後便已經拿着這份司馬遹醉酒之下寫出的字條呈給了司馬衷。
司馬衷在看了賈後呈上來的字條後,既不查明真相,也沒有叫人問哈。在向宮中的諸位大臣說了這件事後,便想要直接殺掉司馬遹。
一時間,畏懼賈後淫威的滿朝文武都默不作聲,唯有張華、裴頠兩人勇敢站出來勸誡司馬衷,證明那并非司馬遹的字迹。可惜愚蠢的司馬衷根本不聽,仍舊一意孤行!
而此時,賈後又假惺惺地站出來替司馬遹“求情”,要求司馬衷僅僅将司馬遹貶成庶人即可。于是司馬衷則對她的話言聽計從,将司馬遹貶為庶人。
次年,賈後為了能夠徹底安心,又偷偷派宦官孫慮處死了司馬遹。就這樣,曾經被司馬炎寄予厚望的司馬家中興之人,最終還是死在了自己愚笨的父親與狠毒的賈後手上。
不過,司馬遹并非白死,他的死也成為了賈後和司馬衷愚昧統治被終結的序幕。
一波尚平、一波又起 公元300年,晉元康十年,司馬遹之死激起了朝中大多權臣與皇族的反抗。趙王司馬倫借此事假造诏書殺掉了賈後,賈後亂政的時代就此終結。
次年,司馬倫又逼宮司馬衷篡位,将司馬衷立為太上皇。
幾個月後,司馬倫便又被齊王司馬冏、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颙、常山王司馬乂等皇族的聯軍擊敗,如此一來司馬衷又一次被扶持上位,成為了司馬家族新的傀儡,八王之亂由此愈演愈烈。
直到五年之後的公元306年,八王之亂才在無盡的厮殺中徹底終結。
同年十一月,誘發這一切的禍根——癡傻皇帝思司馬衷也悄然的死亡在了一個深夜中,從而結束了其荒唐的統治生涯。
結語 據史書記載,由司馬衷繼位而導緻的八王之亂總計長達了十六年,無數的百姓因為戰亂和饑荒而死。
更加可怕的是,八王之亂直接導緻了五胡亂華的産生,對原本強大且自信的中原王朝産生了劇烈的打擊,并引發了西晉王朝最後的滅亡。
若是單論這些,司馬衷絕對能夠名列中國曆史中的昏君之列。
可嚴格意義來說,卻又不能簡單地将司馬衷列入暴君或昏君之列,因為他并沒有做出什麼荒淫無道的行為,他隻是從頭到尾都被别人利用了。
但在古代封建王朝,愚蠢的皇帝有時比卻暴君更為可憎,這便是封建制度根深蒂固的劣根性與落後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