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下面有兩個兒媳婦,一個邢夫人,再一個是王夫人。且說那邢夫人并非賈赦原配,家族的大事小情她也不太參與。倒是這王夫人,在王熙鳳接手賈府管理事宜之前,一切都是她在打理。
王夫人出自賈王史薛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府,家庭背景自不必多說。平日吃齋念佛,也從未擺什麼架子,溫和恭讓。盡管家裡那些丫鬟小厮們愛議論是非,但也從未對她有任何閑言閑語。
可見,大家族裡出來的她,是真的不一樣。
然而,如此心善的王夫人,卻做了一件錯事,那便是金钏之死。雖說丫頭金钏跳井屬于自盡,但歸根到底還是要王夫人負主要責任。
我想,一生吃齋念佛,從未做過傷天害理之事的她,必然會因為金钏的死滿腹遺憾。畢竟,如果當初王夫人不那麼斬釘截鐵地把金钏趕出家門,一條鮮活的生命也就不會被逼死。
那麼,王夫人為何一定要趕走金钏呢?
一:趙姨娘前車之鑒,對丫頭的不當行為深惡痛絕王夫人對人向來和氣,可最不待見的就是趙姨娘。其實可以理解,雖說古代男人有個三妻四妾再正常不過,但任誰都不想跟另一個女人分享自己的丈夫。否則,皇帝的後宮也不會戰火紛飛。
尤其,奪走賈政的趙姨娘,曾經是賈府的下等丫頭。
所以,即便是寶玉主動捉弄金钏,她那一句“你忙什麼!金簪子掉在井裡頭,有你的隻是有你的,連這句話難道也不明白!”也會徹底讓自己推入深淵,它怎能不讓王夫人想起當年的趙姨娘呢?
趙姨娘在賈府的日子确實不好過,月例區區二兩銀子,而正房王夫人是她的十倍,且素日不被賈母賞識,兒子賈環也是不讨喜,他們娘倆處于整個大家族中,舉步維艱。然而,趙姨娘最大的底牌,便是她擁有賈政的寵愛。單憑這一點,就足以王夫人頭痛。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相似的情景再次上演,身為母親,她不得不妨。也許寶玉和金钏隻是小孩之間的嬉鬧,也許金钏隻是跟少爺開了個玩笑,但這種話王夫人是絕對當真的。
把情愛的萌芽扼殺在搖籃裡,其中不僅是王夫人對金钏不恥行為的鄙夷,而且多年來對趙姨娘的痛恨也一并轉嫁到這個小丫頭身上。
當年丈夫已經有過先例,如今兒子再遭此劫,王夫人無論是出于妻子還是母親的角度,金钏都是斷然留不得的。
二:大兒賈珠已故,寶玉是她今生的唯一依靠金钏還說了一句挺有意思的話:“我倒告訴你個巧宗兒,你往東小院子裡拿環哥兒同彩雲去。”
環哥是寶玉同父異母的弟弟,那彩雲也是王夫人手下的丫頭,而且平日已經心屬賈環。畢竟這個兒子不受寵,賈母他們也就随他去了。
但在這些大人眼中,寶玉可是家族的命根子。
金钏這席話,無異于把自己類比成金钏,把寶玉當做賈環。雖然兄弟二人都流淌着賈家的血脈,但賈環行事委瑣,一言一行都透露着趙姨娘的言傳身教,根本不像是大家族裡出來的公子。
賈珠是兒子中最有前途的一個,無奈天妒英才,二十歲不到就撒手人寰。寶玉是王夫人唯一的親生兒子,她如何能忍受得了讓寶玉走賈環走過的路。
寶玉所走每一步,都容不得出半點差錯。
其實,他的人生早已被規劃得清清楚楚。雖說王夫人對寶玉的功課從不苛求,那畢竟賈政已經在前狠抓了。她要做的,就是扮演好慈母的角色,這樣才不至于讓寶玉被兩頭施壓。哪個母親不希望自己兒子能夠金榜題名、光耀門楣,王夫人隻是不便明說而已。
而今,寶玉厭惡起了仕途經濟之路,隻想着沉醉在小女兒的溫柔鄉。黛玉剛進賈府時,王夫人就曾暗示她“我有一個孽根禍胎,是家裡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廟裡還願去了,尚未回來,晚間你看見便知了。你隻以後不要睬他,你這些姊妹們都不敢沾惹他的”。
可見,王夫人并不想讓兒子終日待在與胭脂粉钗隊伍裡。迎探惜、寶钗、黛玉、湘雲不是自家姑娘就是親戚,她作為太太不好說什麼,但是金钏是自己房裡的丫頭,如今堂而皇之挑逗起兒子來,王夫人必然怒火中燒。
她不恨兒子天性使然,而是歸咎到這些不檢點的丫鬟身上。那趕走,已經算是從輕處罰了。
三:暗許襲人,從未将其他丫頭考慮在内古代的富家少爺正式成婚前,大部分都有自己的通房丫頭,當年趙姨娘就是這麼一步步走過來的。寶玉生得漂亮,脾氣又好,很多丫鬟暗地都想通過這條捷徑來實現自己階級的躍遷。
畢竟,那時候女人沒有資格讀書參加科舉,出身基本就決定了你一生的大緻景觀。
所以,這才有了紅玉在怡紅院挑水劈柴之餘,還等待着機會進入屋内倒茶。也許這一舉動在現代人眼中為之不齒,但如果安安分分每一步都是死胡同,隻能作為一個粗役從早熬到晚,紅玉也就不再那麼荒唐。
有些事,結合當時的背景再去看,或許真的會包容很多。
金钏想必也有過這樣的預想,同屋的彩雲喜歡上了三少爺賈環,而自己的主子王夫人又是寶玉的親生母親,所謂近水樓台,金钏走在了很多丫鬟的前面。
湘雲來賈母小住時,就曾帶了四個戒指給丫頭們,分别是平兒、鴛鴦、襲人和金钏。王夫人身邊若幹下人,可隻給了金钏一人,而且那三個都是賈府丫鬟中的翹楚,可見,她的地位還是很高的。
隻是金钏不知道,王夫人已經暗中把襲人許給了寶玉。襲人那大而化之的性格,是極受婆婆欣賞的,素日照顧寶玉又是極其上心,雖從未公開,但王夫人已經悄悄把襲人的月例提到了侍妾的标準。
此時,金钏無論做什麼,都已是徒勞。
金钏的死,是時代的悲劇。丫頭們一旦被趕出家門,就被徹底釘在了恥辱柱上。王夫人做此決定,可見她的恨有多深。
向來吃齋念佛,心慈手軟,可在兒子的事上,王夫人一點也不馬虎。
愛有多深,此刻恨,真的便有多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