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一列火車通過300米的隧道需要20秒

一列火車通過300米的隧道需要20秒

汽車 更新时间:2025-02-09 19:00:17

  在越來越多的人享受着

  高鐵帶來的舒适和快捷的今天

  在我國的西南地區

  有一條普速鐵路

  曆經50多年風雨

  依然曆久彌堅

  這就是全長1100公裡

  曾開創了18項中國鐵路之最的——

  成昆鐵路

  成昆鐵路極盡蜿蜒之姿

  北起四川成都南抵雲南昆明

  要是你有興趣去數一數

  會發現這條全長近1100公裡的鐵路

  為跨越地形障礙

  一路竟要過橋梁991座

  穿隧道427條

  堪稱“奇迹之路”

  “20世紀人類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

  1984年12月,聯合國評選出

  “象征20世紀人類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

  其一是美國阿波羅宇宙飛船登月

  其二是蘇聯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第三大來自哪裡?

  沒錯,就是中國

  1958年

  連接四川省和雲南省的“成昆鐵路”工程

  創造了這個奇迹

  成昆線由成都至昆明

  行經四川盆地

  橫斷山脈、雲貴高原

  “當年,東線、中線、西線

  分别踏勘草測

  國家最終選定西線方案——

  地質條件極複雜、最險峻”

  86歲的中鐵二院原總工程師李澤民說

  成昆為何走西線?

  李澤民介紹,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靠近即将建設的攀枝花鋼鐵基地

  二是途經我國最大的彜族聚居區——

  涼山彜族自治州

  三是經過紅軍長征走過的地方

  而西線被外國專家斷定為“築路禁區”

  外國專家甚至預言

  “即使建成了

  狂暴的大自然也必使它變成一堆廢鐵”

  沿線不僅山勢陡峭、奇峰聳立

  而且深澗密布、溝壑縱橫

  地形和地質極為複雜

  幾乎出現了暗河、泥石流等所有地質災害現象

  地震烈度在7度以上的地段達500多公裡

  線路所經之處有“露天地質博物館”之稱

  鐵路設計難度之大、工程之艱巨

  施工之複雜,可想而知

  一列火車通過300米的隧道需要20秒(每一列火車經過這座橋)(1)

  橋隧密集,工程艱巨

  在這樣的地理環境下修建現代化鐵路

  必然橋隧密集,工程艱巨

  成昆鐵路的建設難度

  号稱是普通鐵路的4倍以上

  一列火車通過300米的隧道需要20秒(每一列火車經過這座橋)(2)

  1958年7月,成昆鐵路正式開工

  1970年7月1日,成昆鐵路全線開通運營

  建設曆時12年

  鐵路運營裡程全長1100千米

  地質鑽探達212000多米

  挖探13000米

  比較線勘測11000千米

  地質測繪1500平方千米

  ……

  成昆鐵路共有隧道427座

  平均2.5千米一座隧道

  隧道長度占全線長度的31.48%

  是當時我國通車鐵路隧道最多

  占線路總長百分比最大的一條幹線

  一列火車通過300米的隧道需要20秒(每一列火車經過這座橋)(3)

  在這裡,基本上沒有平地

  鐵路要想從這裡通過

  隻能采取艱巨的橋隧相連的形式

  有時甚至連建造火車站的平地都沒有

  所以隻能在施工圖上将火車站

  設計在隧道中或橋梁上

  建設人員來到這裡

  個個都變成了會飛檐走壁的“武林高手”

  他們通過大渡河時,一根鋼繩橫拴兩岸

  人懸空拉住鋼繩溜過去

  腳下是湍急的大渡河

  一列火車通過300米的隧道需要20秒(每一列火車經過這座橋)(4)

  修成昆鐵路時

  機械數量少,基本靠人力

  “一杆風槍,一把鐵鍬

  一輛推車,就是當時打隧道的工具”

  當年負責爆破的鐵道兵蔡方鹿說:

  “那時我們都唱

  ‘為了祖國修鐵路

  越是艱苦越幸福’

  有一百分的力氣

  要發揮一百二十分的幹勁”

  一列火車通過300米的隧道需要20秒(每一列火車經過這座橋)(5)

  孫劍明是鐵道兵5師25團5營22連戰士

  在九道拐隧道制立模闆時

  大塌方發生

  他和兩名戰友被砸在巨石下犧牲

  這時,距成昆線通車隻有兩個多月

  “當兵就要有犧牲的準備……”

  孫劍明犧牲後

  大家才知道他原來是

  四川省民政廳廳長的兒子

  他的父親強忍悲痛

  繼而對外孫女段海燕說:

  “咱們家第三代當兵的就是你了”

  于是,時年16歲的段海燕

  加入為祖國修鐵路的行列

  

  在修建中

  30多萬參建軍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成昆鐵路平均每公裡大約有兩名築路者犧牲

  沿線建有22座烈士陵園

  僅攀枝花到昆明不到300千米的

  鐵路就犧牲了525人

  半個世紀過去了

  每一列火車經過龍骨甸大橋時

  都要鳴笛30秒

  向當年為修橋而犧牲的烈士緻敬

  對這群為祖國而獻出生命的年輕人來說

  火車的汽笛聲是對他們最好的告慰

  一列火車通過300米的隧道需要20秒(每一列火車經過這座橋)(7)

  “為有犧牲多壯志

  敢教日月換新天”

  老一輩築路人逢山鑿路,遇水架橋

  改變了當時西南地區沿線2000萬人的命運

  譜寫了新中國鐵路史上的壯麗詩篇

  創造了世界鐵路建設史上的奇迹

  成昆鐵路開創了18項中國鐵路之最

  和13項世界鐵路之最

  在世界鐵路勘測設計建設史上也屬罕見

  1985年,成昆鐵路榮獲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守好成昆線

  建成成昆線,是一個奇迹

  守護好成昆線

  又何嘗不是奇迹?

  安全運行50餘年

  是鐵路職工交出的完美答卷——

  成昆鐵路并沒有成為某些西方專家預言成為廢鐵

  反而成了西南騰飛的鋼鐵大動脈

  和西南邊疆各民族的團結路

  友誼路和奔向小康的緻富路

  一列火車通過300米的隧道需要20秒(每一列火車經過這座橋)(8)

  成昆線通車以來

  鐵路線上的職工終年

  與蒼涼的大山和雄渾的金沙江為伴

  在“幹打壘”的房子裡

  在簡易的站台上

  在搖擺的列車上

  ……

  守護着這條來之不易的鐵路線

  山上的落石

  一向是成昆線的心腹之患

  成昆鐵路通車當年

  一支獨特的隊伍——

  孤石危岩整治隊随即組建

  爬山岩、攀絕壁、治危石

  4年後,整治隊第一任工長白清芝

  在安設天梯作業時

  保險繩被鋒利的岩石磨斷

  墜崖犧牲

  一列火車通過300米的隧道需要20秒(每一列火車經過這座橋)(9)

  1997年,戴啟寬和工友在成昆線上作業

  後來,戴啟寬接過整治隊的旗幟

  搜山掃石

  沿着金口河—烏斯河大峽谷

  戴啟寬帶着隊友爬遍所轄53公裡區域的大小山崖

  給1000多塊危石逐一編碼

  繪制出“孤石危崖系列圖”

  還标出一些“重點監護對象”

  一列火車通過300米的隧道需要20秒(每一列火車經過這座橋)(10)

  章顯容當了32年看守工

  在隻有兩條鋼軌和一個看守棚的

  K246防洪看守點

  一幹就是27年,直到退休

  無論晝夜寒暑、風狂雨驟

  在這300多米線路上

  她每天要走幾十個來回

  隻為監控崖壁上的風吹草動

  一列火車通過300米的隧道需要20秒(每一列火車經過這座橋)(11)

  “每次巡查完線路

  記下‘正常’兩個字時

  心中便有種成就感——

  我們就像是保衛鐵路的哨兵

  通往美好生活的幸福路

  自成昆鐵路開通的那一天起

  大涼山、小涼山

  再也不是以前的大涼山、小涼山

  “有的沒見過火車的彜族老鄉

  以為機車像牛一樣

  背起山草來‘喂機車’……”

  火車初進涼山的一幕幕

  涼山第一代彜族鐵路幹部吉史裡土曆曆在目

  在他眼中

  成昆線是“通往涼山的彜家幸福路”

  前段時候,在四川一列火車上

  旅客偶遇成群豬羊的畫面火了

  這趟從四川普雄開往攀枝花南的

  5633/5634次列車

  正是行駛在成昆線上的“慢火車”

  列車全程運行376公裡

  曆時9個多小時

  穿行于大涼山彜族地區

  途經27個站點

  從1995年起

  全程票價25.5元

  最低票價2元

  幾十年沒有變過

  因票價便宜且安全方便

  每當城裡趕集時

  沿途的村民們就會馱着土豆、背着農作物

  趕上“小慢車”

  進城趕集

  一列火車通過300米的隧道需要20秒(每一列火車經過這座橋)(12)

  帶着自家的農副産品出去

  賣個好價錢

  再順便買點米面油等必需品回家

  是老鄉們的日常

  為了滿足當地老鄉的需求

  列車還專門進行了改裝

  設置了1節家禽牲畜行李車廂

  一列火車通過300米的隧道需要20秒(每一列火車經過這座橋)(13)

  家禽牲畜行李車廂

  這趟“慢火車”以40km/h的速度

  穿過數不清的高山河谷

  連接起沿線27個車站和周邊的城鎮村莊

  接送一批批彜族老鄉

  往返于大涼山内

  它更像是人們的“綠皮公交”

  将方圓百裡的村莊

  如念珠般串起來

  一列火車通過300米的隧道需要20秒(每一列火車經過這座橋)(14)

  這列火車也成為了

  大涼山孩子們的“校車”

  每逢周末

  列車沿線的喜德站還會迎來大批學生

  他們都是住在列車沿線的彜族孩子

  每周末都會坐火車

  往來于家和學校

  一列火車通過300米的隧道需要20秒(每一列火車經過這座橋)(15)

  沿途各個鄉鎮的孩子們

  坐着“慢火車”往返學校

  “小慢車”也見證了

  一批又一批孩子

  通過教育走出大山

  新路,助力西南新發展

  成昆鐵路通車那一年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開建

  這裡的科研人員說:

  “成昆鐵路是通往

  太空之路的橋梁和紐帶”

  半個世紀以來

  成昆鐵路已然成為拉動攀西地區

  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

  它帶動了沿線大批城鎮的跨越發展

  在促進國防建設和航天事業中

  發揮着重要的戰略作用

  周邊城市的經濟發展

  由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50多年間

  鐵路部門多次挖潛擴能

  把成昆鐵路的運輸能力發揮到了極緻

  作為我國第一條實現内燃機車牽引的幹線鐵路

  2000年,成昆鐵路完成全線電氣化改造

  客貨列車改由電力機車牽引

  運輸能力提高1倍

  一列火車通過300米的隧道需要20秒(每一列火車經過這座橋)(16)

  1999年12月30日,成昆線雙流至攀枝花段電氣化通車

  據統計

  成昆鐵路四川段年發送旅客量

  由1971年的232萬人增長至

  2018年的857.6萬人次

  同期貨物發送量由467萬噸

  提高到2048.4萬噸

  時至今日

  成昆鐵路運量漸趨飽和

  既有單線雙向通行的成昆線

  已不能滿足客貨運輸需要

  增建複線提上日程

  2010年1月,成昆鐵路複線破土動工

  一列火車通過300米的隧道需要20秒(每一列火車經過這座橋)(17)

  2021年4月21日

  德昌隧道順利貫通

  成昆鐵路複線冕甯至米易段全線

  25座隧道全部貫通

  為成昆鐵路複線全線通車奠定了基礎

  成昆鐵路複線全線通車後

  成都至昆明列車全程耗時

  将從18小時壓縮至7小時左右

  将大幅提升西南地區鐵路運輸能力

  成昆鐵路也将因此再次煥發蓬勃生機

  一列火車通過300米的隧道需要20秒(每一列火車經過這座橋)(18)

  大路朝天,通衢南北

  西南大地上

  新老成昆線并行交會

  火車走筆

  镌刻下成昆鐵路半個世紀的風雲

  續寫着新的時代傳奇

  一列火車通過300米的隧道需要20秒(每一列火車經過這座橋)(19)

  新老成昆鐵路同框 羅成 攝

  來源: 共青團中央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