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8地理工作室
張老師13785036967
正文共245字5圖 閱讀時間1分鐘
一邊半濕潤、一邊半幹旱;一邊是森林、一邊是草原;一邊是農耕、一邊是遊牧;一邊建圍牆、一邊任馳騁;一邊人口密集、一邊人煙稀少……在華夏大地上,400毫米等降水線橫跨東北與西南,将兩側分成了截然不同的景象。
千百年來,降水線的相對穩定,使得兩側形成了特點鮮明的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對華夏文明産生了深遠影響。而不時的氣候變遷則使得降水線兩側的文明不斷碰撞、交融,在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中國氣象報記者 崔國輝
由氣候、地理因素造就的神奇分界線
在地圖上,将同一時間内降水量相同的各點連接起來的線,就稱之為等降水線。
我國具有顯著的季風氣候特色,境内降水主要源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和印度洋西南季風輸送的水汽。
從空間格局來看,我國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整體上呈現出從西北内陸向東南沿海逐漸增加的趨勢,與我國陸地地勢大緻相反。
我國陸地地勢自西向東可分為三大階梯:最高一級階梯主要包括青藏高原等,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中間一級階梯包括内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雲貴高原等,海拔在2000米到3000米之間;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一線以東以及雲貴高原以東屬于第三階梯,海拔降到500米以下。有趣的是,多年平均400毫米等降水線與這幾大階梯的分界線多有重合,說明它的形成與我國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不無關系。
在400毫米等降水線的東南方向,從太平洋、印度洋遠道而來的濕潤季風在穿越廣闊的第三階梯後逐漸失去力量,猶如強弩之末,難以翻越橫亘在眼前的大興安嶺—呂梁山—巴顔喀拉山—唐古拉山—喜馬拉雅山一線山脈。
在400毫米等降水線西北方向,從西伯利亞趕來的冷空氣則不斷南侵,在穿過西北内陸後順勢而下,與一路北進的太平洋及印度洋季風相彙,給第三階梯大部分地區帶來足夠的降水。
從降水圖上來看,我國多年平均400毫米等降水線起于大興安嶺西坡,穿過松花江流域,沿西遼河上遊、燕山山脈斜穿黃河河套,經黃河、長江上遊和西北諸河流域,直抵雅魯藏布江河谷。
以這條線為界,其東南為受季風影響的半濕潤地區,其西北為少受甚至不受季風影響的半幹旱地區。
自然條件和生産方式的差異,導緻以400毫米等降水線為界的農耕經濟和遊牧經濟處于對立的态勢。遊牧民族在生活資料不足的時候,經常入侵農耕區,農耕文明與遊牧的北方“馬背”文明之間的矛盾沖突,一直貫穿整個中國古代曆史。
農耕民族曾經不止一次地突破400毫米等降水線,但農耕生産方式向北最遠隻能擴展到這條線,因此農耕民族并沒有在草原地區建立長期有效的統治。而北方的草原遊牧部落也曾入主中原,但他們突破了這條自然環境劃定的界線後,也會感到自己的畜牧生産不太适合,要麼再返回草原,要麼轉化為農耕民族,并與草原新興遊牧民族形成新的對峙。
為抵禦遊牧民族的侵擾,确立一種退可守、進可攻的态勢,農耕民族曆盡千辛萬苦,修築了萬裡長城,創造出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
有趣的是,長城的線路走向,幾乎與400毫米等降水線重合。這恰恰說明,這條線是農耕文明的“生命線”。
時代更叠 氣候變遷 唯降水界線意義不改
華夏文明是當世延續最久遠的文明,它的形成離不開五千年來大大小小的文明一次次的碰撞與交融,而以400毫米等降水線為界長期對峙的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無疑是最重要的兩個。
根據史書中的記載,舜去世後将天下禅讓給了治水有功的大禹,夏朝從此開始。而現代考古卻發現,位于堯舜之都的陶寺文明實則是由發源于今陝西榆林地區的石峁文明所取代的。這其實是一次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碰撞,以遊牧文明戰勝農耕文明、農耕文明被迫南遷而告終。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氣候變化,或出現劇烈擺動,中原地區多有大的震蕩。而且,隻要氣候變暖,就會導緻農耕文明向北擴張;相反,氣候變冷,就意味着遊牧民族全面南下。
我國曆史上氣候曾發生冷暖的周期性波動,這導緻400毫米等降水線也随之波動,适農區和非适農區的邊界随之移動,處于農牧交錯帶的土地價值也随之變化,從而引起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交替南推北進。
在農業穩态社會和遊牧流動民族之間的長期互動過程中,也不乏在氣候暖化時期,農耕民族驅逐遊牧民族的例子,比如漢武帝逐匈奴于大漠以北,使得匈奴沿亞歐大陸一路向西,由此帶來了東方和西方兩大文明的早期互動。
再後來,西晉統一後出現政亂,遊牧民族趁機入侵,農耕文明被迫南遷。而入侵的遊牧民族則受到先進農耕文化的影響開始融入農耕文明,新的代表遊牧文明的柔然等部族便成了新生的遊牧文明代表,他們依然以400毫米等降水線為分界線。
另據科學考證,我國曆史上南北朝和元朝時期的遊牧民族大規模南遷都與當時的氣候變遷有關。
還有一個較為有名的案例發生在遭遇小冰河期的明朝。明朝時期氣候變冷,而之前的秦漢時期是中國曆史上的溫暖期。原來的宜農地區因氣候寒冷而糧食歉收,并逐漸淪為遊牧民族的牧場。而農牧分界線的南移最終導緻明朝修建的長城要比秦漢時期長城的位置更為偏南。這個現象在長城中段最為明顯:秦漢時期長城向北推進至河套以北,而明代則退至鄂爾多斯南端,向南移的幅度達2至3個緯度。但大大後退了的明長城,卻也最大限度地逼近了當時的400毫米等降水線。
這麼看來,不管是時代更叠還是氣候變遷,400毫米等降水線就在那兒,在将遊牧與農耕分隔兩邊的同時,靜靜地見證華夏文明的延續。
由400毫米等降水線劃出的農耕文明“生命線”
農業是利用植物的自然再生産過程獲得物質資料的生産門類,而植物的新陳代謝要求特定的日照、溫度和水分。因此,農業更容易受到氣候條件的制約,在生産水平低下的古代尤其如此。400毫米等降水線以東以南發育為農耕區,以西以北發育為畜牧區,其原因即出于此。
有人會說,位于西北内陸的新疆,既有長滿森林的地方,也有農區廣闊的地方,比如天山地區。但實際上,天山北坡因準噶爾盆地西部有缺口,便于從大西洋、北冰洋長途跋涉飄來的水汽進入,再加上山體擡升作用易形成降水,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天山南面則有巨大的青藏高原阻斷從印度洋和太平洋而來的濕潤季風,再加上南面為陽坡,蒸發量大,水分條件不宜農耕。
在大興安嶺、賀蘭山,同樣如此,凡降水量沒有達到400毫米的,要麼是草原一片,要麼寸草不生。它們的東坡,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的地方則是郁郁蔥蔥的景象。
可見,年降水量400毫米并不是一個枯燥的氣象數據,它對于指導人們進行生産生活具有重要意義,可以說400毫米等降水線劃出了農耕文明的“生命線”。
千百年來,400毫米等降水線相對穩定,再加上日照時間、土壤等因素,其以東以南的人們逐漸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社會,他們聚落而居,以安土樂天為最大的生活渴望。
其以西以北雖然有少量的内陸河與地下水灌溉的綠洲農業,但大部分地區降水量不足以支撐農耕作業,便形成了遊牧民族,他們無城郭、耕地,逐水草而居,全民善騎戰。
本文主要參考文獻:
[1]袁喆,嚴登華.1961-2010年中國400mm和800mm等雨量線時空變化〔J〕.水科學進展,2014(04).
[2]俞炜華,南文海.“400mm等雨量線”、長城與農耕遊牧民族的分界線〔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9(01).
[3]韓穎,侯向陽.農牧交錯帶的變遷、劃分及管理機制的探讨〔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1(10).
[4]劉洪來,王藝萌.農牧交錯帶研究進展〔J〕.生态學報,2009(08).
[5]王金朔,金曉斌.清代北方農牧交錯帶農耕北界的變遷〔J〕.幹旱區資源與環境,2015(03).
[6]李秋月,潘學标.氣候變化對我國北方農牧交錯帶空間位移的影響〔J〕.幹旱區資源與環境,2012(10).
[7]陳明星,李揚.胡煥庸線兩側的人口分布與城鎮化格局趨勢〔J〕.地理學報,2016(02).
鍊接》
與400毫米等降水線相關的那些分界線
400毫米等降水線是我國重要的氣候分界線,有許多自然、地理、人文的分界線與之有關。
半濕潤區與半幹旱區
半濕潤地區幹燥度在1至1.49之間,降水量一般在400毫米至800毫米之間。其中海南島西側降水量雖大于800毫米,但因終年高溫,蒸發量大,也屬此類。
半幹旱地區的幹燥度在1.50至3.99之間。降水量一般在200毫米至400毫米,蒸發量較大,包括内蒙古高原的中部和東部,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大部。
農業與畜牧業
400毫米等降水線以西以北,由于長期降水不足,并不适合進行農業生産,隻能開展畜牧業。而其以東以南,降水量滿足農業生産需求,促進了農耕文明的出現。
同時,400毫米等降水線附近地區為我國農牧交錯帶,該地區降水量年際變化大,幹旱和風沙天氣頻發,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帶。
森林與草原
一個地方有沒有森林的植被分布首先取決于降水量,年均降水量400毫米便是大多樹木生長所需水量的底線。
年均降水量在200毫米至400毫米之間,主要植被以草原為主,若降水量再少,就連草也無法生長了,隻能是荒漠。
地勢階梯分界線
地形因素對400毫米等降水線的形成有重要影響,來自海洋的濕潤季風每越過一級階梯都有很大損耗。
400毫米等降水線的北段和南段分别與第二、三階梯分界線和第一、二階梯分界線重合度較高。
胡煥庸線
胡煥庸線即中國地理學家胡煥庸在1935年提出的劃分我國人口密度的對比線,該線在某種程度上也成為目前城鎮化水平的分割線。
這條線從黑龍江省黑河市到雲南省騰沖,大緻為傾斜45度的直線。該線的東南側以平原、水網、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為主要地理結構,降水量普遍大于400毫米,适宜人類生存。
來源:中國氣象報
責任編輯:安焱
推薦一本書,非常值得一讀:
2019年4月18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