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中波
關于蘇轼的籍貫,多數人是從詞典上了解到的:蘇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東坡居士,漢族,北宋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代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
但是,曆史的“蛛絲馬迹”表明,蘇轼跟河北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他就是河北人。這一點,你還别不信。
密碼一:趙郡蘇轼
“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蘇轼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在署名時常署“趙郡蘇洵”、“趙郡蘇轼”、“趙郡蘇氏”,有人誤認為他們是趙縣人。其實,“三蘇”的祖上是栾城人,因為曆史上栾城是趙郡屬縣。趙郡郡治所在地即今之趙縣。趙郡始置于北魏,郡治平棘(今趙縣),領平棘、房子、高邑、廮陶、元氏、栾城,東魏、北齊、北周沿舊郡,領栾城,隋初罷郡為州,隋大業三年(607年),改州為郡領13縣,栾城為其屬縣,唐初改郡為州,栾城仍屬之,唐大曆三年(768年),栾城改屬恒州(今正定)。
漢代的蘇建,功封平陵侯,定居于陝西武功縣,其子孫稱平陵系,又稱武功蘇氏。東漢順帝時,蘇建八世孫蘇章先後任冀州刺史和并州刺史,為官清正,摧權折豪。其子蘇璿、孫蘇琪在邯鄲做官,有功于民,遂定居于栾城南趙村一帶,成為趙郡蘇氏之祖。趙郡蘇氏繁衍到唐代,更是出了一位身居相位的佼佼者——蘇味道。
蘇味道(648年-705年),唐高宗、武後時期曾兩度為相,處事委曲求全,模棱兩可,但文學方面頗有成就,善詩歌,長于五言律,多寫景詠物。其中《正月十五日夜》被譽為“千古元宵詩第一”。神龍元年(705年)正月,宰相張柬之擁立中宗複位,斬殺了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張昌宗,蘇味道也因黨附于張氏兄弟而被貶為眉州刺史。不久,他又複遷益州大都督府長史,但尚未成行,就病死于眉州,終年58歲,朝廷追贈他為冀州刺史。歸葬栾城,其墓所在地叫蘇邱村。留一子居眉州,終成一脈。
蘇轼在為其祖父蘇序所作《蘇廷(蘇序别名)評行狀》中寫道:“公諱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其先蓋趙郡栾城人也。”
蘇轍為其兄蘇轼所作墓志銘中曰:“蘇自栾城,西宅于眉。”蘇轍本人文集即命名《栾城集》,可見對故鄉的思戀非同一般。
所以說蘇轼祖籍河北、祖籍栾城,是一個确鑿的事實。
密碼二:出守中山
時間流轉到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曆經名震京師、一帆風順、烏台詩案、東山再起的蘇轼,遭遇人生巨大的悲涼。這一年,56歲的蘇轼相繼失去了兩個最重要的女人,一個是第二任妻子王潤之,另一個是皇太後——政治上最重要的護佑者。一直親近新黨的宋哲宗開始親自主政,作為舊黨的蘇轼立即被冷落,新黨也趁機排擠他。蘇轼早已厭倦了朝廷内的紛争,主動請求外放。哲宗順水推舟,便把禮部尚書蘇轼打發到了當時距離宋遼邊界不遠的定州(戰國中山曾定都于此)任知州。
當年10月,蘇轼走馬上任。他并沒有把自己的榮辱得失看得太重,而是以“忘身憂國之心”(《朝辭赴定州論事狀》),全力推行“豐财”、“擇吏”、“強兵”、“富民”的主張。正如蘇轼所說,“出守中山,謂有緩帶之樂,而邊政頹壞,不堪開眼,頗費鋤治”(《與錢濟明二首(之一)》)。一是整饬軍紀、嚴明法紀、懲惡布新,查處了一批貪官污吏;二是強兵保境,組建了鄉村民兵組織“弓箭社”,實行軍民聯防;三是扶危濟困、開拓生産,實行災年免稅五谷、開倉貸米,候豐年以新還官。這一系列舉措,造福了一方百姓,穩定了一方天下。
蘇轼勤于察訪民情。一天,他來到定州城北一帶巡訪,看到沼澤片片,雜草掩蓋着沃土,靈機一動,責專人到南方運來稻種,并親自向農民傳授水稻的插秧、栽培和管理技術,使昔日的荒灘變成一塊塊稻田。過了些日子,蘇轼下鄉巡訪又路過這裡,聽到農民在唱:“蚊子咬哇螞鼈鑽,撓窪苦哇插秧難,眼看水荒變成了米糧川。唱不盡的插秧歌,心裡喜滋滋的甜。”他将詞曲記錄下來,稍加整理,定名為“插秧歌”。
任職期間,蘇轼還廣為植樹造林。他非常喜歡北方的大槐樹,曾在“雪浪齋”院裡親手栽種了兩棵。曆經千載,至今枝繁葉茂,東面那棵,側枝向兩側伸展,猶如鳳凰展翅;西面那棵則挺拔高聳,猶如神龍遊天,故定名為“神龍”、“舞鳳”。
在來定州的路上,蘇轼見兵士們赤足涉水、松明照路的情景,十分惋惜本為“千歲之質”的松樹被“斤斧”“摧而為薪”,便想物盡其用,發揮其釀酒之功能。到定州後,他就組織匠人用松枝和泉水“制中山之松醪”,并作《中山松醪賦》立碑傳世。
一天,蘇轼在中山後圃(今定州中學院内)偶得一石,黑質白脈,中涵水紋,宛若山水畫卷,百泉涓湧、浪花飛濺,遂名“雪浪石”。蘇轼得此石如獲至寶,先後賦詩二首,其中一首寫道:“太行西來萬馬屯,勢與岱嶽争雄尊,飛狐上黨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黃昏……畫師争摹雪浪勢,天工不見雷斧痕,離堆四面繞江水,坐無蜀士誰與論……”之後,文人騷客便紛至沓來,欣賞歌詠雪浪石。
定州雪浪石。
密碼三:曲陽石刻
蘇轼素愛探幽訪古,定州任職期間,曾幾次造訪曲陽(當時隸屬定州)。
濟渎岩,位于曲陽縣西北1.5公裡處的獨古莊村,為曲陽八景之一。一次,蘇轼偕同好友張舜民,一起來到濟渎岩。張舜民自号浮休居士,文風與蘇轼相近,輾轉任職中央與地方,也曾遭貶。二人看見流水鳴禽,綠樹映翠,山石缥缈,觸景生情,蘇轼提筆揮毫,在南岸的崖石上寫下“浮休”二字。
此中真意,或是共歎身世飄零,取張舜民自号以求應和;或是感慨自身年近花甲,人生不過百年,何時能停止漂泊,尚未可知。之後,蘇轼又借景抒情,寫出《行香子·述懷》詞一首:“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需滿十分。浮名浮利,休苦勞神,似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取天真。幾時歸去,做個閑人。背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曲陽北嶽廟是曆代帝王祭祀北嶽恒山的地方。廟内現存兩通蘇轼題名的詞碑,漢白石玉料,面東并立。左側碑刻蘇轼手書的《行香子·述懷》,右側碑刻蘇轼手書的《滿庭芳·歸去來兮》:“歸去來兮,吾歸何處?萬裡家在岷峨。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坐見黃州載閏,兒童盡夢語吳歌。山中友,雞豚社酒,相勸老東坡。雲何?當此際。人生底事,來往如梭。待閑看,秋風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細柳,應念我莫剪柔柯。仍傳語,江南父老,時與曬漁蓑。”詞意與《行香子·述懷》一脈相承,表達了自己失意坎坷、無法掌握命運的痛苦,以及在逆境中曠達超脫、随遇而安的淡泊心态。
密碼四:谪官過真定
正當蘇轼在定州勵精圖治、大展身手之際,他再一次遭遇彈劾——紹聖元年(1094年)閏四月初三,突接朝廷诏令,“依前左朝奉郎,責知英州(今廣東英德)軍州事”。按宋制,“責知”某地,馬上就要啟程的。蘇轼不敢遲疑,當即收拾行李,帶領家眷南下。
蘇轼奉調路過真定(今正定)的消息早已傳得滿城皆知。一位名叫褚承亮的少年更是欣喜萬分,天剛亮,便拿着自己寫的文章早早趕到了蘇轼所在的驿館求見蘇大人。雖然行程緊迫,但蘇轼愛才心切,立即接待了褚承亮。一看到褚承亮的文章,蘇轼大加贊賞,對其文風、文辭悉心教誨,并勉勵他繼續努力。史料這樣記載,“蘇轼自定武谪官過真定,承亮以文谒之,大為稱賞。”
褚承亮得到蘇大人首肯後,更加努力刻苦學習,學業精進。宣和五年(1123年)秋,褚承亮參加鄉試,同試者800餘人,褚承亮為第一名。第二年,參加會試,即進士及第,出任易州戶曹……
臨濟寺,坐落在真定城内,在佛教禅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影響到社會的方方面面。蘇轼,就是臨濟寺的一名俗家弟子。臨濟寺的名僧名記錄當中,就載有蘇轼、蘇轍兩兄弟的名号。
在真定短暫駐留期間,蘇轼便去造訪臨濟寺,賦詩作畫。史料記載,臨濟寺“三門下有東坡墨竹綠筠軒詩石刻,極為精妙。”隻可惜,宋金戰争中,臨濟寺被破壞一空,東坡先生的石刻也未能幸免。如何“精妙”,隻能想象了。
密碼五:臨城道中作
車馬繼續南行,進入臨城境内。故人家鄉,怎能不歇歇腳呢?
王适、王遹二兄弟,臨城兩口村人。熙甯十年(1077年),兄弟二人曾赴徐州求學于蘇轼,成為其學生。元豐二年(1079年)7月,在湖州上任才三個月的蘇轼被人誣陷,京城來人抓他,諸多好友怕受牽連都躲了起來,隻有王适兄弟不但不走,還設宴為其餞行,并照顧他家眷多年。後來,蘇轼親自做媒讓王适娶其弟蘇轍的次女為妻。1089年,王适英年早逝,蘇轼為其撰寫墓志銘。
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蘇轼或許還想到:自己當初到定州任職時,也曾路過此地,隻不過,那幾天,大風呼嘯,沙塵漫天,西邊不遠處的太行山都看不清楚,感到很遺憾。這次不一樣了,天氣轉晴,萬裡無雲,太行山上草木清新,岡巒逶迤連綿,翠崖岫谷如在眼前。這或許是一個好兆頭吧?遭貶之人沒人願意看上一眼,隻有千裡太行送我到南方赴任。多麼希望,我不要像柳宗元那樣長期困在貶所愚谷,而是像韓愈那樣轉危為安,很快返回衡山。即興賦詩一首《臨城道中作》——
逐客何人著眼看,太行千裡送征鞍。
未應愚谷能留柳,可獨衡山解識韓。
蘇轼難得有一份好心情,遊覽了普利寺、普利寺塔,乘舟環遊汦河。入住普利寺院,與方丈對燈而坐,徹夜長談,好不投機。第二天,蘇轼謝絕方丈挽留,将随身攜帶的《前赤壁賦》手稿,贈與方丈,拱手告别……
車輪滾滾,河北的風物在身後越來越遠。蘇轼人生的大江在河北境内做短暫迂回之後,奔向南國。直到64歲病死常州,他再也沒有回到京都(開封),再也沒有回到河北這片土地。
蘇轼駐留河北僅僅半年多點,但是文化遺産甚多。他當年釀制的中山松醪酒,傳承至今,多次榮膺國内外大獎;他當年創編的稻秧歌,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他當年珍愛的雪浪石,後人多有瞻仰;東坡雙槐,成為定州一大景觀;曲陽石刻、臨城詩作,不知引發多少人的共鳴;真摯的師生情緣、鮮明的人格魅力,又不知為多少人傳為美談……
有時候,我會想,關于蘇轼的籍貫問題,不能太較真,那樣就格局太小了。2000年,法國《世界報》在全球範圍内評選出公元1001年至2000年中的12位世界級傑出人物,蘇轼成為中國唯一入選者。可見,蘇轼不僅僅屬于河北、屬于四川、屬于中國,更屬于世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