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語文課堂教學目标及方法

語文課堂教學目标及方法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7-25 03:19:02

  口 湯勝

  初中語文階段教學目标分别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與綜合性學習等五方面進行了規範與要求,其中既有定量目标,但更多地是定性目标。分階段目标是對課程總目标的進一步分解和細化,是每個教學階段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的指引和定位。

  語文課堂教學目标及方法(語文高效課堂之一)(1)

  比如,初中階段閱讀部分階段目标有15項内容,其中第一項是“能用普通話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著名特級教師窦桂梅在教授《秋天的懷念》時,就以“正确、流利、有感情”作為課堂朗讀教學目标,引導孩子們在朗讀中感悟文本深處深沉凝重的情感,從課堂教學實踐能夠看到,孩子們在朗讀中體悟、體驗的過程是那麼的細膩、感人。

  但目前,語文課堂教學普遍存在着目标體現不明顯的問題。之所以說體現不明顯,是因為作為語文教學,教學目标在教學設計中是存在的,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無法讓學生清晰地感知,學生如果在學習過程中都無法感知學習目标,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和感受就無法作為知識系統地固化下來。

  鄭桂華老師曾總結了一些語文課堂教學目标方面存在的問題:

  1.教學目标錯位。如,教師教《花的話》一文,其設計是讓學生了解幾種花,扮演一種花說說自己的想法;教《想北平》一文,讓學生了解一下北平的開闊、大氣等;教《中國石拱橋》,就讓學生走進橋梁展覽館,開個交流會。

  2.教學目标大而空。如,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系曾對一所重點中學所展示的35份教案作過一次統計,“發現5份無目标陳述,其餘30份陳述目标常使用詞語是‘掌握’、‘了解’、‘培養’、‘理解’。這些詞語所表達的教學意圖是含糊的。”(注:皮連生主編《學與教的心理學》第三版,250頁,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3.教學目标多而雜。如有位教師教《故都的秋》,其教案列出的學習目标大大小小不下十幾個:

  教師課後反思的标題“守望心靈的明月”所暗示的目标:理解文章主旨,培養純淨、樸素、自然的情感。

  “案例題旨”所設定的教學目标:教師探索散文教學的規律;學生學會自主閱讀散文。

  “案例背景”所描述的教學目标:感受文章的“秋意”、“秋情”;體會文章“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領會對故都乃至對祖國深沉的感情。

  “理論思考”中強調的教學目标:(學生)體會文章豐富的内涵,鑒賞文章的語言,體會文章的美學價值,(教師)嘗試“創設情景——整體感知”閱讀模式學習散文;(學生)掌握經典散文的解讀方法。

  “案例實錄”中所體現的教學目标:體會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領會散文主旨,把握文章内“情和景的關系”,辨析段落的中心句,體會中心句與文章主旨的關系、學習關于中心句類型的知識,辨析修辭(比喻、對比)手法的區别。

  教師在案例分析中提到的教學目标:學習抓住景物特點,有層次地描寫景物,通過景物描寫表情達意的寫作技巧;獲得審美經驗等等。

  (注:鄭桂華著《語文有效教學——觀念·策略·設計》第一版,55-57頁,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當然,目前對語文教學目标認識也有一些誤區,認為語文課時教學目标就是“教什麼”的問題,這是将語文課時教學目标和教學知識混為一談了,課時教學目标是在課程目标的指引下,在課程分階段目标、單元教學要求和文本教學内容的基礎上,對學生學習及教師教學的方向性定位和成效性定量或定性,也就是說,不僅要指出“教學什麼”,還要明确“教學到什麼程度”。而教學知識是學習内容的具體化,教學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主要是概念性及認識性知識),程序性知識(主要是操作性、技能性知識)。如,教學目标“能用普通話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除了教學知識“正确地讀”、“流利地讀”、“有感情地讀”,教學目标設定還要思考怎樣才能做到這三點的問題。

  語文課堂教學目标及方法(語文高效課堂之一)(2)

  ——選自《語文高效課堂——基于目标·知識·活動的研究》

  作者介紹:湯勝,中學語文正高級教師,享受省政府津貼,全國特色教育先進個人,省優秀教師、省師德先進個人。《橋之美》獲中央電教館首屆數字資源應用課堂教學評比一等獎,個人獲“最佳人氣”單項獎。長期從事初中語文課堂目标教學研究,先後出版學術專著《語文高效課堂——基于目标·知識·活動的研究》《目标引領、活動達成——初中課堂精品課例展示》《初中語文目标教學淺論》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