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古話叫“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要是走一百步就能長命百歲,那麼走一萬步呢?豈不成仙?
當然是不可能的,這句話的本意是叫你吃過飯不要繼續坐着,适當地起來站一站,到廚房刷刷碗,到陽台看看風景,總之就是要把肚皮放松一下,換個體位,給食物充分的時間消化。如果你要走1萬步,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了,除了需要血液供應,還需要腿部肌肉配合,必然會影響腸胃消化,所以有的人吃過飯後着急去散步,結果走路沒有幾分鐘就感覺腹痛,就是胃部被牽扯颠簸了,長期如此對腸胃不好。
今天,我們要說的不是腸胃問題,而是走一萬步這件事到底對身體有沒有好處?為什麼有的人說走路後變瘦了、身體更好了,有的人卻說自己把關節走壞了,到底是怎麼回事,今天不妨來看看,尤其是每天曬步數的人,看仔細了。
就拿門診醫生來說,每天基本都是坐着的,想走一萬步真的很難,當看到“日行萬步有益健康”這個說法時心裡有點着急,這可怎麼辦啊,遠遠不達标啊?冷靜後我開始思考,為什麼要走一萬步?而不是六千步,七千步?于是我開始在網上搜索“萬步走”的來源,結果就差喊一句“你居然騙我!”
“萬步走”本質上是商家的營銷手段 事情的真相在一部紀錄片中,如果你沒有看過,可能永遠都會被蒙在鼓裡。日本上一次舉辦奧運會是在1964年,那個時候人們的運動熱情非常濃郁,商家想趁着這次機會大撈一筆,于是推出一款計步器,号召大家參與運動健身,但是以什麼名目呢?聰明的商家想到了一招,将運動數量和健康綁在一起,他們當時調研過,普通人每天走三四千步,那麼,如果想産品熱銷,最起碼得“一日一萬步”。
看到這裡是不是好像明白了什麼,原來,這個概念最先提出來的是廣告商。
如果你真的每天走路超過1萬步,可能會發生什麼呢?
急性滑膜炎拇趾外翻關節磨損半月闆撕裂跖骨頭缺血性壞死症扭傷 案例:張女士是一名美妝品牌導購,工作時間大多是站着,她特别喜歡運動,下班後會去健身房鍛煉,節假日還和朋友去爬山,步數排名一直是前三。這兩天她感覺前腳掌有些疼痛,以為是高跟鞋穿久了,于是換了一雙矮點的粗跟鞋,情況并沒有好轉,一腳踩下去還是很疼,到最後越演越烈,甚至不能長時間站立,沒辦法隻好和公司請假到骨科檢查。
骨科醫生檢查後發現張女士得的是跖骨頭缺血性壞死症,疼痛部位在前腳掌第二個腳趾骨頭處,由于長時間走路、站立,骨頭出現炎症,已經有壞死迹象,除了銷售人員,還有可能發生在教師、運動員、建築工人身上,如果發展到晚期,就要把壞死的骨頭切除,置換人工關節。
提醒大家,不管是哪個關節部位,出現疼痛、腫脹、麻木都要引起重視,盡快拍片檢查,減少活動和負重,及時治療。
“萬步走”并非人人适合,有三類人要謹慎,量力而行 ①盆骨不穩定的人,這類人走路總是搖搖晃晃,不适合長時間走路,骨折愈合不全,産後骨盆松弛,先天骨盆畸形的人要多注意。
②走路腳掌用力大,或左右腳受力不均勻。比如說腳印比較深,或者走路時總會發出“啪嗒啪嗒”很響的聲音,這種姿勢對膝蓋和腳踝的沖擊比較大,要控制走路步數。
③走路擺手幅度大,并且擺動弧度不一緻,走路太多可能會導緻腰痛、肩痛。
如果你有以上三種情況,就不要追求萬步走了,科學地走路更重要。科學家研究發現,正确地、适度地走路,對膝蓋的損傷比較小,如果你是健身達人,在走路的基礎上可以做點别的,沒有必要一直走路,如果你是運動小白,更要掂量掂量,走個四五千步就差不多了,剩下的可以騎車、遊泳,多來點花樣。
福建南安市在今年五月份舉辦了“第三屆老年人萬人萬步走”活動,對于這種官方的活動我暫且不做評論,但是要提醒各位老年朋友,一定要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别逞強,走路别貪多,感覺累了就停下來歇一歇,平時在家裡鍛煉,每天走個五六千步就足夠了,走路對身體好是建立在适度的基礎上,小心過猶不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