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的《新财富 500 富人榜》上演了一場财富縮水、遷移大比拼。
《新财富 500 富人榜》
财富最快跌落 50 人名單上,互聯網大佬上演排排坐。
快手兩位創始人帶頭,黃峥、馬雲、陳睿、王興财富縮水均超40%。50 人名單中,小米集團雷軍家族和 5 高管“小團圓”。
16.5 萬億的總榜上,财富開始大規模遷移,“制造業-地産業-互聯網”成舊人,“新能源、新科技、新工業”等“智造”賽道鳴槍。
前十強半數換人,鐘睒睒 4983.5 億繼續作龍頭,甯德時代曾毓群從去年的11 位上升到第 2 位,“甯王”系兩人進入前十,出現37 人霸榜。
馬雲退隐後,互聯網在前十的名單上僅剩馬化騰、張一鳴、黃峥、丁磊。雖然39 歲的張一鳴财富激增 1200 億,但難掩行業疲态。其中,黃峥财富消失了近 3000 億。
視角回到個人,造富機器始終沒有停機,16 名年輕富人上榜,80後密度增加,最年輕的年僅 26 歲。
他們當中,有人抓住了機會,有人被機會抓住,在具體的職業選擇上,他們做對了什麼?
我們選擇了三位 80 後年輕富豪,來自新貴米哈遊的蔡浩宇,站上新賽道的理想創始人李想,以及來自實業的新希望創二代劉暢,看一看他們的職業路徑故事。
蔡浩宇:不喜歡的事情半點都不想做
在《2022 新财富500 富人榜》上,米哈遊貢獻四位富豪,CEO 蔡浩宇以553.5 億元财富首次上榜,排名第 73 位。
榜單上,排在這位 35 歲的CEO 前面的是李彥宏,而大家熟悉的小鵬、理想、蔚來的創始人都排在後面。
(配圖:蔡浩宇)
因為錯過米哈遊而後悔的投資人,在采訪中反複強調,“蔡浩宇跟張一鳴一樣的level”。
把事業建立在二次元文化上的蔡浩宇在 2016 年之後就“宅”了起來,不再在社交媒體上活躍。
在那之前,他跟 B 站CEO 陳睿一樣,喜歡在知乎活動。在“該不該把興趣當作事業”的問題下面,他回答:
忍不住水一貼,本喵就是把興趣當作事業,感覺十分Happy。作為一個喜歡的事情可以幹的很好,不喜歡的事情半點都不想做的人,隻有這個選擇看似是有解的吧。
唯一壞處就是,休息時間比較無聊...還不如去上班!
(配圖:知乎截圖)
這個回答也是蔡浩宇職業經曆的概括。
蔡浩宇 1987 年出生,5歲之前就跟着身為計算機老師的父母進了機房,無師自通學會了在計算機上玩遊戲。
7 歲那年蔡浩宇有了第一台電腦,8歲就開始靠計算機做動畫拿下一連串獎項,12 歲成了中國少年科學院首批小院士。
當我們說 00 後是互聯網原住民的時候,蔡浩宇可能會露出迷之微笑。
青春期之前,蔡浩宇的世界裡已經出現了職場人夢寐以求東西,一個過硬的可以支撐事業的技能,和一個可以延伸為事業的興趣。
1995 年,動漫作品《新世紀福音戰士》(簡稱 EVA)在日本開播,并在1999 年被引入國内。
在黑白電視年代,蔡浩宇和米哈遊的核心用戶們由此被打上烙印。若幹年後,他們在《崩壞學園》和《原神》世界裡彼此認識。
(配圖:動漫作品《新世紀福音戰士》(簡稱EVA))
移動互聯網萌芽的暧昧時期,蔡浩宇發現,App Store暢銷榜上的遊戲沒有一款是想玩的。23 歲那年,還是研究生的蔡浩宇萌生了想做自己喜歡的遊戲的念頭。
EVA 技術,成就了他的首個公開作品。
當時蔡浩宇在一家公司實習,他們宿舍的小團隊開發了一個名為Misato Engine 的 Flash 遊戲引擎,這個奇怪的名字就來源于EVA 中的重要角色葛城美裡(Katsuragi Misato)。
(配圖:葛城美裡(Katsuragi Misato))
蔡浩宇“傻乎乎地跑出去跟公司的制作人講,用它做一款2.5D ARPG 遊戲多牛”,結果打道回府。
不過,這款作品還是幫助蔡浩宇在比賽中獲獎,甚至收到了主辦方的offer。隻是,HR 看完簡曆說:“你還沒有畢業啊!”
一個思想超越當下的人,是沒有機會給别人打工的。
2011 年後,雙創時期的大學校園裡活躍着無數創業項目,24 歲的蔡浩宇跟劉偉、羅宇皓成立米哈遊工作室,并拿到上海市科技創業中心大學生創業基金會“雛鷹計劃”10萬元資助。
《崩壞》系列的開端《fly me 2 the moon》成為首款産品。
(配圖:《fly me 2 the moon》)
2012 年米哈遊成立,《崩壞學園》正式上線。米哈遊的三位創始人擺脫了學生身份,進入創業大軍。
《崩壞學園》前期并不順利,三個人拿着4000 元的工資,度過了唯一一段苦日子。
如果你不能理解二次元的文化,就不能理解一個角色衣服的美術調整可以給用戶帶來多大吸引力,也就不能理解為什麼無數年輕人在《原神》裡氪金。
(配圖:玩原神的青少年)
來自斯凱網絡的 100 萬投資幫助米哈遊度過了困難時期。三位技術宅走進用戶當中,了解用戶的想法,根據用戶的反饋調整角色的美術,最終把産品數據拉了回來。
有報道顯示,《崩壞學園》上線當年下載了 30 萬次,為三個人賺取了近60 萬元。
蔡浩宇收獲的不隻是工資,米哈遊的方法論也開始形成。
“從《崩壞》系列到《原神》,米哈遊的作品無不透露着蔡浩宇的個人審美與風格。”
2014 年年初,《崩壞學園 2》上線,全新的玩法和美術升級再次迸發号召力,上線一個月後流水超過一千萬,年營收9500 萬元。
這種美術風格的改變,來自于蔡浩宇個人的精準判斷。
2014 年 7 月,蔡浩宇熬夜看完了EVA 大電影,跟所有粉絲觀衆一樣,最後字幕滾完才離場。
在第二天的媒體會上,蔡浩宇還沒有從電影的氛圍中出來,他講到了米哈遊如何保證純正的美術風格,話裡話外透露着濃濃的動漫語氣。
“一開始我們要奠定遊戲的美術風格要純正,味道要是對的。怎麼才是對的?對我們團隊來說,我覺得對的就是對的。”
兩年後,《崩壞學園 3》公測,米哈遊已經成為美工超神的大公司,累計用戶2200 萬。
《崩壞》系列自始至終緊跟 EVA 的腳步,從EVA 每季的海報、到動漫主角的衣服和發色,都能在遊戲中找到那個“味道”。
從一開始 7 人的小團隊,到後來幾千人的大公司,這種“對的味道”一直能夠被執行下去。
《米哈遊員工手冊》給我們展示了一個扁平自組織的公司架構。正是這樣的架構,保證了蔡浩宇靈活而全面地“微管理”。
一個扁平的架構可能不是最高效的,但一定是最敏捷的。它保證了信息可以最快地向中心彙集,也保證了來自中心的判斷——“我覺得對的”——可以最快地到達末端。
當這個中心的算力足夠強大,他就有了持續地把自己的想法變成現實的能力。
一位米哈遊的早期投資人感慨,蔡浩宇真是對未來持續下注的人,崩壞系列賺錢,想着是不是能分紅,蔡浩宇咣當一下從十億人民币利潤裡先拍出一億美金出來做新項目(原神),剩下的錢得維系崩壞系列的正常運轉。
80 後技術大佬的創業故事中,天才總是能在關鍵的曆史時刻預測未來,做出正确判斷。
蔡浩宇故事的不同之處在于,這是一個技術服務于興趣的故事,一個“不喜歡的事情半點不做”的故事。
米哈遊的終極目标是造一個“崩壞神域”,比現實更加“真實”的虛拟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每個人都有“空想具象化”的力量,海中想象的東西可以被生成出來。
李想:“我行我就上”
當一個高中生站上了風口,他能夠走多遠?李想是一個答案。
《2022 新财富500 富人榜》上,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以 478.4 億的财富排名第83 位。
(配圖:李想)
李想 1981 年出生在石家莊,他的父母均畢業于中央戲曲學院,一個是劇團的導演,一個是學校老師。在這樣的家庭裡長大的李想,學曆停留在高中。
初中時李想成績很差,但喜歡電腦知識,“買遍了市面上所有的電腦類報紙和雜志”,升入高中後又有了第一台電腦。
那是 1996 年,網易和騰訊還沒有成立,他的那台奔騰133 價值 8000 塊。
撥号上網的李想成了第一批網民,很快發現了不對勁。
“報紙雜志上寫的非常不靠譜,他們寫的 90% 狗屁都不是。”
“我行我上”的故事開始了。
李想寫了一篇怎麼選電腦、選顯示卡的文章,被《電腦商情報》全文整版刊發,拿到了600 元的稿費。很快,主流的 IT 媒體《電腦報》、《計算機世界》等都成了他的投稿對象。
時機剛好,個人網站開始出現,李想注冊了顯卡之家,研究起了流量密碼。
李想發現,幾乎所有的同行都是躺平的狀态,網站更新不及時,用戶常常看無可看。
他把網站做到頭部的方法很簡單,在每天 6 點之前更新完内容,用戶早上一打開電腦就能看到新文章。通常用戶看完之後,其它網站才剛開始營業。
“比别人多付出5% 的努力,就可能拿到别人 200% 的回報”,李想信奉的價值觀可能也來自于這個時期。
顯卡之家每月廣告收入 1 萬多塊,加上稿費,高三的李想已經月入兩萬。而當時,他父母的工資加起來才2000 元。
1999 年高中畢業,李想賺到了第一個 10 萬元,繼續讀書顯得沒有必要。每個月穩定給父母轉賬,他順利辍學了。
李想說服同行樊铮,兩人準備合夥接單,卻發現廣告越接越少。遠在北京,剛剛成立的太平洋電腦網和中關村在線既是流量黑洞,也幫助李想看到了方向。
轉機來自一場飯局。2000 年,李想認識了“走進中關村”的運營經理邵震,邵震幫助李想兩人在北京成立分公司,動用人脈拉客戶。
在邵震的建議下,泡泡網正式成立。李想告别做買賣,開始進入商業世界。
(配圖:泡泡網)
2000 年那會兒,做流量是可以躺着賺錢的。泡泡網在 2003 年營收破百萬,22歲的李想買了人生第一台車,POLO 1.4 手動。2005年,泡泡網營收破 2000 萬,淨利潤破千萬。
但危機也永遠出現在你想不到的地方,2003 年是一個轉折點。當時非典疫情爆發,電商進入增長前夜。盡管泡泡網收入不錯,但始終是一個個人網站,沒能像太平洋電腦網和中關村在線一樣介入到交易環節,錯失了戰略轉型。
從高中直接進入職場的李想,身上一直有一種孩子般的沖動。泡泡網内部,年輕的李想這時候也不懂的管理,據說有一次公司大半編輯集體離職。
後來李想總結,“基本上一個公司能犯的所有的錯誤,都在泡泡網淋漓盡緻的全部犯了。”
2004 年,泡泡網三人組帶着 100 人的團隊尋找新機會,篩選出旅遊、房地産、汽車三個領域。旅遊和房地産顯然無法撼動,而當時,愛卡汽車已經成立。
做汽車門戶成了唯一的選擇,汽車之家2005年上線,“我行我上”的故事再次上演。
“看看這個行業裡的人怎麼樣。我當年就說這是一幫垃圾,所有的人天天在發廠商的新聞稿,不做任何東西,懶到沒法再懶的地步。”
李想化身産品經理,給汽車之家的内容定了詳細的标準,細到單篇文章的發布時效、一款車的拍照角度。
為了保證内容質量,汽車之家的編輯都是從 0 開始的大學生,他們365 天不間斷更新,僅用一年的時間超過近百家網站,進入前五,2008 年拿到用戶訪問量第一。
用戶激增之後,管理的瓶頸再次凸顯出來,汽車之家想要突破,需要有專業的管理和經營人才。
在早期投資人薛蠻子的推薦下,秦緻加入進來。
(配圖:秦緻)
李想給秦緻的職位是總裁,自己則退居次席,工作向秦緻彙報。秦緻是頂尖聰明的人,他在采訪中用了5 個字來解釋跟李想之間的奇怪關系:我幫他賺錢。
秦緻有過在美深造的經曆,有在 IBM、北方電信、麥肯錫工作的經曆,既在管理上遊刃有餘,也能在業務上有效擴張。
2008 年金融危機期間,客戶撤走預算,李想也經曆了一場大危機。
泡泡網時期的合夥人邵震想要罷免李想,在大局既定的董事會上,薛蠻子靠着龐大的氣場震懾一衆小股東,這場“逼宮”事件最終以邵震離職結束。
渡過危機的汽車之家順利搭上了搜索和移動互聯網的快車,于2013 年 12 月在美上市。敲鐘儀式上,秦緻站在最中間,李想站在旁邊。
(敲鐘儀式)
秦緻曾表示:“汽車之家作為網站,是李想的産品。但汽車之家作為公司,是我的産品”。
李想後來評價秦緻說,“他把我們變成了一個真正的企業,而不一個簡單的公司和網站産品。”
泡泡網時期的李想錯過了電商,汽車之家時期的李想有了頂尖的商業視野。
2014 年,李想成為特斯拉首批 7 位車主之一,Model S 的鑰匙由馬斯克親自交接。也是這年,他成了蔚來汽車的創始股東之一。
2015 年 6 月,李想宣布離開汽車之家,談及離開的原因,“李想斬釘截鐵的回答:我可能有生之年能再造一個豐田,還有什麼事比這個更刺激的?”
劉暢 :誰不想有個開挂的人生呢
《2022 新财富500 富人榜》上,新希望集團的劉永好和劉暢父女以 527.6 億元人民币的财富名列榜單第76 位。
劉暢的名字第一次登上财富榜是在 2006 年,26歲的她以 25 億身家成為當年中國最年輕女富豪。
(圖:劉暢)
在這之前,劉暢用一個假名遊走在新希望集團的邊緣,也曾逃出父親經營的帝國,選擇在市井開店賣首飾,短暫的從事廣告咨詢工作。
2006 年,劉暢用本名回到新希望,接納富豪的身份。談及其中心态的轉變,她在2019 年的采訪中表示:
“誰不想這一輩子多參與幾個時代,誰不想有一個開挂的人生。”
80 年代是一個急劇變化的時期,劉永好兄弟創業新希望成功,讓1980 年出生的劉暢很快從“草垛裡的孩子”,變成了坐在汽車裡的孩子。
16 歲赴美求學,6 年後獲得MBA 學位回國。身為四川人的她不習慣美國文化,但有了一顆熱愛聚會,想成為名媛的心。
但劉永好立下了“女兒接班前需先封口10 年”的規矩,回國之後的劉暢沒有如願開挂。
從 2002 年到2004 年,劉暢以“李天媚”的身份先後在新希望農業和新希望乳業任辦公室主任。不到一年,新希望乳業因擴張出現經營問題,“李天媚”的職場生涯暫時結束。
2004 年,她向父母借了 100 萬出逃,出于興趣,選擇成了首飾禮品店小老闆,不定期往返義烏進貨,路上住小旅館。
出生在農村的劉暢吃得了做生意的苦,但有一顆名媛心的她不會甘心這個身份。尤其是跟着劉永好出席各種場合的時候,“爸爸的朋友們讨論的都是國家政策、國際形勢。我有點不甘。”
劉暢順利地說服了自己,“原本想按照自己的興趣來過,後來發現興趣不一定是事業。”
雖然小店生意紅火,她選擇了關店,一邊去北大讀 MBA,一邊在父親身邊幫他打理事務。
2006 年,劉暢以本名重回新希望,以事業部副總的身份管理集團房地産業務。
2008 年,時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的周其仁答應做劉暢MBA 畢業論文導師,但條件是畢業論文必須寫養豬。于是,劉暢進入劉家的老本行,踏進養豬場。
2010 年,天将降大任,劉永好“封口十年”的規矩即将結束,劉暢被派往東南亞負責海外業務。
條件艱苦的東南亞是一趟重走“劉家艱苦創業路”的沉浸式旅行,“劉暢經曆了前所未有的艱苦挑戰,期間她甚至自己親嘗飼料。”
2011 年,劉永好主動将劉暢介紹給媒體。面向大衆的劉暢心情複雜,她總結說:“不要讓有想法的人等太久。”
兩年之後,劉暢出任新希望六和公司董事長,正式執掌新希望帝國。在劉永好的安排下,職業經理人陳春花和重臣李兵“輔政”。
這時候的新希望内部資産重組,外部面對禽流感、速生雞事件影響。劉暢在MBA 學到的管理藝術沒有用武之地。
(圖:劉暢)
“第一次坐進辦公室,每天成百上千的單子需要簽字”,“非常忐忑、興奮、非常累,腦子裡一直惦記着昨天哪些事情沒做好,哪些話沒有說好”。
新希望資産縮水,外界質疑接踵而來。劉暢患上失眠和焦慮症,淩晨醒來糾結要不要吃醫生開的精神藥。
這是一段一提起來就會哽咽的時光,但劉暢沒有迷失方向。她懂得了“去完美化”,從一線的養殖場到高層董事會都有她的身影,自認為很聰明的她學會了“把身邊的人都當做老師”。
“接班接不來爸爸的經驗和時代背景,隻能接過來一個位置。所以必須有跟自己一起趟過來的團隊”。
劉暢展現出鋒芒,在新希望開始了一輪輪換血。
2016 年,陳春花卸任,劉暢開始獨立執掌新希望六和。
在劉永好的安排下,劉暢的職業生涯一路開挂。但對劉暢自己來說,卻是一段不斷靠近自己與理想追求的過程。
2004 年的新希望乳業給了劉暢第一個職業生涯滑鐵盧。而 2019年,成功接任新希望六和 6 年之後,她把新希望乳業交到深交所主闆上市。
從做名媛到大方承認“我是養豬的”,蛻變背後,是劉暢自己對家族和商業領悟的過程,也是在變化的大時代裡見自己的過程。
寫在最後
雖然獲得精進的秘訣就是向優秀的人學習,但優秀的人之所以優秀,就是因為不可複制(對,就是你理解的那個意思)。
有人出生在終點,有人出生在浪尖,有人是天才,而平常心對于平常人最是奢侈。
蔡浩宇、李想、劉暢,他們都是聽從内心召喚的人,在他們的故事裡,希望你能獲得鼓勵,也能收獲peace。
參考資料:
[1]《原神》蔡浩宇 :中國第一個「遊戲瘋子」|大作·訪 h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