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簡七讀财”私信回複“禮包”免費領取“從0開始學理财大禮包”開啟你的财富之旅!
大家好,我是簡七新媒體組的暢暢。
最近,感覺自己怕是有些膨脹了,前些天逛知乎,看到一個題為:月薪4萬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的提問,就貿然點進去看了看。
本想着,通過成功案例,給我打打雞血、努力工作,沒想到月薪4萬的人,也并沒有想象中活得滋潤嘛…
尤其是其中一位匿名用戶的回答,引起不少人圍觀讨論。
答主字裡行間充滿了情真意切的焦慮,總結成一句話就是:“月薪4萬的我,真的太難了!”
先看看答主的背景信息,至少從學曆上,就跑赢了全國90%的人——女博士,在上海工作已有5年。
稅前月薪42k、13薪,年終獎能拿個1.5倍的月薪,再算上福利津貼,每月實際到手34k。
除了高收入外,女博士的家庭生活也挺美滿,找了個老公也是博士,兩人有一個孩子年紀尚小。
雖然,老公因為行業原因,收入遠不如自己——稅前月薪20k,實際到手13k的樣子——但夫妻倆合計,稅後月入也能有47k了。
妥妥的高收入者,實名羨慕!
但答主卻實話實說:我過得非常的沮喪而自卑。
好吧,你不信?答主直接把自家的「每月家庭固定支出」曬了出來:
先解釋一下,答主提到的k是千的意思,10k就是1萬。按這個算法,他們一家5口月支出在34.5k左右。
雖說她的回答裡,沒提到任何投資情況,但從賬單的完整度和條理性,以及每月能“硬擠出”1萬元存款來看,還是有些基礎理财知識的。
其中,還有個細節,我印象挺深的,說是他們家的财務狀況緊張到什麼地步呢?
幾個月前,答主因為跳槽過程中,出了些小問題,因此間隔了2個月沒收入。當時,正趕上孩子交下季度的托班費,夫妻倆愁得差點找人借錢還房貸了……
按理說,每月存1萬應急金,一年也有12萬了,不該碰上這種情況。
但她事後解釋說,作為一個學齡前兒童的媽媽,為孩子存學前班 民辦小學學費,才是當務之急。
另外,萬一人家投資個固定期限理财,短時間想提現,也的确困難。總之,合情合理。
不過,我看仍有不少網友在質疑:這對夫妻在某些方面,花錢還是挺大手大腳的。
比如他倆日常通勤 餐飲,據答主說,她每天早餐都在星巴克解決,一頓平均四五十塊錢,即便在上海,也算蠻貴的了。
這一點,她自己也承認。
但說實在的,對于生活在一線城市,上有老下有小的雙職工夫婦來說,工作、養娃壓力都不小,再往死裡摳那點生活費,這日子真沒法過了……
除此之外,另一個集中的争議點,是他們一家老小的旅遊開支:一年2次大約在6萬元/年左右,算是除房貸外,全家的第二大開銷了。
很多人都覺得,花這錢沒必要。但要我說,這筆開支均攤到一家5口人身上,再考慮到寒暑假、十一旺季等因素,預算其實挺合理的。
從不少回答的細節上來看,她也盡可能地精打細算,節約開支了。
至于對孩子教育到底有沒有好處,那真是見仁見智了。
答主的回應很直接:“上海的孩子,如果不出去看看提高眼界,真上不了台面,假期作業都交不上,幼兒園和小學的面試搞不好還會被問到……”
想想夫妻倆都是博士,朋友圈、同事裡,怕也都是旗鼓相當的角色,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下。這就是真實的同輩壓力。
其實,在認真看過這位高薪媽媽的回答後,我還挺能理解她的。
“人往高處走“,這是所有人都期望的,換言之,這也是推動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無可厚非。
之所以會焦慮,還是期望與現實距離太大造成的。拿着4萬的月薪,卻奮力想夠上8萬的生活,心理落差自然大了。
所以,想在快樂和保持進步之間找平衡,「期望管理」很重要。
這讓我想起,哈佛心理學教授泰勒·本-沙哈爾,在《幸福的方法》裡提到的一個「幸福四象限」。
越是那些對當下和未來,都充滿信心的人,越容易從生活中獲得幸福感,反之則深陷焦慮。
但問題是,如何才能保持對未來和現在的信心呢?
适當地拉近預期和現實的距離,是每個人都可以去嘗試的。
并非自己是學霸,就強求孩子同樣優秀;
月薪5千的,也别急着向有車有房、财務自由的人看齊。
學會在進步的路上,給自己設置階段性小目标,比幻想着一蹴而就要現實得多,也更容易做到心裡有數。
就像本傑明·富蘭克林說的:
人的幸福,因撞到千載難逢的大運而得者為數寥寥,由日積月累的小惠而生者比比皆是。
所以,如果向前跑得太累了,不妨調整一下短期目标,給自己一個喘息的機會。
畢竟,人這一生,拼得也不是3、5年的短線爆發,而是七八十年間的穩定收益。不是嗎?
現在的你,處在「幸福四象限」中的哪一象限? 單選
0人 0%
對當下不滿,但對未來有信心~
0人 0%
對當下和未來都充滿自信~
0人 0%
對現狀和未來都持悲觀态度~
0人 0%
隻想眼前不問将來~
想要拉近「期望」與「現實」的距離,除了調整階段目标外,還有一個辦法,就是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
想在理财上更進一步?推薦你加入:
加入後,我還送你10堂理财課,每堂課學完就能上手,零基礎、上班族也可輕松學會!
如果你希望在3、5年後,過上遠超越現在的生活,那就千萬别錯過了。
↓想理财,先要打好基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