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制作:馮娟
天文科普專家介紹,10月30日将發生金星東大距,屆時,金星的亮度約為-4.6等,燦若寶石,異常醒目。借助雙筒望遠鏡或小型天文望遠鏡,感興趣的公衆還可欣賞到金星如小月亮般的迷人身影。
北京市天文攝影愛好者宗海陽2020年1月至4月拍攝的金星雲帶及相位變化(多張疊加)。(本人供圖)
金星是地球的近鄰,我國古代稱之為“太白”。當它早晨出現時,人們稱它為“啟明星”或“晨星”;當它黃昏出現時,人們稱它為“長庚星”或“昏星”。
通常情況下,金星是除太陽和月亮外全天最亮的天體,亮度最大時可達-4.9等。
北京市天文攝影愛好者湯波2019年11月24日在北京拍攝的“金星合木星”。(本人供圖)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天津科學技術館天文科普專家宋媛媛介紹說,在地球上觀測,多數情況下金星都非常明亮,亮度超過-4等都是常有的事。由于它比水星距離太陽遠一些,所以會更容易被觀測到。
所謂金星東(或西)大距是指金星在太陽的東(或西)面,同時從地球看去,金星與太陽的張角最大。
北京市天文攝影愛好者湯波2020年5月23日在北京拍攝的“金星合水星”。(本人供圖)
金星的公轉周期約為225天,與地球的會合周期差不多是584天,因此兩次相鄰的西大距或東大距的間隔大約為19個月。
金星從西大距到東大距的時間間隔較長,大約440天;而從東大距到西大距較短,隻需140天左右。
這就造成了每年金星大距的次數最少0次,最多為2次。
同樣是内行星,水星大距就比較常見。水星的公轉周期約為88天,與地球的會合周期約為116天。
每個會合周期會出現東、西大距各一次,因此大多數年份都會出現6次水星大距,極個别年份會有7次。
北京市天文攝影愛好者王俊峰2020年5月23日日落後拍攝的金星(較亮)和水星運行軌迹圖。(本人供圖)
從今年3月底開始,金星開始由“晨星”變為“昏星”,此後與太陽的角距離不斷增大,到了7月就很容易在日落後的西方低空中發現它的蹤影,完美诠釋了“長庚星”這個稱号。8月至12月,金星的亮度都會超過-4等。
宋媛媛介紹說,到了本次大距期間,金星與太陽的角距離可達47度,日落時地平高度約為17度,亮度約為-4.6等,在西南方天空熠熠生輝,好似一盞明燈,極易辨識。未來兩個多月,隻要天氣晴朗,每天日落後,人們都可以觀測到金星。
“感興趣的公衆如果通過雙筒望遠鏡或小型天文望遠鏡連續數日觀察金星,能清晰地看出金星的形狀和月亮一樣,也有圓缺變化,有的時候像彎鈎,有的時候像半圓。”宋媛媛說。
出品人:趙承
監制:胡清海
策劃:劉心惠
記者:周潤健
編輯:崇大海
新華社國内部、新華社天津分社 聯合制作
星空工作室 出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