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農民增收緻富是“三農”工作的一個中心任務。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并就如何“拓寬農民增收緻富渠道”作出了具體的安排部署,為持續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路徑。
總體來看,農民收入與中國經濟發展成正比,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民收入持續實現較快增長,2019年提前一年實現收入較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2022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萬元大台階,達到了20133元,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012年的2.88下降到2022年的2.45,城鄉收入差距在逐步縮小。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農民增收緻富的壓力依然比較嚴峻,無論是從農民收入的增速,還是增收的動能,或者是增收的渠道等,都不同程度存在挑戰,需要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切實把實現農民增收緻富放在首要位置,不斷拓寬農民增收緻富渠道,讓農民的日子更加紅紅火火。
面對農民增收緻富所面臨的壓力挑戰,各地區各部門要立足地方實際,實現“多條腿走路”,實現農民增收緻富。從促進農民就業增收,到促進農業經營增效,從增加财産權益,到增加轉移收入等,各地區各部門要挖掘潛力,開動腦筋。要拓展更多的增收渠道,從政策支撐、資金扶持等,增強農民增收緻富的信心與動力,确保農民增收緻富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各地區各部門要注重統籌謀劃、整體推進,打出拓展農民增收緻富渠道的“組合拳”。
實現農民增收緻富是一項艱巨任務,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既要拓展增收的渠道,也要激發增收的動力。各地區各部門要堅持問題導向,從制約實現農民增收緻富的薄弱環節着手,從農民群衆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着手,持續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激發各方面的動力活力。在促進農業經營增效方面,各地區各部門要堅持為農服務和政事分開、社企分開,持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在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财産權益方面,各地區各部門要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紮實搞好确權,穩步推進賦權,有序實現活權,讓農民更多分享改革紅利。要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探索宅基地“三權分置”有效實現形式。要繼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深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示範等。總之,要用改革的措施辦法去完善各項機制體制,讓農民增收緻富的活水汩汩而流。
責任編輯:王俊秀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